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金宇澄:父辈是你打开写作之门最好的钥匙

2020-12-14 19:45:01
相关推荐

作家简介金宇澄原名金舒舒,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黎里,《上海文学》执行主编。著有《繁花》《回望》《洗牌年代》等。“中国好书”“鲁迅文化奖”“施耐庵文学奖”“华语文学小说家奖”“茅盾文学奖”得主。

近日,世纪文景邀请金宇澄与顾文豪对谈“记忆如何书写”的话题。金宇澄最新的三本书《轻寒》《方岛》《碗》也与作家一同在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亮相。

多数读者都知道,金宇澄用改良沪语书写出了《繁花》,而实际上金宇澄也书写东北。《方岛》《碗》都涉及了发生在东北的往事,显示了作者对方言的敏感,并不是一日之功。《方岛》掺杂东北方言的对话,曾让评论家程培德以为作者是地道的东北人,直到见面,这一误解方才澄清。金宇澄16岁从上海去东北嫩江务农,做各种杂工一待数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北方乡野的人事风物,都在他笔下焕发出鲜活的色彩。

金宇澄《方岛》《轻寒》《碗》三书所收的作品,创作时间跨越了三十年,包括小说、非虚构作品,所涉及的地理空间也覆盖了江南小镇、东北乡村和作者最熟悉的上海,展示了《繁花》之外一个更多面的、生动的金宇澄。

记忆如何书写?金宇澄认为,当下的读者有更高的要求,即使非虚构写作,也需要动用更丰富的手段,包括非虚构元素,更贴近的现实与常识,以更独特的结构和文学魅力来表现自己。这三本书也是以这样的思考,从过去延伸到当下,在东北和上海之间自如切换,表现了作者个性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本场活动中,金宇澄强调了个人经验对写作的影响,建议年轻作者多聆听家族长辈历史,关注长者的经验;作者视野都是狭窄的,但饱含了丰富的内容。少年时代是作者一生的写作源泉。金宇澄觉得他个人的境遇与同代人有很大差异,东北生活记忆、父母辈的故事,都带给他创作的滋养。嘉宾顾文豪觉得,金宇澄给出了一种示范,像著名作家奈保尔一样,以自身经历来进行创作。金宇澄说,“如果你很年轻,经历不够,最要紧是找你的上一辈人,寻找他们的故事,你从哪里来,这最要紧。因为这代年轻人,独生子女的原因,从小被父母所笼罩,不会关心父辈事情。不像我们这一代,父母从来不管我们,而我们却会关注父母的情况。80、90后,交朋友大部分是岁数差不多的年轻人,不怎么关心父辈,但是父辈是你打开写作之门的最好钥匙。”

记录真实状态,不带任何感情的成分

记者:《风中鸟》是您加入作协的重要的一部作品,收入到您最新出版的小说集《方岛》中,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部小说?

金宇澄:我当时从东北回来,在上海一个钟表零件厂工作,就是喜欢看小说,看小说已经有十几年的习惯。

1986年,上海作协办了一个青年创作班,把我们大家拉到宁波一个山里边半个月。结束的时候必须交一个小说出来。有一半的作者早就写好了,比如孙甘露。另有一些作者已没有信心了,去爬山、喝酒。很少一部分人,比如我,心事重重。

有天晚上,忽然憋出了《风中鸟》这个小说。学习班结束就传开了,发现了一个很棒的小说,是这次学习班的好小说之一。小说写的是做棺材的故事。城市人,尤其是上海都火葬,不知道棺材怎么个讲究,怎么个做法。我20岁时,在我们农场里有规矩,如果今天晚上有人可能要死,医生就通知木匠,赶紧加班做棺材。这种加班场面我经历过多次。

《风中鸟》写的是,棺材加班加点做好以后,病人却救过来了。棺材就搁在木匠房门口,风吹雨打,越来越丑陋,浑身都裂开了。一开始大家坐在上面打牌,接着在里面养鸡养鸭,后来发现年纪大的人特别注意这棺材。农场的规矩是,接下来谁死,这棺材就是他用。小说里的“我”做木匠,很多女青年找我做小板凳,很烦。有回看见很远有两个女青年过来,“我”就躲在棺材里,盖子盖好就笑不起来了,那是一种很难言说的感受,就等于你是个半死的人,通过板缝看外面,看见两个女孩的脚踝,看见青草,看到阳光,小说写了抒情的这么一小段,表明人多么恐惧这种死亡的黑暗,眼中所见的光明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同。小说结尾是本地有两个老人都已经弥留,医生发现,这两人谁也死不掉。小说是在这地方结束的。

记者:《碗》是一个非虚构的文学作品,但是在阅读《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看小说才会有的阅读感受。在写非虚构作品的时候,您真的百分之百没有运用虚构的能力?

金宇澄:关于抒情、描写,就是虚构吧,《碗》打动我的,肯定是非虚构的部分。我对北方印象非常深刻,场景上会不会因为这些太熟悉的记忆,使一些抒情部分颜色加深?但主题一直是冰冷的非虚构,比如写两个广东老人,其中一个住院就要死了,死前想喝甘蔗水,另一个,书中叫老林的说,这愿望不可能实现。当时这些老广东,怎么可能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喝到甘蔗水?老林就叫我去送糖,送一点糖水,这场景是我的经历,叙事上所谓措辞,落实到形容词上来说,就是所谓的虚构,要把这样的场景描写出来。

很多上海同伴,离开北方回到上海,会非常怀念过去,想回去看看。但是,我没有这个念头。据我观察,也许是因为他们在那边谈的恋爱吧。无论怎样的地方,谈了恋爱,记忆中就有一种粉红色。

后来发现真的是这样,《碗》里几个我这年龄的老头老太太,前几年回到老农场凭吊,特别抒情,特别想寻找当年的小树林。都是在那里谈的恋爱,再怎么不堪的环境也会柔化。我当时没谈恋爱,所以可能是一个非常宿命的东西派我这种人去记录某些真实,不带任何情感成分。

现在最想做的还是画画,画画能让我平静

记者:您的写作初衷是为什么?当初怎样走上了写作道路?

金宇澄:因为偶然的机会,年轻时候我喜欢写信,然后有一个上海朋友说,你是可以写小说的,就这么一个偶然,我记住了。人生的兴趣,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几秒钟就把事情决定了。

做编辑也是,因为写的小说得了奖,然后主编说,你喜不喜欢来做编辑?我就去做了编辑。

写作是蛮艰苦的,不像在一个公司工作,写作没有一种预期的结果,完全靠自己完成了但还是不知道结果。要写是你个性的要求,这个非常难。

当然我觉得,如今的读者比10年前的读者对文学的关心要大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作品真的一度没有人看,因为大家都想发展经济,一直到经济好了以后,大家才又开始关注文学。

记者:《方岛》《轻寒》《碗》中的手绘插图都是您自己创作的,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画画在您的生活中又占有怎样的位置呢?

金宇澄:《繁花》在《收获》发表时,我自己配了四幅地图,后来责编建议我,单行本里可以再画些图,因此就画了,用了很不专业的画法,普通水笔,画在打过字的A4纸背面。等画到我另外一本随笔集《洗牌年代》时,就用稍好些的纸笔……在这些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绘画之美好,也是一知半解、欲罢不能。另外有加强小说插图的需要——现在你看一般出版社做的长篇,配插图的小说非常少,手工绘的就更少了,因为用电脑可以画得更轻松。

这几年,我已经画了150多幅画,画展也办了很多场,这是主办方的要求,搞得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变成了画画,确实画画能让我更平静。

图书简介

《方岛》包含九个短篇小说,大部分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故事主要取材于作者早年的知青生活,背景大多设置在东北农场或北方农村,描写时代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的故事。《方岛》表现了老莫因极度饥饿,不得不吃麦田的幼鼠。《譬喻》叙述了会治伤的村妇五婶,生前遭人误解,死后被奉为神婆。《风中鸟》中的“我”,是农场里的年轻棺材匠,见证了生死之艰辛。

《轻寒》是沦陷期江南小镇的旧生活。日军即将到来,镇民纷纷逃离。在一家弥漫咸腻气的腌肉店,老板和女佣相继失踪,只剩女主人七官和店伙计寿生。深密高大的苇丛,纵横交错的水道,秘密所散发的气味令人晕眩……

《碗》是金宇澄继《回望》之后的非虚构力作。

“姑娘,你长得多像你妈妈。”三十年前,上海青年小英死于农场深井中。三十年后,一名女孩忽然出现,原来她是小英的女儿。小英生前从东北赶回上海,秘密生下了一名女婴。面对年轻的生命,历史的幸存者终于面对不愿追述的往事,曾经至为重要的情感纷纷碎裂、消失。只有青春的记忆和早逝的同伴,让生者无法平静,难以安息。(记者宋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2-28 05:48[吉林省网友]IP:1962629508
    看到金宇澄这样的成功作家,让我更加相信父辈的教导和影响。
    顶10踩0
  2. 2021-01-16 03:04龙艳-了了 心戒[福建省网友]IP:3669620489
    @C平方设计工写作是门艺术,能够找到称心的钥匙真的很重要。
    顶0踩0
  3. 2019-12-05 00:20C平方设计工[山东省网友]IP:3391623057
    金宇澄的父辈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端午作文 网红的作文 送别作文 海鸥作文 成长的经历作文 作文开头高考 赏花作文 作文500字高中 唯美作文 初中的故事作文 坚持作文题目 高中500字作文 作文秋天的景色 成长的路上作文 苏轼的作文 片段作文300字 我看作文 快乐作文300字 磨练作文 作文我和爸爸 励志作文开头 心中的你作文 爱的作文800字 作文关于母亲 幸福500字作文 怎样的我的作文 作文 校园一角 关于母爱作文 疫情在家作文 日记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