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心理学:不会做减法的人 很难获得幸福的人生

2020-12-15 10:20:01
相关推荐

前些天马云接受采访,说他后悔创建阿里巴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会尽力不把公司做这么大。

以前的采访中也表明后悔创建阿里,他曾说:“我后悔终日忙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这样了。我的妻子说,你并不是我的人,你属于阿里巴巴。”

马云做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的掌门人,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他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过着加法的生活,可却不是天天幸福快乐。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说:“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外来事物只会满足一时的快感,却难持久,快感过去可能只落下一片空虚。

王阳明《传习录薛侃录》中有:“先生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01 生活需要断舍离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一个人生整理观念,断舍离。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其中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抛离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观念的提出之后,广受网友们的追捧,许多人都喊出断舍离的口号。

其实家里的杂物需要断舍离,我们生活更需要断舍离。我们的生活如何断舍离呢?

首先应该断掉痛苦的往事,许多人明明身体活在现在,脑子却跑到过去,带来愤怒、伤心、悔恨、愧疚等情绪。

有些人一生都被童年伤痛困扰,活在阴影中,就因为他无法把自己和以前断开,他一直活在过去,并且是活在过去的痛苦中。

过去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为什么还要活在过去不肯放下。我们需要断掉过去的痛苦,活在当下。

其次需要舍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无用的社交只是在浪费我们的人生。

许多人爱好交友,自认为朋友遍天下,今天参加这个饭局,明天参加那个聚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心打理自己的生活。

可一旦面临困境,需要帮助时,平时关系亲密的朋友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一个都不会再出现。

这样的社交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会让我们更幸福,反而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糟心。

最后就是抛离别人的评价,许多人一辈子都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每天小心翼翼的维持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特别怕别人给差评,甚至为得到别人的好评价,不惜低三下四的讨好。

马克·鲍尔莱因说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0%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太在乎别人的评价,说明人格还不够成熟,核心自我还没有形成,一旦核心自我形成,别人的评价难以动摇你的根基。

02 不做选择的幸福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选择,但最后,它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

这个驴子就是有名的“布里丹之驴”。

许多人应该都听过“选择困难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

这样看来没选择不痛苦,选择过多才真正的痛苦。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印度人要比中国人或者美国人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印度人比中国人或美国人聪明吗?

其实不是,而是因为对于印度人来说,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是没有选择的。

印度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依然很穷。印度精英一旦通过读书或者移民到新的国家,就几乎不会再回到印度了。

由于没有退路,绝大部分印度人只好死心塌地的在新国家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在上升通道里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

而中国人的可选择权就很多,国外呆不了,可以回国发展,一样会有非常好的机会。

人的幸福感和成就,大多不是来回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

社会科学家Barry Schwartz在《选择悖论》中写道: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希望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所有选项中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然而实际的情况从来都达不到这样的目标。

当只有一个选择时,我们只需要付出一份机会成本。而选择很多时,我们可能会把所有看似存在的备选项全都计为机会成本,因此当我们看到许多可能的选项时,不但不会觉得开心,反而会为自己将要失去如此之多感到难过。

过多的选项造成了对认知过大的需求,使我们感受到认知的负担,反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纠结、痛苦。

03 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只小猴子从山上偷跑下来,一路上看到什么都新鲜。看到桃子就去摘桃子,看到玉米就丢掉桃子摘玉米,看到西瓜就丢下玉米去摘西瓜,后来又发现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于是又丢下西瓜追兔子。最后兔子没有追上,之前的东西也都丢掉了,只能两手空空的回家。

小猴子干了丢芝麻、捡西瓜的事,大部分人也会干这样的事。

比如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为了抢几毛钱的红包,每个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三个小时,或者不辞辛苦的连续跑许多店。

这些行为不但让时间利用的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会让人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吴军老师在商学院讲课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王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初中刚毕业,王妈妈就让她外出打工挣钱。大女儿每月能挣2000多元,除了自己花,剩下的都寄给王妈妈。

王妈妈觉得不错,等二女儿读完初中,也让她辍学出门打工,这样王妈妈就又有了一份收入,即使这样,生活依然紧巴巴的,看不到前途,于是她又盼着三女儿也赶快初中毕业。

后来好在大女儿在外面几年见了世面,知道每月靠出卖体力挣2000,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告诉妈妈一定要让三女儿读书,改变命运。

王妈妈后来也想通,让三女儿继续读书,后来三女儿终于顺利考上大学,并且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摆脱了靠卖体力谋生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与其把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聚焦到一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梁晓声在《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中曾写道:一种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所以即使年轻着,也须善于领悟减法人生的真谛:将那些干扰我们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我们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减去、再减去。于是令我们人生的“节目单”的内容简明清晰;于是使我们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凸显出来。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

减法的人生就是不断从自己的头脑之中删除掉某些人生节目,而使自己的人生节目单变得简而又简,让它变成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作文 新学校的作文 崇武古城的作文 一次劳动作文400字 美丽的地方作文200字 庆国庆作文400 我的旅行记作文 英语作文my holiday 新闻报道作文200字 我喜欢秋天的英语作文 有阳光真好作文800字 描写桃花的优美作文 表达对父母爱的作文 不要轻言放弃作文 越来越坚强的我作文 我喜欢的节日春节作文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600字 最喜欢的食物作文 发生的事情作文 后悔的事作文600字 描写桃花岛的作文 国庆节作文题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作文 同在一个屋檐下作文600字 关于手工作品的作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500字 松花江美景作文 三年级写事优秀作文 作文摘抄加批注 关于饮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