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严歌苓:女性在她的笔下散发出特殊的魅力 柔弱中不乏坚强善良

2020-12-13 18:30:01
相关推荐

严歌苓:女性在她的笔下散发出特殊的魅力,柔弱中不乏坚强善良

嗨喽大家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严歌苓。她是中国的现实主义的女作家,也是鼎鼎大名的好莱坞编剧。由于语言、题材的局限,其实在海外华人作家中,少有像严歌苓这样在大陆、台湾、美国主流社会同时获得褒奖的作家,而且她的创作题材跨度很大,《扶桑》涉及美国华人移民的早期历史,而谁家有女初长成又专注于大陆妇女。严歌苓从不为特定的读者而去写作,而只考虑写作的问题。从写作形式、文学价值方面努力去寻找自己的突破点。她喜欢写女性,从内地到国外,她所有的作品的女性都很突出,即便是那中比较落后的时代,女人其实并不瞩目,但是女性自身就有一种坚韧包容强大的力量,她看到了女性身上的这种光芒,久久不能忘怀,而这些女性也在她的文字里熠熠生辉,因为活着就是一种坚强和伟大。

严歌苓最早在国内写过小说,并且获过奖,但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在她的作品大量被影视化的时候才得以提升。早期她在国内属于部队作家,虽然也获过奖,比如《绿血》曾获“全国优秀军事长篇小说奖”,但影响相对较小。出国以后,虽然在台湾获得很多奖项,但在国内还是影响一般。她在国内真正产生影响还要归功于陈冲拍了电影《天浴》以后,后来又凭借《人寰》在台湾获得了《中国时报》百万大奖,这可能也是引起许多读者关注的原因之一。而海外是严歌苓文学的一个迁徙,考虑的主要是一个语言情感的表达方式问题,也就是文化的转译。如何在一个非母语的环境中用母语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挑战。也迫使严歌苓能够去思考如何以最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并且使别人也能了解到。汉语的优点就在于含蓄、经济,文字中就能反映出语言的魅力。而严歌苓在西方的学习经历,也能够自觉地把西方文学中的优点融入文字里面,比如它们所具有的动感、比较实的感觉,就像普鲁斯特的那种风格,她试图通过这种借鉴和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汉语体系,两种语言给了严歌苓很多灵感,也使她有更多的敏感。

就像扶桑中所表现的那样,两个人中文和外语总是在走平行线,无法相交,即使是语言上能够沟通也未必能够真正达到心灵上的和谐。严歌苓将这种感觉表现得很细腻,这是她写海外题材时的一个创新,其实这一点恰恰最能够突出文化上的差异和阻隔。因为语言的背后还有文化传统的存在,仅仅是语言的相通未必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严歌苓尤其擅长从女性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源于她自己的经历。严歌苓从小就去当兵了,可以说是在女性集体中成长的。在当时所受的教育中,女性是与男性对立的,男性是主体,女性是客体。男性是权利和力量的象征,女性则压抑、阴柔地对抗着他们。严歌苓从十二岁入伍,到二十五岁退役,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确立的时期,对世界、对人及其对性的看法已经形成基本的概念。所以严歌苓对女人的观察非常仔细,对女人的兴趣也很浓厚。并且严歌苓也认为女性只有在作家的笔下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魅力,而且在著名作家的笔下,都是因为女性写得成功,作品才成功,像《红楼梦》等都是将女性刻画得非常美丽和丰富。而男人的切换就是从男孩到男人,从视觉形象上而言就不如女性的变化来得大。

我觉得从严歌苓的作品中,能清楚的看到她笔下的女性的性格非常柔弱。虽然严歌苓后来去了国外,但是她很 不赞成对极端对立的女性主义,她觉得女性活着就是一种强大,就像扶桑这样的女人。传统的中国女性柔顺、阴柔、宽容和不控诉,她们会遭遇到各种疼痛,但是她们就以自己的存在为最大的胜利。看萧红的《生死场》也有这种的感觉,会被这种强韧的生命力所震撼。严歌苓也很喜欢萧红的《生死场》,她欣赏百分之九十的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非常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严歌苓之所以写《扶桑》就是有感于这种女性精神的伟大,她身边所接触过的女性就有许多是这种类型的。严歌苓前夫的母亲也就是李准的太太,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很聪明、宽容、始终都是荣辱不惊的状态,这给了她很多启示。扶桑身上真实体现着严歌苓对理想女性的看法,她就希望女性是母性十足的、善良、明智、容忍,她就像个地母一样包容一切,原谅众生,即使是背叛过她的人都能够得到她的宽容。虽然生命中充满劫难,但她都能够一次次地愈合伤口,并且出落得更为艳丽和充满生命力。

我觉得扶桑似乎就是十九世纪的女性的典型代表,不过严歌苓自己似乎并未多想,而仅仅想在表现一个华人移民女性的命运中突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种种隔阂和阻碍。她总是非常同情笔下的女性,但是同时对她们又有一些批评,我们读者看了她的作品之后,也很多时候也会觉得那些女人实在让人有些生气,这就是严歌苓的目的,她很赞赏她们生存的本能,但是同时也能清晰地看到她们的柔弱。严歌苓只为展示一个真实的历史时期的女性的特征,即便后来远在海外的严歌苓也一直关注、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关注下层妇女的现实生存状态,实在是很难得的,但是同时又会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而导致她的写作思路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求新求变可以说本来就是严歌苓写作的一个追求,无论在写海外题材还是国内题材的小说中,她都是不断在超越自我。时代在发生着改变,但是严歌苓的初衷始终不变,我觉得这是一位作家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很多当代作家学习的地方。

本文是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转载请联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