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桃园铜仁 人间天堂 “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

2020-12-15 10:50:02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千百年来,陶渊明笔下的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乡村成了无数人的精神家园。关于理想家园的设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老子》中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礼记·礼运篇》中的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结合《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村民生活状态的描写,我们很容易看出他的怀古理想和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之间的联系。贵州的铜仁也是一个以道家思想影响较大的地区,考察铜人之名,缘于元代“铜人出水”的传说。相传元朝初年,有一位渔翁在锦江大小江汇流处铜岩下捕鱼时,在水底捞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朝廷据此设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两宣慰司后,于铜人建立铜仁府,改“人”为“仁”,古“人”、“仁”相通。也就是说铜仁的“仁”,乃三个铜人也,他们分别代表儒、佛、道。考铜仁文化思想的渊流,铜仁也确实是一个儒、佛、道思想并存的地区,尤其是道家思想在铜仁影响较大,至今许多地方乡下人的生老病死还离不开道师,人死之后办道场、施法术,更是为很多人所信奉。

1.社会经济、政治方面

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以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桃花源记》)人们有良田,种植桑树、养鱼植竹,按照四季轮换,种植五谷等作物。“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极力否定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展示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晋在公元300到400多年,前后五六百年“与外人间隔”,外人也从未发现他们,可见周围环境是荒山野岭,交通闭塞,人迹鲜到之处。

铜仁自春秋至今大约近三千年的时间大体上处于这种封闭状态,铜仁道家思想也是从古至今代代沿袭。铜仁周(春秋)时属楚,为楚国西南境黔中地(郡)。“黔中”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战国时,仍为楚黔中地(郡),秦曾置黔中郡。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铜仁属武陵郡辰阳县,隶属荆州刺史部。三国时先属蜀,后属吴,孙吴政权将武陵郡辖县调整成11县,铜仁地仍属辰阳县。晋属荆州武陵郡。据《松桃厅志》记载:“松桃自古为红苗巢穴。”所谓“红苗”,是明代的称呼,汉代以前称为“武陵蛮”、“五溪蛮”。

《国语·楚语下》有“三苗”“其后复九黎之德”的记载,是指由九黎发展而来,最后一部分联合楚国建立了楚国,并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另一部分则先后避秦入鄂、湘、川、黔交界的武陵郡五溪地。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基本上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境地。《贵州古代史考》云:汉初,西南各国(部族或部族联盟)不服于汉(含巴郡),称为西南夷,与汉隔绝七十余年。大约在战国末期和秦汉时期,他们为了逃避战乱,从荆襄之地,扶老携幼,或沿江,或爬山,一部分经由湘西花垣、凤凰、泸溪、麻阳进入铜仁,另一部分经由巴蜀酉阳、秀山进入铜仁。

面对秦乱,为了安全保命,“不避深幽”,肯定是逃往深山大谷。而能够躲藏五百年不被外人发现的武陵山片区,就只有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的铜仁梵净山才有这种可能。由于地处武陵山腹地,边远闭塞,交通阻梗,加上历代土司推行“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封闭政策,因而铜仁武陵山人长期与世外隔绝,过着没有动乱、没有苛政、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安乐、平等、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正如《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社会。

2.王税方面

桃花源的人们“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人们致力于农耕,没有任何外来干扰夺其农时,作物能按时播种,收获的时候没有“王税”。在这种境界里,少年老人乐陶陶地享有不尽的快乐。再看武陵山区“武陵蛮”的情况(《宋书》卷97“夷蛮传·荆州蛮传”)“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所在多深险。”朝廷对待归顺的蛮人是与汉人一样的赋税,而对于“五溪蛮”红苗,即不纳赋税,因此汉人多逃亡入蛮。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在武陵,而此处正是铜仁五溪蛮居住的地方。

3.衣着方面

《桃花源记》中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关于桃源人的衣着,在与《桃花源记》互为表里的《桃花源诗》中有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无新制,指没有新的样式。自秦至晋,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衣服样式因与外隔绝没有变化。其中的“外人”当为“外国人”或“方外人”讲,而非桃源外的人。因为在我国晋时,与四方各国交往已相当频繁,仅《晋书·四夷传》所载“凡四夷入贡者有二十三国”,传中亦多载服饰各异。《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四夷指是哪些?《后汉书·东夷传》解释:“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苗族的祖先是蚩尤。其后裔发展成为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史记·楚世家》载:楚国的先君为熊渠、熊通等,他们一向自称是与华夏有别的蛮人,并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政”。《通志·民族略》曰:“楚以鬻熊之故,世称熊氏”。铜仁松桃苗族姓氏中包含有颛、来、鲧、熊、夷等姓,居住在湘鄂川黔地区的苗族都自称是“仡熊”,其汉语即为“苗族”。也就是说,“仡熊”这支苗族是古代荆蛮苗民后裔的一部分。而桃花源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因与晋时年代久远,服饰自然差别很大,直到现在铜仁苗族的服饰仍然沿袭古制,据清代《百苗图》:黔东(铜仁)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生活在武陵山的苗人服饰与现今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依然“悉如外人”。

4.家庭社会关系方面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没有忧伤,和睦相处,更多地表现了友情、亲情、人情,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据《铜仁府志》载,“铜仁地处偏隅,夙称朴厚”、“相杂成俗,而遗风未远,不无染渍,久之遂忘其自来,闷闷淳淳,尚存古意”、“民性淳和,欲尚俭约。”《松桃厅志·风俗》云:“民风古朴,家常食惟谷蔬。”铜仁山峦秀美、民风淳朴、村庄静谧,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铜仁的今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还被评选为“西部名城”,人们待人诚恳、友善,逢年过节相互串门,走亲访友,主人杀鸡宰羊,设宴款待,其乐融融。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中提到:“《桃花源记》所写是一个理想的农业社会,无政府组织,甚至无诗书历志,只‘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境界颇类似卢梭所称羡的‘自然状况’。陶渊明身当乱世,眼见所谓典章制度徒足以扰民,而农业国家的命脉还是系于耕作,人生真正的乐趣也在桑麻闲话,樽酒消忧,所以寄怀于‘桃花源’那样一个淳朴的乌托邦。”这种自然的社会,与铜仁淳朴无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模式有着极其的相似之处。

我们知道,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对于第二次出仕江陵,身处不同文化环境的陶渊明来说,能否认同当下居住地的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东晋时江陵地处武陵山区边缘,与贵州铜仁同属荆州。数百年来,武陵山区“武陵蛮”闭关锁族,与世隔绝,俨然一个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的自然社会,而陶渊明为了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上的独立,选择了归园田居,啸傲林泉,正是认同了武陵山区的蛮文化,他在武陵山区的见闻,为其晚年撰写《桃花源记》提供了素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滑冰作文400字 以失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十篇中考满分作文 爸爸睡了作文 爱眼护眼的作文 校庆运动会作文 秋天的活动作文 令人难忘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序言怎么写 我的家乡400字作文 学会坚强作文400字 四年级防溺水作文 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作文 初一开学计划作文 有关友情的作文开头 校园一角作文200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关于姥爷的作文 北京介绍作文 愿景作文 介绍照片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书信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句 一件小事作文350字 作文350字 4年级作文观察日记 未来的教室作文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自我类作文 成功是什么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