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肇庆市德庆县升平村:产业扶贫铺就甜蜜致富路

2020-12-15 10:20:01
相关推荐

七月骄阳似火,肇庆市德庆县回龙镇升平村“禅缘蜂场”中,蝉鸣声声,蜜蜂飞舞。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树底下,几名“养蜂能手”正聊着家常。

“波叔,这几年就数你变化最大了。”

“是啊,不仅搬了新房,女儿还上了大学,很快你就可以在家享清福啦!”

听着你一言我一语,升平村贫困户陈敬波摸了摸头,憨憨地笑了:“全靠村里的扶贫队支持,还有你们的提携帮忙啊!”

波叔生活的转变,得益于加入了村里的养蜂事业。自结对帮扶升平村以来,肇庆市政协机关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发力,“升平村蜜糖”“升平村腐竹”等“造血式”扶贫产业多点开花,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79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达到脱贫标准,并为后续的乡村振兴路打下坚实基础。

引进蜂蜜生产线

打造贫困户“甜蜜产业”

升平村位于肇庆市德庆县西部,与封开县接壤,环抱青山,广佛肇高速穿村而过。

尽管这里交通便利、自然禀赋优越,但由于缺乏产业,村民收入多依靠农作物种植,贫困时有发生。2016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启动,经统计,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79人。

今年65岁的陈敬波就是其中一位。“妻子患病,孩子也都在上学,没办法外出打工,以前只能种些荔枝、桂皮、柑桔,一年全家收入只有3000元,吃饭都成问题。”回想起几年前的生活,陈敬波连连摇头。

肇庆市政协机关驻升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俊颖清晰地记得,2016年刚到该村开展贫困户走访调研时,来到陈敬波家的场景:“墙壁破破烂烂,屋内昏暗,没几件值钱的家当,看了后十分心酸。”更令他难受的是,生活的重担似乎压垮了这名退伍老兵,“当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自信,似乎失去了改变生活的动力”。

在不断开导、鼓励陈敬波的同时,陈俊颖也在寻找着帮助他脱贫的路子。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俊颖帮助该村另一名贫困户陈灼明成功卖出600斤蜂蜜,收益高达1.8万元。“卖出之后,很多人找到我,说这里的蜂蜜品质好、口感佳,要继续订购。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个好路子。”

经过进一步的走访,他了解到该村自然环境优美,少有污染,有近200年的养蜂历史,有不少养蜂好手。但由于多为散养、散卖,未能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甚至有不少养了几十年蜂的“养蜂专家”,由于销路不稳定,多年来一直未能脱贫。

“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平台。”做了详细调研的扶贫队,决定结合升平村这一优势,参考其他地方经验,探索“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产业扶贫模式,将“养蜂业产业化,蜜产业品牌化”作为升平村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向,打造了占地6亩的“禅缘蜂场”,并引进肇庆净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80万元,建设“升平村蜜糖”生产线。

随后,陈俊颖又通过走访,广泛发动贫困户中的养蜂能手主动参与到蜂场的建设中来。“有技术的,在蜂场内担任场长和技术指导。不会养的,我们通过培训手把手教。”一番发动下来,有劳力的贫困户基本都来到蜂场,共同为自己的“致富事业”出力。

来到蜂场学习一年后,陈敬波从对养蜂一窍不通,到现在可以熟练地收割蜂蜜、拖蜂、刮蜂蜡。靠着合作社分红和自养蜜蜂,他一年收入增加了近2万元。“今年冬天还有一次‘收蜜’,卖出后就能为我的新房再添置几件新家电啦!”陈敬波乐呵呵地说。

建腐竹古法作坊

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穿过升平村中的小河,青山绿水旁,一个古色古香的青砖白瓦小院映入眼帘。小院门口挂着一幅对联——“铁镬煮柴火烧手工拈出靓腐竹,山泉熬竹篙晒古法传承纯天然”。这里就是升平村腐竹古法作坊的所在地。

有了打造升平村蜜糖产业的经验,扶贫队再次挖掘这里的自然禀赋,打造了占地1760平方米的腐竹古法作坊,并“挖”来邻村的技术能手陈志权担任厂长。

“这个产业对工人的要求不高,但由于工艺好、无添加,产品价值高,在珠三角有广泛销路,可以有效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功脱贫。”陈俊颖告诉记者。

腐竹制作间里,“结”出腐竹的47个铁锅下,需要不断燃烧柴火进行加热。今年80岁的贫困户蒙海松,正是这个作坊的“掌炉人”。

虽然年纪已大,但蒙海松干起活来,比很多年轻人都麻利。“以前在家种田,妻子、儿子、儿媳都患有精神残疾,一家人过得十分拮据。”蒙海松说,“来了这里之后,一年收入可以增加2万多元,现在家里生活改善了很多。”

目前,作坊每天大约可以生产40斤腐竹,每斤零售价在35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仅今年1月,‘升平村腐竹’的销售量便高达1982斤,销售额达4.36万元。下半年是销售旺季,我们还要请更多人工过来帮忙,帮助更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厂长陈志权说。

陈俊颖表示,今年扶贫工作队争取将“升平村腐竹”纳入“一村一品”项目库中,用足政策,把升平村腐竹古法作坊打造成腐竹科普园区,进一步完善腐竹厂的配套,助推升平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激活扶贫产业活力与带动力。

扶贫更扶智

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

如今,升平村的扶贫产业做得红红火火。除了“升平村蜜糖”“升平村腐竹”之外,依托合作社,该村还与山东臻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德明峰园艺有限公司达成“产供销”合作,在村内打造了35亩珍稀水果试验区。同时,与德庆县双华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机械折价入股形式,创建“升平村农特”品牌。

在推动“造血式”扶贫产业发展的同时,扶贫工作队不忘扶志、扶智,充分发挥政协机关资源优势,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让每一户贫困户子女都能受到良好教育。

去年8月,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的陈敬波遇到一件让他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19岁女儿小喜克服家庭困难,顺利通过高考,考取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成为一名准本科生;忧的是女儿报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学费高达3万元,这对于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陈敬波只能求助于扶贫工作队。

“波叔,你放心,这个事我们一定帮你解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扶贫工作队马上行动,准备好求助申请书、小喜的录取通知书、结对帮扶卡等资料,通过肇庆市政协社会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协调,将小喜资料向港澳政协委员进行宣传求助。

仅两天时间,肇庆市政协常委、香港端州海联会执行主席、香港富盈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旭陟回复:愿意认捐结对。这让波叔一家喜出望外。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陈俊颖告诉记者,在了解到不少贫困户的子女读书遇到困难后,扶贫队及时协调当地教育部门,已为58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向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中职建档立卡学生每人每学年发放3000元,大专建档立卡学生每人每学年发放7000元,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后顾之忧。

同时,工作队发挥政协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动热心人士参与“扶智”工程,共开展“扶智”行动11批528人次,鼓励贫困户子女努力学习、自立自强。

在升平村小学,3层的教学楼正在抓紧装修,并添置设备和空调,并专门开设书法室和活动室。这源于今年年初,肇庆市政协“书法进校园”提案得到了肇庆乡贤、澳门肇庆同乡会理事长周焯华的积极响应,并捐赠268万元,将升平小学全面改造升级为书法特色学校,让贫困户子女乃至周围村庄的孩子都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当前,升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尽己所能,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把升平村打造成一个‘能让你找得到乡愁的地方’。”陈俊颖对记者说。

攻坚亮点

按照“念好脱贫经,唱响生态美,建成产业链,走上振兴路”工作思路,肇庆市政协机关驻升平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出一条“党建+扶贫+光伏+公司+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基地+商标”的扶贫开发新路子。目前,扶贫工作队共打造了3个扶贫产业、1个产业示范区、4个产业基地。

成绩单

●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共开展厨师烹饪、腐竹制作、珍稀水果和粉蕉及柑桔种植等各类培训6批120人次。

●重点扶持蜜蜂饲养、腐竹生产、蜂蜜生产线、升平村农特车间、有机生态农场等5家特色产业扶贫基地;自筹社会资金打造光伏发电、商厂一体化资产性收益项目2个。

●已完成申报注册“升平村蜜糖”“升平村农特”“升平村腐竹”等3个品牌商标,其中“升平村蜜糖”顺利通过香港SGS、ISO9001产品质量认证。

南方日报记者 余秋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雨作文300字 湖南学考语文作文 开门见山式的作文开头 再走一步作文600字 什么真好作文400字 珍惜拥有作文800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森林防火作文200字 下雪了作文350字 过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雪了的作文400字 感受美好作文500字 柳树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学会了一项技能作文 近五年高考满分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450字 关于走亲戚的作文 写一件事的作文500字 一路欢歌600字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600字 关于家乡的作文500字 动物作文100字小狗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关于雪的作文200字 关于责任的作文800字 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素材 开心的一天作文500字 感谢阅读作文 一键生成作文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