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爱儿童:不同的童年 相同的温暖|回望2019幸福事④

2020-12-13 16:50:02
相关推荐

平日,处于困境的儿童能及时得到帮助;周末,社区提供免费活动供孩子们选择;全年,遍布街乡的儿童督导员统筹着困境儿童福利和服务工作......这一张从个体到群体、从补缺到适度普惠的“关爱网”,兜起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孩子们的无忧童年。

2019年,因为“通惠明天”——通州区儿童福利服务项目的开展,孩子们感受到了更多幸福和关爱。

社区里的免费“兴趣班”

2019年12月22日下午2点,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居委会里,一场由儿童成长驿站举办的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准时开始。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剪纸、刻纸、撕纸、烫纸统称为剪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其中的刻纸,怎么样?”志愿者话音刚落,就迎来孩子们整齐洪亮地回答:“好!”

领到垫板、刻刀、图纸、红纸后,孩子们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动起手来。没多久,一幅幅颇为像样的刻纸作品出炉了。“社区这种免费兴趣班,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提升了传统文化修养,还让孩子从小就有社区归属感。”参加活动的一位家长如是说。

2018年起,通州区依托区社会福利院成立区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层面建立儿童成长驿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并将服务输送到全区各社区(村)的儿童之家等儿童服务设施。随着儿童成长驿站在通州区的全覆盖,全区儿童都可以在离家最近的儿童服务设施找到自己喜欢的服务项目。

从之前的只为困境儿童兜底,到如今为所有孩子服务,这些变化背后,是通州区民政局投入795.28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为16个成长驿站和200个儿童服务设施注入服务力量,对全区600个社区(村)儿童主任、16个儿童督导员和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的结果。

专业用心的儿童督导员

于家务回族乡社会事务管理科科长孟慧,是通州区16个儿童督导员之一。

根据职责要求,儿童督导员不仅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服务保障等工作、制定有关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还要管理好社区(村)一级的儿童主任,指导村(居) 民委员会做好儿童关爱服务场所建设与管理。

为了知道这项工作究竟该怎么做,科里专门组织各村儿童主任前往通州区社会福利院。“听着院长的介绍,看着院里的孩子,许多儿童主任眼眶都湿了。”孟慧说,通过这次近距离了解,大家认识到,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多留意、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把他们的情况汇集起来,再借助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社工,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服务。

2019年10月13日 ,承接于家务回族乡儿童福利服务项目的社工机构——通州区盛德社会工作事务所组织成长驿站的孩子们去了北京野生动物园;

11月9日,“盛德社工”又带孩子们在于家务村儿童之家开展了用贝壳制作画作的活动;

11月16日,富各庄村儿童之家里,一场亲子互动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截至目前,于家务回族乡已经开展了20余场活动,惠及儿童 500余人次。

“我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摸排困难孩子,帮他们申请补贴,而是能服务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儿。”孟慧说,乡里的孩子平时到市区的机会少,通过驿站的活动,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困境儿童,都可以得到切实的帮助。

摆脱困境的幸运小女孩

9年前的一个夏天,于家务回族乡的董华(化名)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名女婴。看着弱小啼哭的孩子,董华在没找到孩子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情况下,把孩子抱回了家,与老伴儿一起抚养,取名“玲玲”(化名)。

2016年,董华在接玲玲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去世。由于老人的子女一直对玲玲的到来不甚乐意,老人去世后,他们都不愿意抚养玲玲,玲玲只能跟奶奶相依为命。如今,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玲玲又处于需要家人格外关心、教育的阶段。没有户口,未来玲玲的升学乃至就业、生活,都成了奶奶的心病。

当社工和孟慧掌握祖孙情况后,立即开始联系资源精准帮扶。在多次入户做工作、征得玲玲和奶奶两人同意后,决定将玲玲送往通州区社会福利院生活。

与此同时,孟慧与福利院、属地派出所、社工等各方负责人开会商讨,落实玲玲的落户、教育等问题。最终,属地派出所负责接案处置、收集材料、协助落户,社工则协助福利院帮玲玲办理入院、转学等手续。

2019年10月20日 ,“盛德社工” 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到家接走了玲玲, 看着孙女离去的背影,87岁的奶奶流下了眼泪,这眼泪中既有不舍,又包含一份如愿。

初到福利院的玲玲每周都会与奶奶通电话,在福利院护理员和老师的关爱下,她很快适应了院里的生活。加上福利院老师每日辅导,她的功课也有了明显进步。这一切,让孟慧深感自己工作的意义:“有时也会累,但这种付出换来的是希望。想到我们现在做的事儿,可能会改变孩子的 一生,就很有成就感。”

从2019年8月“通惠明天”项目启动至今,在通州区民政部门牵头下,原来在儿童工作领域“独唱”的各部门及各方社会力量一起“合唱”,在基本建成的通州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会组织(社工)四级工作体系中,“唱”出了城市副中心儿童的幸福童年。

文字:《北京社区报》 记者郭彦

编辑: 尹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12-12 06:51逆袭[台湾省网友]IP:3409498326
    这个系列真是让人感动每篇都是段温馨故事让我们到了关爱与温暖力量。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野炊作文800字 一人一事作文 以劝学为话题的作文 余映潮作文五步构思法 交友作文800字议论文 一朵花作文400字 我喜欢跳舞作文 真诚的微笑作文 假如我死了作文 作文感谢有你600字 七年级作文600字 关于舍得的作文题目 快乐的一天二年级作文 我战胜了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兔子的作文三年级 一路有你600字作文 阳光好温暖作文 伟大的祖国作文 生命为主题的作文 人物作文 作文压题 未来的太空作文 与失败拥抱作文 发生在的新鲜事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500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200 游孙子文化园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150字 期末作文 关键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