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家说|石一枫:尽职尽责书写小人物

2020-12-15 02:50:02
相关推荐

石一枫,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交界处。他长在北京的大院里,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成了一名作家兼编辑。他写过《红旗下的果儿》《地球之眼》《借命而生》《特别能战斗》等一系列作品,2018年凭借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年龄和获奖都是过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看作家,还是看他写了什么。石一枫笔下的小人物,多是不得志的那种,底层失败女青年,特别能战斗(吵架)的北京大妈,听上去就不是“爆款”,但这些人,仿佛就住在你家隔壁,甚至可能出现在镜子里。

中青报·中青网:为什么很多作家都喜欢写小人物?

石一枫:作家写小人物,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大部分作家都是普通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大人物,没见过的能写得像吗?当然,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写好小人物更能体现文学的本质。普通读者看文学作品,会有代入感,会觉得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一个小人物。所以,关照小人物就是关照大众,符合文学规律。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世间已无陈金芳》《借命而生》等作品中,写的都是小人物。小人物有很多种,你的选择倾向是什么?

石一枫:小人物千人千面,我会选择写能体现“大时代”、揭示“大问题”的小人物。如果作家写的小人物只能写出一点小事情,那我觉得就白写了,第一你浪费了这些小人物,第二你也对不起这些小人物。

《世间已无陈金芳》,讲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想改变命运、想活得更好,这是中国人最朴素、最普遍的一个愿望,在陈金芳身上得到了体现。《借命而生》,讲的是社会在变化中有各种各样诱惑,也会有让人失望的地方,但社会依然在朝着我们希望的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总有一些人坚守着某种底线,是道德底线,也是职业底线,他们有着和命运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小人物,汇聚成一种力量,我觉得是值得写的。

中青报·中青网:你在《特别能战斗》中把一个以“战斗思维”指引一切行动的大妈苗秀华写得特别生动、特别犀利。

石一枫:犀利吗?这只是我个人倾向,只是尽量不回避问题。

在国营工厂干了一辈子的苗秀华,一方面有主人翁意识,过去通过吵,通过闹,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捍卫自己的权利,但到了现代社会的逻辑中,她发现原有的发声方式都失灵了,她被成为一个“泼妇”;另一方面,她发现自己的“勇气”在别人身上已经找不到了,她的习惯行为又让她成为一个“英雄”。整个故事就有了一点荒诞戏剧的色彩。年轻人可能天生就适应了新的社会逻辑,但对岁数大的人来说,从旧时代到新时代,他们无所适从。

中青报·中青网:你笔下的人物在现实中会有原型吗?

石一枫:不会有完全一样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相对简单,现实中的人更复杂。如果一个人真的活得像小说里的人,那就活得太简单了。我能做的只是把某一个人最突出的特点提炼出来,或者把某几个人的共同特点融合到一个人身上。

中青报·中青网:陈金芳不择手段地“奋斗”,最终归零,苗秀华一直在战斗,到小说结尾也没有好结果。你对这一类人物持什么态度呢?

石一枫:对人物,我没有批判的权利。鲁迅可能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我对一个具体的人,尤其是一个小人物,恨不起来。即便要批判,也是“对事不对人”。对于社会的问题、时代的困境、精神的困惑,都可以揭露、可以批判,但对人,他们没有犯法、没有恶意,只是那么一种朴素地活着的人。

中青报·中青网:你似乎比较有“问题意识”。

石一枫: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不面临问题。如果一个社会说自己没有问题,一般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是一个虚假的社会,要么就是有问题但不让说。

对人来说,在享受社会好的一面的时候,往往是“如鱼在水”的那种不自知的状态,比如网购、外卖、电子支付、市政服务,等等,在刚出来时会兴奋,没多久就习惯成自然;而在面对社会不好的一面的时候,就会非常敏感。但这种敏感不是坏事,不需要去隐瞒,或者视而不见。有问题就去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这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样子,也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心态应有的样子。

从文学的角度,我们反思一下不好的东西,反思社会还应该如何进步,也更有价值。至于好的那一面,没有必要天天摆出来说我们有多幸福,继续保持就行。而且从新文学的历史脉络来看,关注社会问题是主流,换个更时髦的说法,新文学的DNA就在于它的批判性。从鲁迅、茅盾,到巴金、老舍,这种DNA一脉相承,抹杀掉这个特质,就不是新文学了。

中青报·中青网:最近你在看什么书?

石一枫:看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个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还是有作家在不断地反思。

我20岁出头的时候赶上“非典”,那个时候我相信你问每一个人,他都会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吃野生动物了,一定好好洗手注意卫生。”但是17年的时间很长,普通人也好,社会也好,都忘了很多东西。

一个事不能说过去就过去了,普通人可能会“记吃不记打”,就像小时候我妈打我,说我“撂爪就忘”。但作家作为专业的人文工作者,就应该帮助社会记住教训,这样大家才会越活越好吧,这是一个很简单很朴素的道理。

中青报·中青网: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吗?

石一枫:正在写一个长篇小说。挺巧的,主人公里就有一个是医生。

在某种情况下,每个人的工作都和社会大事有关,无论你是医生,还是科学家,或是市长。你就是个小人物,也需要尽职尽责。一个人能做到尽职尽责,就说明你还没忘记自己是为什么活着,没忘记你做的这份职业和自己之所以活成现在这样一个人,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想写的还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的尽职尽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的节日作文300字 父母之爱作文300字 那一刻我激动不已作文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与书为伴作文600字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