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叫姚学乙 是宋朝的一个医学生 让我带你看看我的求学经历

2020-12-14 11:10:02
相关推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想过,古代怎么样才能去学医?系统的学医要学些什么课程?未来去哪里工作呢?带着这个疑问本文将以一个宋朝医学生的视角,带大家了解一下宋朝医学生的求学经历

我叫姚学乙,出生于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东京城。父亲是东京城的一个小医官,虽然一直被很多官员看不起,但生活过的还算可以

我们一家人也比较乐观,父亲也不过多的去掺和朝廷上的事 ,同时也不希望日后我去瞎掺合。所以父亲给我取名姚学乙(谐音要学医),想要我以后也去学医。毕竟这样也能不愁吃不愁穿的过一辈子,安稳又平静。

今年的我刚行了冠礼,同时一年一度的春试也马上要开始了。按照朝廷的规定,我不用参加春试就可以直接入学,这也算是享了父亲的福了。春试结束后,朝廷公布了录取学生的榜单,很开心可以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学习。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将来要做一个好医生,报效国家。

初夏时,我正式走进了太医局进行医学的相关学习,和我一起学习的还有另外299个同学。按照王安石王丞相创立的“三舍升试法”,我被安排在了外舍。一年后如果我能通过公试且成绩为优良,那么我就有机会升为内舍。内舍后再过一年,如果我下次考试还是优良。那么我就能升上舍,升了上舍我就会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可供学习

我们开始时是学《千金药方》和《伤寒杂病论》。后来经过了一次仔细的分科,太医学一共分为三科十三门。我去了针科,主要学习《脉科》和《三部针炙经》,有不少同学和我在一起,还是挺开心的。我还在针科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元华,我们两个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经过去了。后天就要参加升舍考试了,我和元华最近相互之间的话也少了起来,因为我们两个都在复习,准备这次升舍考试,毕竟这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啦。这两天除了上课之外,我除了复习复习,还是复习

终于到考试那一天啦,我和元华早早就来到了贡院的别试所,准备进入试所进行考试。进考场前我们先经过一道普通的检查,后来又进行了搜身的检查

但我们并没有反抗什么,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对于防作弊管的特别严,可能原来发现了很多考生作弊吧。 由于监考的官员是我们的老师,所以考试必须要采取封闭式考试的做法,来防止作弊

一系列东西弄完后,我们正式进入了考试,拿到试题一看,哇,考的内容我都复习过了,然后我奋笔疾书,试题很快就完了。不久后,考官让我们停笔走出考场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感觉轻松多了。我知道为了反作弊,我们的试卷会被糊去个人信息,可能还会被其他人滕抄一遍,但我觉得这样挺不错而且挺公平的。在路上我碰到了元华,我问他你考的怎么样?元华说,还可以应该能升舍吧,我说太好了我们又能一起学习了。

等待成绩的公布是十分煎熬的,虽然我们俩都很有信心,但是还是有些煎熬。过了十来天后,考试成绩终于开始公布了。我们急忙跑过去去看,当我们俩个看到榜上成绩为优时,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一起升舍了。

同时升舍以后我们也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想想就有点开心。晚上我们觉得要庆祝一下,我们搞了几盘小菜,一壶小酒庆祝了起来,同时也期待着更美好的未来。

升舍后的我们俩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我和元华两个人的交流开始越来越少,但我们俩个都知道,我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的又一年过去了,我们又到了要升“上舍”的时候,我和元华又开始准备了起来,准备了两天。考试如期的开始了,考试的流程和升“内舍”差不多,就是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拿到试卷后,果然不出我所料,考试难度大了不少,很多我都没有复习到,既然都在考场了硬撑着也要把试题写完。写了很久后,考官下命令大家停止动笔,都走出考场

走出考场后的我十分担心,我问元华:这次考试你觉得难度怎么样,有把握不?元华说,我看这次难,估计要开始准备第二次的考试了。不久后,考试成绩公布了,我们两个的成绩为平,但是综合我们平时的表现,我们还是进入上舍,是最后一等“下等”。虽然不是不理想,但我们还是欣然接受了

随着我们理论知识的越越越多,学校开始安排我们进入临床进行实践,以提高我们都临床动手能力,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学校开始安排我们去给三学(太学,律学,武学)以及军营的人治病,并且规定我们对于任何一个病人的症状,诊断,用药以及用药依据都要写下来。如果有治疗不了可以不治,但也要写下来留个记录提交给学校,学校会依据这个综合打分。

并且这个也是未来任职“医官”或其他官员的参考依据,失误多的人会得到一定惩罚,特别严重的会被开除学习的资格,并且未来也不能从事医生类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方式特别好,十分赞同。我一定好好学习,不管是为了我父亲,还是为了我自己,都要好好学。

每次轮到我和元华出诊时,我都会和元华商量着大家互相配合,给病人最好的治病体验。所以我们俩个也经常得到病人的表扬和支持,在被表扬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元华也是这么认为的。元华说未来他想离开东京城,去一些偏远贫困点的地方为那些穷苦的人治病,那一刻我心里十分佩服他

学校也会对我们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培养我们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学校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时给别人看病不准索要钱财,也不准提相关索要的钱财的想法。同时老师也让我们以后出去行医要多积德行善,因为作为一个医生要有仁爱思想,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也知道就算是老师不说这个,我们也要有职业道德素养,因为朝廷了定了不少法令和措施,一旦我们触犯了,轻则不能做医生,重则会有牢狱之灾,那时候估计谁也救不了我了。

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几年时间一下就过去了,我也学成准备毕业了。毕业时学校给我们组织了三场考试,两场理论,一场实践,我以高分通过了这三场考试,元华也是这样。

高分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去向,元华坚持选择要去偏远贫困的地区做一个郎中,为那里的百姓解除病痛的困扰。而我听我父亲的,留在了京城做了一名普通的医官。

元华要走的那一天,我去给元华送行,对元华说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来东京城我们在叙叙旧。

在求学的这段过程中,遇见元华,是我这最宝贵的财富

由于这篇文章里有一些历史类的知识,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解释

冠礼:古代汉族男性二十岁时进行的一种成人礼,用来表示男性已经成熟,可以进行婚娶。这种礼仪起源于周代

宋代学医的途径:宋代想学医主要还是通过春试(医学考试),当然还有官员推荐,京城官学其他科的推荐,以及医官后代(文中就是这种途径)。一般来说每一年进入太医局学习医学的学生数量为300人左右

宋朝的太医学一共分为三大科:针科,疡科,方脉科,还有十三个小类 ,用来培养不同类型的医生

三舍升试法:王安石变法的产物,每年300个学生中,200个外舍,一年后考试合格,60个人可升为内舍,再过一年后40个人可以升为上舍

宋朝医学生毕业的就业途径:宫廷御医,太医局教学,京城医官,地方医官,地方父母官

如果喜欢文章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猜我是谁的作文 做文明少年作文 秋雨作文800字 好想好想作文 爱一直在作文600字 对妈妈表达爱的作文 他600字作文 以奋斗为题的作文 海边游玩的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300字 数学老师作文 校园一角450字作文 第一次哭的作文 cet4作文模板 运动会作文好词好句 妈妈的唠叨作文 四年级国庆趣事作文 二十年后再相会作文400字 话中秋作文 曲径通幽处作文 师恩难忘400字作文 这不是小事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四叶草的作文 梵高的向日葵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句子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花坛作文 考试准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