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80后的童年.回忆

2020-12-14 15:05:01
相关推荐

80后的童年,我们大多数都在农村长大。那个时代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那个时代游戏繁多。那个时代,无论是上学还是在家里,蓝天白云总与我们相伴。 田野上的鸟儿和蝴蝶翩翩起舞。河湾里的水面上鸭、鹅、游来游去。老母鸡在鸡窝里天天下鸡蛋。大公鸡天刚亮就开始了唱歌。那个时代,小时候我们都盼着过年,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服。那个时代岁月的长歌离我们渐行渐远。如今国家富强了。我把那段亲身经历的时代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第1章<油印试卷>第2章<逮麻雀>

第3章<马戏团>第4章<卷旱烟>

第5章<姥爷头巾>第6章<钓鱼>

第7章<放牛>第8章<初冬砸棉桃>

第9章<九八洪水>第10章<搂树叶>

第11章<风窝取暖>第12章<老爷爷的斗笠>

第13章<拉麦糠>第14章< 初冬砸草>

第15章<熟悉的水沟>第16章<种菜园>

第17章<油井队进村>第18章<贴瓷砖>

第19章<修河>第20章< 村南的红薯地>

第21章<玩泥模>第22章<90年代的大哥大>

第23章<电猫> 第24章< 捞鱼>

第25章<摸蝉猴>第26章<难走的乡村土路>

第27章<奶奶采野菜>第28章<看戏>

第29章<90年代的录像厅>第30章<早晚自习>

第1章<油印试卷>

1992年在大秦小学读书,每到单元测试,老师都自己排版做油印试卷。那时候条件不如现在,老师们辛苦了。老师有:刘兴利、程少林、李长宝、张红梅等。

第2章<逮麻雀>

小时候,冬天经常下大雪,麻雀在房子树上飞来飞去。小朋友用筛子逮麻雀,如图。

第3章<马戏团>

八九十年代,村里经常来自河南河北的杂技马戏团。每到夜幕降临,他们在村里演出,一般5、6个演员,第二天上午,他们都会每家每户要点粮食,我记的每户要一碗麦子。

第4章<卷旱烟>

在小时候,村里老年人,爱吸烟的都卷旱烟。每到张集大集,他们去集上买烟叶子或烟丝,到小商店买白纸。

第5章<姥爷戴白毛巾>

小时候,我去姥爷家玩,姥爷和村里的爷爷们,都戴白毛巾。在抗日电影中,村里的老人们也都戴,这是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吧。

第6章<钓鱼>

小时候我们小朋友都喜欢钓鱼。我们去张集街上买鱼钩。然后在自己家里选一个比较长的竹竿。系上鱼线和鱼漂儿。一个鱼杆就这样造成了。

第7章<放牛>

小时候我们放学后或者周末都会去放牛。在河边水沟,老黄牛边吃边走边甩着大尾巴。

第8章<初冬砸棉花桃>

八九十年代,村子里种棉花的特别的多,每到冬天来临。用剪刀把棉花桃绞断,拿回家晾晒。由于冬天天气寒冷,大人们教给我们用小小锤子把棉花桃砸开,这样方便晒干。

第9章<九八洪水>

1998年,全国各地洪水泛滥。南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北到黑龙江嫩江。那年夏天暴雨连连。我们村子里也被淹成了一片。西河水水上岸宽300米左右。西、南、东路被冲毁或淹没。村子就像成了一个岛。上游沙河辛西瓜顺河流漂走,鱼池的鱼都流出来,冲跑或去了庄稼地里。

第十章<搂树叶>

小时候,每到秋天来临,杨树上的叶子哗哗的往下掉。村里的人经常去树林子里搂树叶。记得那个时候我也拿着耙子带着袋子去搂树叶子。在那个时代树叶子是可以晒干做饭用。

第11章<蜂窝煤取暖>

八九十年代,我们每家每户,包括在学校里,都用蜂窝煤取暖。一直沿用到近代。近几年国家提倡环保,都改用环保型煤球啦。

第12章<老爷爷的斗笠>

小时候我们记得老爷爷经常戴着斗笠去干农活。每到收麦他们在场院里,扬麦子都带着。既防晒又防雨。到了近代,戴斗笠的人少之又少了。

第13章<拉麦糠>

有时候过完麦,都要把场院里的麦糠拉回家。每家每户自己缝的有一个编织袋的大包。将麦糠运回家,放到一间大屋子里。麦糠在当时是用来喂牛,喂驴的草料。直到近代,家家户户都不怎么喂养了,收割机将麦糠还田。

第14章<初冬砸草>

八九十年代每到冬天,家里的麦糠都使完了。村里的乡亲们都开始用玉米杆进行砸草,用来喂牛、驴等。

第15章<熟悉的水沟>

在八九十年代,农村的灌溉,在河边到到田地里都会修一条水沟。每到浇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都拿着铁锨来回的巡视。

第16章<种菜园>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大多数人们都会种些菜园。我家里也种了一个小菜园,有豆角、黄瓜、茄子等。记得小时候我妈妈经常在田间地头种些红豆角。

第17章<油井队进村>

90年代,胜利油田临盘镇采油厂,来到村子开采石油。他们先到村子里选好位置。用白石灰画上区域线。再用推土机推平道路。然后施工安装钻井台。一个月左右,钻井结束了,安装抽油机,如图。

第18章<贴瓷砖>

小时候记得90年代末,2000年初。农村盖房子的热潮迎来。人们为了装饰好看,都贴上了瓷砖。直到近代,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买楼了,很少有人在盖新房啦。

第19章<修河>

在八九十年代,每到秋后,村里的大喇叭都吆喝着去修河啦。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拿着行李去修河。后来随着国家的富强,慢慢的取消了这一政策。

第20章<村南的红薯地>

王山村南边的地里。小时候常年种着红薯。红薯也叫地瓜。每到初冬霜降以后。我们就把地瓜从地里收回家,红色的有面,黄色的甜,白色的个大,呵呵,一般回家放到地窖里储存一段时间。每天早晨熬玉米粥掺着喝。

第21章<玩泥模>

小时候我们小朋友们经常玩泥膜。泥模别称印盘。王三村的东南部的墙角下有红泥气土,我们经常去那里挖点回来做泥膜。

第22章<90年代的大哥大手机>

记得小时候我们在村里玩,村子里做生意的人,有人买了大哥大。小朋友羡慕的不得了,这样的大老板有这样的大手机真酷。没有想到国家的手机在近代发展的如此之快。

第23章<电猫>

小时候,村里的老鼠非常的多。在那个时候,集市上经常出现卖电猫的。电猫就是用电线的原理将老鼠电晕或者电死。当然,虽然电伏不是很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到后来就很少有卖这种东西的了。

第24章<捞鱼>

小时候河水有时会被造纸厂污染,河里的鱼漂浮在水面上,或者露出了小小的鱼头儿。村里有的人经常拿着鱼网兜去捞鱼。

第25章<摸蝉猴>

记得小时候过完麦以后,夏天来临了。随着降雨的增多。蝉猴破土而出。我们拿着手电筒去晒麦场里去捉蝉猴,每天晚上都不少摸。

第26章<难走的乡村路>

小时候我们去上学最怕的就是下雨。乡村的道路,特别的湿滑,土路松软,太难行走了。妈妈就给我买了一双水鞋。直到近代乡村铺上了公路。难走的乡村土路成了永久的回忆。

第27章<奶奶采野菜>

小时候,奶奶经常领着我去村外采野菜。奶奶说小时候她们挨饿的时候,这些野菜都救了他们。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村外采蓬蓬菜啦。

第28章<看戏>

小时候赶会,看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京剧,吕剧,豫剧,河北梆子等。电视上也经常演《墙头记》戏。现在在看演戏的表演太少了。

第29章<录像厅>

在80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的光碟进入到了内陆地区。记得很多的店都开了录像厅。演出最多的就是武打片。像成龙,周星驰,李连杰,甄子丹等被人们所熟知。直到后来电视更加普及以后,他们这种录像厅也退出了市场。

第30章<早晚自习>

在大秦读小学的时候,早自习是五点半开始,准备出发,六点上课。然后是七点下课,我们再回家吃饭。我们村儿离大秦大约有三四里地。上晚自习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到六点之间。冬天特别的天短,五点钟就大黑了。记得我们放晚自习回家,男同学都点满了野草。然后学校到我们村里在麦田里踩出了一条最近的小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做家务作文100字 岁月的礼物作文 我爱劳动作文 做家务的作文300字 冬韵作文 有幸遇见你作文 绿箩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吹糖人作文 家乡作文800字高中 友善作文600字 四年级上册作文300字 关于本领的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多少分 小学生寒假作文 不一样的什么作文 我的笔友英语作文 语文报杯作文大赛 我的童年500字作文 我的一天作文300字 新年快乐英语作文 踢足球作文300字 什么改变了我作文 全国优秀作文选 屠呦呦作文素材 我的姐姐作文400字 成长经历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社会实践活动作文 懂你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