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家谱国际丨“祠堂大变样” 家风美德齐传扬

2020-12-14 19:30:02
相关推荐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血缘亲情,有深厚的家族观念,出于同一祖先的一姓往往聚族而居,组成自然村落,在村落的核心部位建立自己的家庙来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这就是祠堂在深层次的自然实质意义。

在祠堂,最重要的是让后辈子孙缅怀先贤,寻找我们的根,看到自己的胎记。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祠堂就是意味着传承。

正如古代中国注重家族传承,注重子承父业,传宗接代,香火传递的传承思想,为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基础。因此,家族之中的祠堂、家谱也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传承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国家,特别是经历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极大的提高。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促进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文化信仰方面的追求。

而修缮祠堂、续修家谱正是这一需求的民意所在。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要呀。所以可以不夸张的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祠堂的路上,都有一双双注视的眼睛。所以祠堂不应该消失,不但不应该消失,而在改革开放,共圆中国梦的今天,祠堂作为历史传统文化的纪念馆,更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如今修缮管理得比较好的祠堂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赋予了祠堂新的历史功能。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堂堂正正上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

同时也渐渐恢复了祠堂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有的作为本村组的老年活动室,并订有书报,供大家学习。总之祠堂文化日渐发扬光大。

在江西省上高县蒙山镇抗头村的祠堂里,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述“孟母三迁”的传统故事

江西省上高县共有大小祠堂130多个。近年来,上高县创新理念,充分保护和修缮农村古祠堂,并结合实施“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民生工程,在祠堂设立“家风家训大课堂”,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在江西省上高县蒙山镇抗头村的祠堂里,一位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对联的内容。

在江西省上高县蒙山镇抗头村的祠堂里,一位老师(居中)在辅导孩子们练习书法。

在江西省上高县蒙山镇抗头村的祠堂前,一位老者(居中)在给孩子们讲解当地的家风家训。

然而在可喜的背后,还有许多老祠堂情况不太乐观。其一、在中国许多乡村,祠堂已年久失修,或剩下断墙残垣、或已成遗址,而在城市中更难找到几个正规像样的祠堂;其二、在城镇建设,平田整地的建设中,由于对历史的遗存重视不够,好多有价值的祠堂都毁于一旦,实属可惜。

祠堂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好好的保护、保存下来,作为我们子孙后人,进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基地,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文化景点,这些都在考验着我们有关政府部门的智慧。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同时我们也需要传统道德文化传承的场所。

祠堂不应该消失 ,我们不仅要对时代负责,也应对后人负责, 还应对逝去的先辈负责,我们应该是继承人,有守护的职责。 珍重祖先,尊重家乡,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中国人必须有根。通过祠堂,先人之灵得以安身,后辈小生能借此缅怀瞻仰,后而奋进。

祠堂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一小部分,必须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小气候受大气候的控制和影响,不可能逆大气候而动。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迎合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没有改革开放,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祠堂文化。

不能落后倒退,不能搞封建迷信。有祠堂就要有活动,要有人气,不能造了祠堂关门大吉,阴气重重,杂草丛生,成为蛇鼠之窠。所以,要做到“三防六要四坚持”:

“三防”是:

(一)防止祠堂宗教化,成为念佛烧香的场所;

(二)防止祠堂低俗化,成为茶馆赌博、乌烟瘴气的场所;

(三)防止祠堂荒废化,成为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场所。

“六要”是:

(一)要成为尊祖敬宗,祭祀祖先,学习和纪念祖先的场所,要学习和发扬祖先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要成为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成为宗亲联谊会的活动场所,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要设立登记簿,登记来客姓名、联系方式。

(三)要成为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基地,要布置道德教育内容宗训、族规、家训之类的书画,发扬高尚道德、奉献精神。

(四)要成为农村文化活动、老年活动的场所,阅览书报,喝茶聊天,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邻里团结。

(五)要成为农村民俗收藏陈列的场所,把旧宗谱、旧碑刻、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以及古旧用品收藏陈列,成为新旧历史对比教育的场所。

(六)要加强管理,订立管理制度,轮流值班,随时接待参观和寻根问祖。特别是文保单位,接受文管会的指导,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坚持”是:

(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二)坚持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力量源泉。

家族有家风,民族才会有传统,民族有传统,国家才会有国魂。而祠堂恰恰具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这一载体功能。祠堂不应该消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