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鲁迅喜欢看的书及让他又憎又敬的人:阿长与《山海经》 实用笔记

2020-12-13 12:15:01
相关推荐

自小学以来,我们学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内容,鲁迅的作品、鲁迅的故事、鲁迅的精神,这些我们张口便能说出。可是你知道鲁迅看过的书有什么玄机吗?

阿长,就是长妈妈,我们已经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知道她了,阿长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在鲁迅笔下被反复提及,甚至还成为文章专门描写的对象?

阿长怎么又与《山海经》联系在一起的呢?

请开始本课的学习吧。

学习目标:

积累生字词。学会根据转折性语句,概括文章层次。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写法。把握文章中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体会鲁迅对阿长复杂的情感。一、字词积累

1. 读读写写

搁gē 投掷zhì 肚脐qí

憎恶zēng wù 菩萨pú sa

竹竿gān 烦琐suǒ

土匪tǔ fěi 辫biàn子

胸脯xiōng pú 疮疤chuāng bā

诘jié问 哀悼dào

茉莉mò lì 书斋zhāi

霹雳pī lì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守寡guǎ

2. 课后补充

骇hài 惶huáng急

掳lǔ 惧惮dàn

画舫fǎng 絮xù说

辟头pī 福橘jú

郝懿hǎo yì行 舫fǎng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二、文学常识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2.《山海经》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3.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三、整体感知

1.划分层次,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第一层:

1-2段,交代“阿长”的身份和这个称呼的来历。(略写)

标志层次转换的转折性语句: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第二层:

3-5段,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管教(略写)以及叙写阿长喜欢摆成“大”字的睡相(详写)。

标志层次转换的转折性语句: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第三层:

6-11段,阿长关于元旦的古怪仪式。(详写)

12段,阿长教给我许多繁琐的封建礼节。(略写)

标志层次转换的转折性语句: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第四层:

13-16段,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赢得我空前的敬意。(详写)

17-18段,交代阿长谋害“我”的隐鼠而失去“我”的敬意。(略写)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第五层:

19-26段,我渴慕《山海经》,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详写)

27-29段,我对《山海经》刻骨铭心,充满喜爱之情。(略写)

第六层:30-31段,总结“我”对阿长的怀念、感激、同情。(略写)

转折性的词句在段落之间进行过渡,自然完成文章叙述层次转换。

2.文章线索

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 阿长人物形象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四、写法探究

1. 欲扬先抑

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双重叙述视角

儿童视角:

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

第3段,切切察察、热衷告状、睡成大字——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第6段,古怪仪式、道理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第13-17段,讲长毛故事——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第1段,谋死隐鼠——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第26段,买《山海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阿长做到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达成了鲁迅朝思暮想的心愿,此时“伟大的神力”虽仍带夸张色彩,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新的敬意”彻底消去了此前对她谋害隐鼠的怨恨,因此,对阿长,鲁迅有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

成人视角:

第1段:“……记得他自己说过她叫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

第27、28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的十分粗拙本子。”

第30段,“……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

这个“终于”,不仅有对阿长身世的同情悲悯,更有对自己儿时不理解,不尊重她的愧怍歉疚。

阿长买来的《山海经》,满足了孩子的天真好奇,启发了鲁迅的艺术天分,书背后还承载着阿妈仁厚真挚的关爱,这些都让他念念不忘,视若珍宝,时隔多年,感激与怀念之情始终不变。

儿童视角中的情感变化与成人视角中的关键语句都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五、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记叙与阿长相关的童年王氏,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自己对阿长既同情又歉疚,既感激又怀念的复杂情感。

END

原创首发,感谢阅读。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一些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或评论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写树的作文 深刻的记忆作文 侧耳倾听作文 看照片写作文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 大学生作文 珍惜时光作文800字 三年级作文助人为乐 观察日出日落的作文 有关银杏的作文 关于细节的作文800字 状物作文600 莆田的变化作文 关于不完美的作文 生活的强者作文 陪伴作文700字初中 与法同行作文500字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300字 三年级上册看图写作文 作文350 初中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你还好吗作文 小学生写雨的作文大全 卡丁车作文 拟人句作文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题记 生活是美好的作文600字 百合花作文 气质作文800字 保护环境英语作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