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创新点亮特区文化梦想:深圳文化创新这五年

2020-12-13 14:40:01
相关推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新闻周刊》推出重磅报道,深度观察新时代深圳的文化发展,给予深圳文化崭新定位——“东方文化新坐标”。

文章重点聚焦《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的5年,文中写道:“深圳本是个文化资源并不丰富的新兴城市,却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包容跨界的基因,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是新时代东方文化新坐标,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5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对于疾步快行的深圳文化创新而言,却是足以写下恢弘长卷的一段隽永时光。

5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统筹部署。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高度重视深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多次强调要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篇章,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再上新水平。深圳宣传文化系统积极推动,真抓实干,在文化创新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自2020方案实施以来,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认准一个目标,构建五大体系,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5年来,深圳的文化有哪些创新发展,取得哪些喜人成果,深圳如何脚踏实地推动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东方文化新坐标”。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深圳文化创新这5年,感受创新如何点亮城市文化梦想,感受一座城市澎湃的文化脉动。

注重顶层设计,推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方案

新时代,深圳不仅经济科技要高度发达,文化艺术也要繁荣兴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不仅要看经济、科技的“硬实力”,还要看文化、教育的“软实力”。对此,深圳市委、市政府有着深刻的认识。

“十三五”开始,深圳文化在新起点上的谋篇布局,充满了创新的锐气。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课题组用半年时间调研,找寻深圳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问题、短板和不足,在全面梳理之后,于2015年底拿出一份沉甸甸的方案——《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20方案”)。这就是深圳宣传文化系统耳熟能详的2020方案。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020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打基础、谋长远,补短板、强弱项。方案创新提出构建五大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2020方案是一张展示城市文化未来的蓝图,更是一张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施工图”。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实”,细分出153项具体任务,并明确每一项任务的工作要求、牵头单位、完成时间。153项任务每一项都是一个创新点、突破口,其中不乏重大项目,如新一轮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特色文化街区打造,也不乏新的品牌活动,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等,许多项目都需要从零开始规划,难度相当大。

2020方案发布,深圳放飞了新的文化梦想。5年过去了,蓝图是否已成真?截至2020年5月,153项重点任务完成了145项,完成率达94.7%。平均下来,一年干了30多件实事。

数字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从5年来深圳的种种变化,了解这些项目的落地对一座城市以及深圳人的意义。

首推“文化菜单”,实现品牌文化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

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深圳首发城市文化菜单,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文化菜单收录了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28项,涵盖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科技创新、体育休闲等类别。到2019年,文化菜单中的活动达到34个。

打开文化菜单,人们可以看到多个新创立的品牌活动,比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等。2020方案实施以来,深圳新增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达18个。

在文化菜单发布之前,在许多场合,有关部门经常算一笔账:伦敦大型常设性文化节庆活动多达200个,香港有近50个,北京、上海有20多个,而深圳只有10个左右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动,有国际影响的屈指可数。大家会问:什么时候,深圳也可以像巴黎、纽约、伦敦那样,文化节庆琳琅满目,每年四季都有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文体活动?

2020方案提出,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这个体系里,颇有创意的做法就是——发布“城市文化菜单”。

“城市文化菜单”,难的不是列菜单,而是做菜,甚至是研发新菜,并且是世界色彩、中国风格、深圳口味的菜单,做到“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

如今,从春天奏响的“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优美旋律,到夏天里火热举行的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从秋天里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的酷炫上演,到冬日里的“创意十二月”,从年头到年尾轮番推出的一个个品牌文化活动,有一半是“从无到有”创立的。贯穿全年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品牌活动中流连忘返。

打造文化地标,规划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今年初,深圳歌剧院面向国际设计界招标。深圳歌剧院是备受瞩目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新时代策划推进的重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是特区史上的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高潮。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国深博物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将让深圳人共享一流文化设施与文化服务。

除了“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深圳还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再过几年,随着这批文化设施和文化街区的建成,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将有更高的文化辨识度,深圳人将有更加高大上的文化空间。

最近5年,书城书吧的建设为城市构筑了一道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深圳市委分管领导形象地将书城比喻为“文化万象城”,提出了多个与阅读有关的理念,最紧跟阅读潮流的是“阅读永恒,载体创新”,最能体现改革开放气质的是“东方风来,书香满城”,最契合城市定位的是“先读为快,行稳致远”,最温暖人心的是“让城市的每一扇窗户都透出阅读的灯光”。

理念精彩,推动给力。2016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也就是每建设一座书城,市政府给予一半的资助,并对中心书城的维修和新书城经营管理给予大力支持。

如今,深圳已拥有7座大型书城(包括一座民营大型书城),另有4座已在规划建设中,遍布各街道的简阅书吧已超过50个。未来,深圳将在十区建成10座书城、100个书吧,让书城书吧成为广受市民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改革攻坚克难,文化集团和文艺院团改革啃下硬骨头

2019年底,深圳报业集团的“读特”APP和深圳广电集团的“壹深圳”APP的粉丝数都突破了1000万,迈入千万级客户端行列。

如今,在深圳人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装着来自这两个媒体集团的新闻客户端。除了“读特”“壹深圳”,还有“读创”“深圳 ”“晶报”“见圳”“直新闻”等。这些客户端的迅猛发展,正是在2020方案框架下不断涌现的媒体融合成果。

“不改没有出路,改了没有退路,迟改没有新路!”李小甘对国有文化集团发出的掷地有声的“深化改革动员令”,成为两大集团改革发展的共识。

几年来,两大媒体集团围绕2020方案和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不断改出新格局、创出新活力。“瘦身计划”的实施,让两大媒体集团轻装上阵:报业集团领导班子职数从17名减至11名,减幅达35%,集团本部由25个部门精简为15个,减少40%;广电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由13人核减至9人,减幅31%,职能部门核减编制43个,缩减8%。《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报刊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排名中,深圳报业集团排名全国第七。深圳卫视收视率保持在省级卫视前十名,广播频率本地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出版集团实现了公司化改造,从一个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再来看看文艺院团改革,将其比喻为“硬骨头”,一点都不为过。以改革难度较大的粤剧团为例,在2017年院团新一轮改革之前,团里举步维艰,人心涣散。

改革启动后,在坚持改革不走回头路、坚持企业化运营的同时,粤剧团在管理体制上回归文化系统,对剧团的考核以社会效益为主,管理上更加专业。同时,从资金、设备、场地特别是艺术创作上都得到了市里更大力度的支持。此外,推动粤剧团与深圳戏院融合发展,建设“粤剧传承保护中心”……步步推进,让粤剧团的人吃了定心丸,干事创业的劲头也回来了。

院团改革,还有一大亮点——成立深圳歌剧舞剧院,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歌剧舞剧院。该院负责人充满感情地说,深圳成立歌剧舞剧院,承载了这座城市远大的文化追求,必将载入深圳文化发展史册。

因为院团改革,深圳交响乐团迎来腾飞契机。深圳市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会成立,请马蔚华、任克雷、谭盾等19位社会贤达当选为理事会成员,群星璀璨。

作品是文艺院团的立身之本,是文艺院团的灵魂。去年以来,《我的祖国》《东江传奇》《追梦人》等由三家院团推出的原创新作广受好评。没有改革凝聚的人心、激发的活力,怎会有如今的生机勃勃!

文艺星空璀璨,精品活动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去年,深圳有史以来首次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深圳七分钟”在央视春晚精彩亮相,令人惊艳。

春晚很成功,近几年,深圳举办的多场大型晚会都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朋友圈里刷屏热转的“文艺大事件”。

《追梦》晚会的盛况刷屏了!800架无人机组成“大鹏展翅”太美太炫,被称作“文艺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晚会”。

《我爱你中国》晚会亮相深圳湾畔,融入青春之城、科技之城、时尚之城、未来之城等元素,祝福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的祖国》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业界评价:这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国内首部以赞颂祖国、讴歌新时代为主旨的大型交响套曲精品。

这5年,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多项作品获评“五个一工程”奖。去年8月,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名单公布,深圳的歌曲《再一次出发》《信仰》、广播剧《大爱人间》、电视剧《黄土高天》4部作品获奖,占全省的2/3。

去年,中宣部公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中,深圳原创歌曲有8首。

令人称道的是,深圳启动文艺名家推广计划,遴选具有全国影响力、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进行宣传推广,陆续推出了王子武、胡经之、但昭义、祝希娟、冯刚毅、何煌友(已故)6位深圳文艺名家。2019年12月,《今夜星空灿烂,致敬深圳文艺名家》文艺晚会举行。这是深圳建市40年以来,第一次以文艺界为主题的晚会,通过短片、现场互动讲述、话剧等多种形式,呈现多位文艺名家人生中最闪光、最精彩的片段,无尽的温暖和感动在现场静静流淌,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展示了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尊重。

5年来,深圳文化创新的成果还有许多——

深圳第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正全力以赴争取文明城市“六连冠”;文博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化创意产业坚持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文创产业的附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0%;学术建设一度被称作深圳文化的“短板”,近年来通过开展“学术名家计划”,聚天下之英才为我所用;深圳频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在全球版图上的形象日益清晰,2018年首次入选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榜单……而这背后,是一系列基础性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文艺精品生产机制、文明城市创建机制、舆情分析和新闻发布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大外宣机制”等。

时光荏苒,深圳文化再书新的传奇。

深圳文化创新这5年,以2020方案为总抓手,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正默默地提升着这座城市“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影响力。在新时代的曙光中,“东方文化新坐标”的崛起,将使深圳的城市地平线更加美丽迷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深圳的文化创新创造,从改革开放史诗般的历程中汲取了丰富滋养。多年栉风沐雨,实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攀升。

在深圳,以5年时间为轴,盘点城市文化创新的历程,可以找寻到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印记?

2015年底,《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出台,成为深圳宣传文化系统5年来工作的“总抓手”。

如今,5年过去了,一件件“实事”落地,这幅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给我们的城市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生动的文化实践、丰盈的文化成果。

今天,在繁花似锦的文化长卷上,以“第一”“首次”等为关键词进行梳理,我们看到许多“不一样的精彩”,感受到深圳文化创新的力度,领略到文化蓬勃之美、跃升之势。

其实,不只这些……

五年里,还有无数的第一与亮点,潜藏在“2020方案”推进的历程中,一起把深圳这五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磨砺得闪闪发光,一起把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文明气质淬炼得神采奕奕,一起为深圳更明媚的文化未来奠定基石,让人忍不住感慨:今天的深圳,文化,正和科技一起“比翼齐飞”!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战略发展中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年7月17日第三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在大学里成功英语作文 爱是作文500字 以排比开头的作文大全 写亲情的作文600字初中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社会实践的作文 什么的眼泪作文500字 我和家人在一起作文 350字以上的作文 家乡的风景作文350字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关于吹泡泡的作文 忧愁的作文 西瓜介绍作文100个字 英语作文我的妈妈 快乐的假日作文 关于中国武术的作文 假期趣事作文350字 托福作文真题 关于一日三餐的英语作文 中考英语满分作文30篇带翻译 家用电器作文 母亲节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10篇作文300字 中考英语作文加分短语 我爱我的新班级作文 自立自强高中作文800字 打女仆的屁股作文 关于学习生活的作文 作文大全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