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83岁的“梵高奶奶”走了:感谢你来过 带给我们温暖

2020-12-14 12:25:01
相关推荐

作者:洞见·Eve

带着温暖,带着爱,归于山林间

2019年8月1日,可敬可爱的"梵高奶奶"常秀峰走了,享年83岁。

这位来自河南方城县的老奶奶,年过七旬才开始作画,却以惊人的天赋和热情的画风,让无数人回忆起家乡的温暖。

因为老人的画风很像梵高,而且最喜欢画阳光灿烂的向日葵,所以大家亲切的称她为:

"梵高奶奶"

著名画家陈丹青称赞"梵高奶奶"的画说:常秀峰的画,有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她用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谛。

看懂常秀峰老人的画,就会看懂一位母亲,一位乡村女人的幸福来自何处。

"梵高奶奶"一路走好。

01

很喜欢常秀峰老人笔下的草木房屋,感觉画中总是冒着人间温暖的烟火。

一朵朵鲜花竞相怒放,累累硕果压满枝头,小动物们也都神情安详。

再来上三两间老房子,和屋外枝繁叶茂的大树。

那些美好的生活场景,总是能触及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老人的画,一上传到网络,就感动了无数人。

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纷纷报道了常秀峰老人和她奇迹一般的画作。

一时间,"梵高奶奶"的称号不胫而走。

著名油画家曹新林看到老人的画后,感慨不已。

他说:老太太的画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完全没有美院或科班人的绘画技巧与套路,近似于天真无邪的儿童画,这是它之所以打动人的真正原因。"

2006年,常秀峰老人受邀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一时轰动香江,许多名人都被她的画圈粉了。

马英九就收藏了一幅常秀峰老人的画,还敬佩的对老人说:"您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还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

传得最远的一幅,现在在法国。

法国著名摄影师斯鲁本,也收藏了一幅常秀峰的作品《石榴树》,他评价道:"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

杂志社更是迫不及待想要为"梵高奶奶"出画集。

2009年,由"世界上最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亲自操刀设计,清华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吕敬人教授参与策划,一本《梵高奶奶的世界》正式面世,

首次印刷便卖出了五万本,还入选了当年的"年度好书"。

看到这本书,让我想起梵高曾说过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而常秀峰老人,则用天真的画笔,把内心的篝火点燃到了画纸上。

沿着火种的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

她心里的暖,是来自家人的爱。

02

让常秀峰老人这双种了一辈子地的手,第一次握起画笔的,是她的小孙女。

老伴的突然离世,让儿子江华发现"母亲突然变老了"。

2003年的元旦,在儿子的再三劝说下,常秀峰才第一次离开河南老家,来到广州这个陌生的大城市。

刚到儿子家,老人腿脚不方便,语言又不相通。

于是她不怎么出门,把大部分的时间都陪在3岁的小孙女身边,经常给她讲家乡好玩的事。

可当奶奶兴奋的说到自家种的山楂树,缀满了红彤彤的果子时。

任凭奶奶怎么描述,小孙女都想象不出,长着红果的山楂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这也不能怪小孙女,城市里的孩子哪里见过成熟的果树呢。

但是奶孙俩都没有放弃沟通,说的不懂,那就用画的。

奶奶急中生智,拿起小孙女桌子上的蜡笔,给她画了一棵山楂树。

"绿绿的叶子,红红的果"

小孙女看到画的瞬间,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奶奶为什么对家乡念念不忘。

为了让小孙女更好了解老家的风土人情,奶奶尝试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画了下来。

"她要我画啥,我就画啥。什么鸟啊,兔子啊,老房子啊,天天陪着她画。"

只要奶奶画出来的,孙女都能看懂。奶孙俩找到了共同话题,越画越开心。

从此奶奶画上了瘾,一画就画了十几年。

为了心爱的小孙女,常秀峰找到自己的热爱。

这样单纯的初心,自带亲情的温暖。

家人的爱,是梦想最好的动力。

03

常秀峰老人的第二个粉丝,是她的儿媳妇。

有一次儿媳妇下班回家,正好看到老太太的信手涂鸦。

做美术编辑的儿媳妇是绘画专业出身,她一眼就看出了婆婆画中的不凡。

这些"不讲求透视、没有比例"的蜡笔画,竟透着满满的生机。

儿媳妇意识到了婆婆的天赋,决定好好培养,让婆婆不留遗憾。

于是儿媳妇给常秀峰老人腾出一间阳光画室,添置了画架和颜料,让老人可以更好的施展才华。

有空的时候,她还经常带婆婆去参观画展,和老人聊专业的绘画知识。

得到儿媳妇的大力支持,老人越画越好,很快达到了几乎专业的水准。

"老人家从没有拿过画笔、也不识字,怎会有这样的天赋?"

儿媳妇把老人画画的事告诉了儿子,儿子忍不住向朋友同事炫耀。经他们的宣传,老太太的传奇故事很快被亲朋好友熟知。

大家结伴到他家里看画,看完都喜欢得不得了,还有人死活要"抢"走一两幅收藏。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她的画,老太太更停不下笔,一口气画了三四十幅。

儿媳细心给她的画扫描,并打印成册。

拿到自己的作品集,常秀峰老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2006年,儿子江华把母亲的画作放在了自己的博客上,本想和更多朋友分享,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秀峰的画作一经上传,便迅速走红,还获得了"梵高奶奶"的称号。

许多人都惊叹老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却没想到她能坚持的原因,来自于家人的全力帮助。

在追梦路上,能遇见家人的善意支持,是最温暖的加油站。

家人的善,是人生最好的助力。

04

常言道,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

只有用生活中真实的素材和情感来创作,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才能给欣赏者直击内心的享受。

常秀峰老人没有上过学,没有读过书,她的画就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经验。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老人无意间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她说:"我一画芝麻,就到了芝麻地里;一画麦子,就听到镰刀割麦的声音。"

这些山水、花鸟、树木和牛羊,还有几十年前的老房子,有些已经随风逝去,但它们的温度却始终不减。

念念不忘的旧时光,就这样从她的记忆里,流淌到了画布上。

老太太最喜欢画向日葵,在她广为流传的作品《朵朵葵花向太阳》中,每一朵向日葵都像是一轮轮小太阳一样热烈。

鲁豫问她,梵高的向日葵和她的,哪个好。

她说:"梵高的那幅画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得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而她画的向日葵都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许多人都不懂,为什么看到常秀峰老人的画,不仅能感到别样的温暖,还总是勾起心中对家的想念。

正是因为常秀峰老人拙朴逼真的描绘,和对生活真情实感的热爱,让人们对自己的本真与初心,做了一次亲近的回望。

能画出让人想家的画,一定也拥有幸福美好的家庭。

歌德曾经感叹:"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庭和睦,便是最幸福的人。"

家庭越幸福的人,事业往往才会更成功。

家的温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家,是我们奋斗的理由,也是失意的港湾。家是人生的起点,更是理想的终点。

常秀峰老人因为家人而开始作画,又因为家人而成为"梵高奶奶"。

家人为我,我为家人,一个和谐共处的家,就这样撑了起来。

家和,方能万事皆兴。

这正是"梵高奶奶"常秀峰能够不留遗憾,圆满度过一生的原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赞美菊花的作文 做重阳糕的作文 小学作文快乐的一天 儿童节作文250字 什么在远方作文 牡丹的作文300字 ps动作文件夹 灯下作文600字 新农村的变化作文 我的好妹妹作文 英语通知作文的格式 写景作文夏天 美丽的景色作文 写一篇关于快乐的作文 国庆趣味作文 心灯作文 最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可爱的小猫 给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消防作文3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600字 以心要在焉为题的作文 关于网红的作文 我好想自由作文600字 关于病毒的作文 划龙舟的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400字 义工英语作文 漫画作文250 事物变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