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家们的枕边书(文学聚焦)

2020-12-15 03:05:01
相关推荐

欧阳修说,读书最佳处在枕上、马上、厕上。枕边读的书最私密,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旨趣和审美风尚,而对于作家们来说,他们的枕边书更具有特别的意义。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看看作家们的枕边书有哪些?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那些创作出经典作品的作家以及他们的枕边书,都如遥远的童话,令人好奇。如果突然有一天,他们带领我们走进书房,不,也许更确切地说,是卧房,拿起自己的枕边书告诉我们:看,这是我正在读的。这该多么令人亲切,多么令人惊喜!

那么,作家们的枕边书都有什么?不妨让我们细数一番。

宗璞的枕边书是《世说新语》。喜欢《世说新语》到什么程度?“可不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尽管读完了《四书五经》《南华经》等等,可是没有读过《世说新语》,还不能算了解中国文化。”依赖助读,宗璞现在偶尔“看看”的是《古文观止》,因为很怕混乱的语言环境影响自己的笔墨,隔些时念一篇古文,算是打预防针。

有趣的是,谢冕谈到的枕边书之一也是《世说新语》。他对枕边书的选择颇有讲究:因为是入睡前的“预备”,严肃的阅读此时不宜。读小说劳神,诗太雅,有时牵肠挂肚,还费解。劳碌竟日,此时最好是一些可以让心情舒缓放松、让人愉悦的“闲书”。他特别拒绝那些专业的著作,不仅因为它往往“深奥”,还因为那种刻板的“专业”让人心绪不宁。做学问的人往往爱思考,而睡前的最佳状态是宁静,是“不思考”。他觉得枕边书好比是、也应该是“催眠书”——一种抚慰,或是一种享受。谢冕的床头,有两本每晚睡前常翻的枕边书,一本是《世说新语》,一本是《闲情偶寄》。因为经常翻阅,置于床头已经很久了。至于为什么是这两本而不是别的书?这自然与谢冕的品性有关,简单地说,因为前者是“世说”,后者是“闲情”。知人论世,偶寄闲情,人生难道不就是这两端吗?

冯骥才常年放在枕边的几本书,有唐诗宋词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还有《浮生六记》。他特别喜欢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丰子恺译)。2003年去俄罗斯,冯骥才专门去屠格涅夫的老家探访,发现真的和书里写的一样,飞来大片野鸟的野地、湿漉漉的森林……冯骥才甚至认真地去寻找屠格涅夫笔下的小蚊蚋,看是否如他书中所写“在阴暗的地方发亮,在太阳光里发黑”,遗憾的是没能找到。

苏童喜欢读短篇小说。他说:“最好在灯下读,最好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时间都没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

很多时候,作家的枕边书与他们眼下所从事的创作、作品风格乃至他们的心性有关。

看《野葫芦引》第三卷《西征记》,若掩上署名,大概猜不到,这部描写滇西抗战的作品出自典雅知性又率真可爱的宗璞之手。看了宗璞所谈的枕边书,便知她喜欢侦探小说和武侠小说。严家炎先生在北大召开金庸研讨会,她曾报名参加;住院期间,她会读英国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解闷。所以她写抗战小说才能如此荡气回肠、充满侠气。

徐小斌的作品风格迥异,《敦煌遗梦》写宗教故事,《羽蛇》写五代女人的心灵秘史,文字犹如热带森林里繁茂的植物和盛开的奇异花朵,神秘的气息挥之不去。难怪她认为最有意思的书是意大利作家鹿易吉·塞拉菲尼的《塞拉菲尼抄本》。此书被誉为“另一个世界的百科全书”。连塞拉菲尼本人都认为这是一次“非语义写作”,徐小斌却觉得这书令人着迷,可以让我们还原成不识字的孩子,可以根据那些奇异的图画漫无边际地想象,因为那些文字的确是“无法解读的外星人文字”。她的枕边书也随着自己的趣味常常变化,有时候会是本雅明、卢卡奇、荣格、弗洛伊德,有时候会是自然科学,有时候是推荐给儿子的《哈利·波特》。

夜晚是阅读历史、悲剧和传奇的时间。夜晚也是在阅读中放飞自我、享受与书中人物精神交会的时间。阿来的枕边书是《佛经》《圣经》《古兰经》。他很早就读过,并且反复读。他并不是宗教信徒,读是因为这些文本有吸引力。很多作家对自己写的东西是怀疑的,而这些经书的作者带着巨大的信念,文字朴素却富有感染力。哈金的枕边书,一般总有契诃夫的小说选、托尔斯泰的小说,还有《新约》。他喜欢读着书入睡的感觉。那些经典多么纯粹,使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常感到文学的语感焕然一新。李佩甫睡不着觉的时候也要翻一翻《圣经》。

夜晚也是我们思考、反省的时间。周大新的枕边书有两种,一种是需要在精力好、不想睡的时候读的书,通常需要质疑、思考和与作者暗中对话。比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彼得·沃森的《思想史》《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自然科学卷》、黑格尔的《美学》,等等。另一种是在精力不好可又不愿睡下时,用来放松精神的书,通常是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散文集或诗集。眼下周大新的枕边放着一本《哈佛百年经典·24卷——英国和美国名家随笔》。这本书里收录了《大学的理想》《科学与文化》等文章,读过之后,周大新对这些智者的思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有的作家,枕边书看似随意,却是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我们能从中发现作家精神滋养的来源和智慧的沉淀。比如李敬泽的枕边书有《杜诗详注》、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李峰的《西周的政体》,还有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常常是一段时间里的兴之所至。邵燕祥的枕边书多是旧体诗。一诗一世界,他认为诗不可一下读太多,一首诗,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一种情调。

从作家们所谈的枕边书,可领略到他们的真性情,也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经典。了解作家最亲近的书,跟着一位作家去了解另一位作家,曲径通幽,像爱丽斯梦游仙境,像步入小径分岔的花园,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原来,他们也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也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也有自己看不下去的书。枕边书对于他们来说不可缺,在阅读中慢慢进入睡眠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比如李洱常常读着枕边书就进入了梦乡,梦中他常常替作者修改文章:“不瞒你说,我多次在梦中替一些大人物修改文章,包括托尔斯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年味的作文 记住这一天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担当作文 作文网 桃花作文 精选作文 中秋节作文 自信作文 作文读后感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 妈妈的爱作文300字 做汤圆作文 绿萝作文 初中生作文 赤兔之死高考作文原文 假期计划英语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 校园作文 打雪仗的作文 春节作文结尾 我的姐姐作文 桃花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 过新年作文300字 出发作文 北京作文 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