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不听话还以为是淘气?做不好这点孩子就废了

2020-12-13 13:50:01
相关推荐

十年前的同学聚会,大家都在谈论工作,“你工资多少呀”、“升职加薪了吗”。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大家都在谈论家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吐槽,“哎呀,我那儿子太调皮了,叫他去洗个碗还能把碗砸了”、“我家那熊孩子一点都不乖,喊他吃个饭都要喊上好几遍”、“我那闺女看起来乖巧,但是我想让她收拾自己的玩具,都叫不动!”

不只是我的同学在谈论育儿经,我身边的同事、网络上的网友们,但凡家里有孩子的,总会吐槽那么几句,“我家孩子太淘气了,一点都不听话”。

仔细想想,真的是孩子不听话,还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呢?

01、为什么我们赢得了外人,却输给了孩子?

有人想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叫了好几遍都叫不动,他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叫了你这么多遍还不做!快去收拾房间啊!”

有人想让孩子安安静静地过马路,结果孩子甩开家长的手,自顾自地跑出去,他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乱跑什么啊!”

有人辅导孩子做作业,看到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甚至捣乱不肯做作业,他对孩子吼道,“这么简单的题目,你还不会做啊!”“你给我安静下来好好做作业,快写啊!”网络上甚至出了一个段子,“我家闺女有房有车,可以不要彩礼。谁家媳妇能现在领回去吗?”

面对不听话的熊孩子,家长常常束手无策,头疼地很。但是孩子却会认为,父母为什么要唠叨,为什么要抱怨,为什么要骂我呀!

我们在职场中与客户斗智斗勇,同事、老板的相处中学会人情世故,但总败在了自家孩子身上。孩子发脾气不吃饭,不听家长的话,不去收拾房间,孩子还叛逆、甚至胡搅蛮缠一定要父母买了那个玩具,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都与沟通二字有关。

在职场打拼很多年的高管,也难免会遇到沟通障碍,更何况对方是小孩子呢,尤其是面对只有几岁的幼儿,难免会发生沟通不畅的情形。我们忽视了小孩子发育不成熟的情形,我们以为孩子一定会懂我们说的话。我们对孩子使用命令,“你给我去收拾房间!”,孩子难免会不耐烦。

我们责备孩子,“这么简单也会算错!”,难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会让孩子想逃避。

有些人可能说,那我妥协吧,我以奖励来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做练习、背课文,可若孩子考好成绩是为了奖励,孩子便会“得寸进尺”,没有奖励我就不学,没有玩具我就哭闹不吃饭。错误的沟通方式,不仅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还会破坏良好的亲子关系。

02、沟通不畅会导致什么结果?

孩子太淘气,让他自己收拾好书包他都懒得动手,总是推三阻四。我每次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家里的长辈就会说,“孩子还小,他不懂事,好好说就行了,干嘛非要骂他!等他长大就好了。”的确,孩子才几岁,年纪小。可是孩子不懂事,不代表家长就可以不懂事。一时与孩子沟通不畅不要紧,毕竟孩子小嘛。可若是长期沟通不畅,很可能就会产生危害。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指责、抱怨,甚至在孩子面前暴怒,对孩子发火气,长期下去,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例如家长总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啊,又考了全班倒数几名。你看看王阿姨家的闺女,比你还小一岁,人家每次都考第一名。你能不能争点气啊!”

偶尔骂上几句,刺激一下孩子,或许会让孩子奋发图强。可是孩子总被父母否定,容易产生“我就是笨蛋,我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自卑感。

在孩子的心里,一旦埋下这颗自卑的种子,便会一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每次考试,都会带给孩子“我又考不好”的预感,结果,在预感的引导下,考试越考越差。

沟通不畅会带来孩子的反抗,出现叛逆的情形。

有种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用在亲子关系上,就是家长唠叨地越多,同样的话重复地越多,例如“你还不去收拾房间啊”、“你快去收拾房间”、“你听见没有,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孩子听腻了,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出现逆反心理。

有些孩子会觉得,“房间这么乱,我可以睡就行了,干嘛非要收拾”、“我知道要收拾房间,我正忙着呢,干嘛一遍又一遍地催我,烦死了!”甚至还有孩子跟父母对着干,“你叫我收拾房间是吧,那我就越弄越乱,哼!”

错误的语言表达,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有些孩子甚至会恨上父母。《少年说》节目中,一位小女孩控诉父亲不相信自己,结果父亲说“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听了父亲的话,小女孩十分委屈。尤其是二胎的家庭的孩子,心思很敏感,错误的语言表达,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责备自己,以为父母更关心另一个孩子。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会怨父母的不公、不关心,不仅恨父母,还会恨自己的兄弟姐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苏母对待三个孩子态度不一,溺爱苏明成,结果苏明玉与苏明成两两相厌。

父母与孩子长期沟通不畅,会让孩子在职场、个人生活中产生沟通障碍。孩子是父母的投影,父母的言行会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邻居郭正就是深受其苦。男孩子嘛,偶尔会调皮一下,郭正呢,就跟着同学恶作剧,把牙膏混在稀饭中,想测试一下父母能不能尝出来。结果,当然挨揍了。

一场恶作剧的影响,本以为就此结束,但他的父母却认为郭正很调皮,需要严加管教,郭正脾气也大,常常与父母发生冲突,“骂我一顿没关系,我知道错了,但你们有必要每次都说上十遍吗?!我又不是捣蛋鬼,我也有自尊心!”

“我这脾气也是随你们的,你们改不了坏脾气,我当然也改不了了,你们又何必管我呢?!”

大学毕业后,郭正离开父母,到外省找工作。听说他一年内换了十次工作,都是因为他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动不动就吵起来,好几次还大打出手了呢。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与孩子长期沟通不畅,会让孩子以为沟通就是这样子的,并把这些不良的沟通行为带入未来的生活中,无论是步入职场,还是恋爱、结婚,孩子长大后再怎么纠正沟通习惯,也难免会与同事、爱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沟通障碍。

03、家长怎么做才能正确沟通?

有人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缺少育儿经验。可是有些二胎父母,也照样觉得孩子不听话,管教不好孩子。

孩子从出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是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而是孩子正在学着懂事,正在听着家长说话。因此,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从自身做起,将良好的沟通方式言传身教。学会正确的沟通方法,告别“熊孩子”,还我一个乖巧的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吧!

第一,我们要观察,而不是评论。

前面我们提到,孩子不收拾房间,家长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叫了你这么多遍还不做!快去收拾房间啊!”这就是评论,家长对孩子还没有去收拾房间这件事情做出评论,认为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对事实的一种评价,而且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倾向。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听自己的话,没有马上去收拾房间就是不听话。但,孩子也许正在写作业,也许只是想放松一下,有时候还因为家长的“不听话”评论而破罐子破摔,“好吧,我就不听话,你又能怎样?”

如果我们从观察角度出发,事情就会变得 不一样。我们可以说,“孩子,你已经一周没有收拾房间了”、“孩子,妈妈喊了你十次,你都还没有收拾房间呢”,把我们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告诉孩子,究竟孩子是怎么想的,家长可以暂时不进行评论,而是留给孩子来答复。被告知客观事实后,孩子的注意力就放在事实上了,而不是“妈妈爱唠叨”、“妈妈嫌我乱”这样的负面情绪上。

多提醒孩子客观事实,把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告诉孩子,如果我们的观察有误,孩子也知道该怎么正确答复家长,如“妈妈,我前两天才收拾过房间,没有一周呢,过两天我会再收拾一次的”、“你放心吧,妈妈,你说了第三次的时候我就想去收拾房间了,以后,能不能不要唠叨十次啊”。

第二,用请求代替命令。

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好好过马路,还会甩开家长的手。如果家长对孩子说,“过马路时,你必须抓住我的手,安安静静地过马路。”这就是命令。命令的语气,会让人觉得有种强迫的压力。你想象一下,当老板命令你必须留下来加班、必须完成超额任务时,你会不会有点不爽,你会不会小小地抱怨一下呢?如果有,那么你再想象一下,你的小孩还那么小,本该是元气满满、四处玩帅的开心小孩,被你叫过去做一些事情,他会不会也有那么一点不爽呢?你尚且要私下抱怨一下,作为小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是很正常的吗?你为何要理解成“孩子一点都不怪,尽惹我生气呢?”

当然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该拉住妈妈的手就应该让小孩牢牢抓住。我们可以转换一直方式,用请求代替命令。我们看过马路的例子,我们可以向孩子请求帮助,可以这样说,“小宝,妈妈一个人不敢过马路,你已经是男子汉啦,你会保护妈妈的,对吗?”此时,小孩子通常会保护欲爆棚,“妈妈,我会保护你的!”那么家长就可以接着抛出具体的请求来,“小宝,你可以带着妈妈过到马路对面吗?”“当然可以,妈妈。”你猜一下,小孩子会不会小心翼翼地拉着妈妈过马路呢?

同样的目的,换一种方式,沟通就变得顺畅起来,还能快速达到目的呢。请求,也是认可孩子的能力。被认可了,相当于一种隐形的责任感,别看孩子小,再小也懂得要有担当。如果孩子真的不懂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有担当,我们也可以通过“请求”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青年。

第三,及时表达感谢。

我们请同事帮忙寄快递、复印材料,或者做其他事情,我们总会附上“谢谢”,表达感谢。面对孩子,我们更要及时表达感谢。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突然扫地了、拖地了、洗碗了,他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爸爸你看,我把地拖得多干净啊!”孩子需要家长的认可,你一旦夸奖他,他会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甚至还会说,“爸爸,我下次还要帮妈妈拖地呢。”

表达感谢还要及时。孩子帮你盛饭,帮你洗碗,给你泡牛奶,当孩子做出一系列行动之后,如果你马上向孩子说声“谢谢”,孩子会成就感爆棚。而且,孩子会将这种感受带入“盛饭”、“洗碗”、“泡牛奶”的行为之中,今后再去“盛饭”、“洗碗”、“泡牛奶”,便会觉得,“这是一件让我成就感满满的事情,这件事情做完之后我会被父母感谢,我很开心。”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更是父母快乐的源泉之一。自孩子出生后,我们的生命多了一个参与者,我们保护他,我们爱着他,而沟通,则是我们靠近孩子的桥梁。不当的沟通,会给亲子关系造成矛盾,甚至给孩子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学会观察而非评论,用请求代替命令,及时表达感谢,这些沟通技巧会让我们与孩子进行正确地沟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我们也能轻松地教导孩子,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复兴之路作文 研究报告作文350字 禁毒心得作文 读书伴成长作文 这样做值得作文500字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结尾 玩泥巴的作文 作文传统文化 听的作文 坚持志向的作文 作文家乡美食 一件小事作文怎么写 假如我是班长作文500字 关于方位的英语作文 我就这样长大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700字 写景作文秋天 作文优秀600字初中 班级不良现象作文 生活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构建和谐校园作文 遇见挫折作文 英语写人的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300字 暑假的见闻作文500字 煮饺子作文400字 小树林作文300字 作文父爱300字 拖地作文200字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