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阳泉小河村里的大名人 非为相思话评梅

2020-12-13 12:15:01
相关推荐

一个小山村,出了个大名人。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妇女运动的先驱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就是小河村人。世人蜂拥小河村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评梅故居,一探究竟,再寻芳踪。

26岁,人生美好的年华。石评梅的一生永远定格在这个年龄。26岁,没有延伸寿命的更多长度,但却活出了生的质量和命的份量,有了生命的意义。

时光蹒跚前行,石评梅的名字没因逝去而被现在淡漠和忘记。她以过人的才华把信念滋润……从此,石评梅这个名字就成了大河古村的光荣,镌刻成世间永久的丰碑。追寻一代才女的芳踪,记者慕名专访大河古村。

“满腹才华,能把青春燃作火。一身肝胆,已将热血洒成梅”。 走进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小河古村石评梅故居,其纪念馆门前的对联引人注目,对她光辉短暂的一身以精彩高度的概括。

故园厚土钟灵毓秀

故园深深深几许。走进小河古村,鳞次栉比的古代房屋建筑让你有穿越历史之感。

小河古村位于阳泉郊区的义井镇,因民国才女石评梅而出名。

小河古村背山面水,绿树蔽荫。整个古村落淳朴平和,恬淡宁静,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小河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又荣获“中国景观村落”称号。记者拾级而上,这些历朝历的院落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院院相通。村民说,没有导游引领,迷宫般的巷子让不少人来回转悠,枉走弯路。石家大院最为著名,石家大院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21个小院、72道大小街门组成的连环式院落。整座院落三大主体格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河古村堪称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大院民居文化。石家大院靠山临水,选址讲究,环境优美,不仅在风水上胜出,而且在建筑装饰上,该院的石、木、砖三雕,雕刻细腻、构图讲究、工艺独特、含义深刻,称得上美轮美奂。现存木雕有450件,石、砖雕各有300多件。石家大院还有曹锟,平定知州孔广培等书写的匾额,增添了文化气息,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民国女杰誉满华夏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情忘便是禅。”人生本来一梦,在当时兴致勃然,未尝不感到香馥温暖,繁华清丽。

石评梅(1902年—1928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人,中共一大召开时所代表的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共同的志趣,石评梅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共同语言颇多,并步入相恋。

据说石评梅在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后树立“以健康之精神,作伟大之事业”的志向。她与我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生死相恋的故事感人至深。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曾说:“我和恩来同志对高君宇同志和石评梅的相爱非常仰慕”。

我们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园,今天仍能看到高君宇和石评梅的墓地。不少人在感叹一个民国才子和一个民国才女的爱情悲剧,从民国时期,中国的女性已开始自我觉醒。追求爱的女人应有爱的自由,更有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和智慧,这也是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爱情故事,给我们今人的一些启示吧。

才女石评梅留给后人最大的价值就是进步的思想。女孩子们应该向她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做思想超前的女性。石评梅寿数26年,但却以生命之光照亮了黑暗中国之一隅。她不愧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骁勇女将。

石评梅走了很多年,但她还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虽死犹生,其生命已得到了永恒。

梅香如故永久不朽

步入小河古村石家景区,梅香如故四个大字,赫然映入游人眼帘。

“苍天不成就评梅于当时,历史成就评梅于千古。”

真正认识感知才女石评梅,是近日走进石家大院的这一刹那。听村里老者陈述,闻导游讲解,你会情不自禁对石评梅温婉脱俗的才情陡升仰慕之情。

石评梅因小河村孕育而才,小河村因石评梅才情而名。

《归来》是石评梅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里饱含了她别样的乡情:“四围山色间,一鞭残照里。我骑着驴儿归来了。过了南天门的长山坡,远远望见翠绿丛中的一带红墙,那就是孔子庙前我的家了……”置身石家古居,品味评梅作品,游走石家花园仿佛评梅陪你身边。走过戏台,石评梅散文《社戏》里的热闹戏台仿佛重现:“集聚的观众,成个月牙形。小贩呼买声,儿童哭闹声,妇女们的笑语声,刺耳的锣鼓声,种种嘈杂的声音喊成一片”。我们在古韵别致的清代民居里深感此地浓厚的文化气息。

不必怀疑,石评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骁勇女将。如今小河古村似乎得到梅之灵佑,在全国文旅产业发展中也同样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小河古村内的每一处实物遗存、每一项文物古迹,每一种当地物产、每一个传统习俗,无不流露远古的气息,烙印前贤的足迹,记录时代的变迁,蕴涵文明的神韵。如果说阳泉曾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那么小河古村则是耀目在这方厚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河古村有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已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纷至沓来。当地人认识到古村落的保护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新农村,必须的保证,原本富含乡村韵味、特色历史文化的古村落、让古建筑不容破坏。记者看到,村子还在后续建设完善中,发掘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熔铸现代先进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既要保护古村落建筑本体、整体风貌和周边环境,又要传承蕴含其间的历史文化。

记者看到,小河村古树众多,多为国槐。有几株树年轮300余年,尤其罕见。它必然见证了小村的古往今来。村民常在大树底下乘凉聊天品茶下棋,飘散着乡村生活的无穷乐趣。除树之外,其实古村落里房屋、巷弄、院落、河流、水口、古井、坟地、残垣断壁、一草一木,都是宝贝。传统宗教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小河村也不例外。村里有关帝庙、观音庵和神萃宫、石家祠堂、李家祠堂、窦家祠堂。

岁月悠悠 时光冉冉,古巷幽幽,老藤曼曼,无言的古物,阅尽众生无数。几代小河古村人一直相信,石评梅与小河古村同在永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