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节起源于哪个朝代?有很多风俗一直在民间流传 你都知道几个

2020-12-15 16:10:01
相关推荐

据古书记载,中秋节是由上古时期民间举行的祭月开始演变而来的。这首一种对“月神”的敬拜仪式,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到了汉代人中秋节得到了普及,唐代朝廷把中秋确认为全国性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佳节的风俗在我国一直盛行,特别是在唐代长安一代,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有关于咏月的名诗佳句,如中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更是中秋充满了神话浪漫的色彩,一时兴起了八月十五望月、玩月之风。

在中秋之夜,各朝各代、南方北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习俗,经久不息,成为人们必备的习俗。

(1)赏月

中秋佳节,正值秋高气爽,云雾稀少,月光皎洁明亮,古代民间有祭月的活动,但现在已经很少了。古人对祭月很重视,按照《易经》说,“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古人看来,日月所代表的正是阴阳两极,阴阳平衡,才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为了让神明看到人们的诚意,在中秋节夜晚要举行盛大的祭月仪式,人们感恩神明赐予的丰收果实,祈祷下一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朝廷举办祭月活动,“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羊祭日祭月,诵读祭月祝文,仪式结束后,再摆宴赏赐文武百官。

民间百姓祭月,就在庭院中摆上供桌,放上供品,说些拜谢神明的敬语,感谢神明赐予的丰衣足食,所以祭月也是有等级制度的。

(2)吃月饼

月饼是由祭月而引出的祭品,是在举行祭月的活动中,用面粉制成圆饼状的食品,是供奉给月神的祭品,等祭祀完了,人们认为月饼上有月神的祝福和灵气,才争先恐后地享用祭月圆饼,希望得到月神的保佑和祝福。

古人那时不叫月饼,称为“胡饼”或“月团”,有关月饼的演变,还有一个传说:在盛唐时代,由于文化、经济、国力等都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各国都来长安交往。唐太宗时期,李靖出征突厥荣耀而归,为了犒赏他,太宗在宫中大摆宴席,除了文武百官外,还邀请了不少外国人前来祝贺,借此机会弘扬大唐国威。

有个吐鲁番的商人,向皇上进献了胡饼,太宗非常高兴,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将月饼赏赐给群臣品尝。玄宗年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和贵妃一边品酒一边吃胡饼,玄宗觉得胡饼这名字不雅,不应景,贵妃看着天上的月亮,就说就叫月饼吧,至此月饼的名字才流传千古。

据说唐朝皇帝非常喜爱月饼,还把月饼用红绸缎系好,用来赏赐新科进士。至此月饼不仅是宫廷中的祭月供品,也成为人们喜欢吃的糕点食品。民间还开了很多糕点铺。月饼的口味在大厨的精心制作下,品种也越来越多。在中秋赏月时,成了必不可少的美味食品。

(3)玩花灯

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外,还有玩花灯的习俗。花灯主要在南方比较盛行,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中秋夜玩花灯的习俗。其中就有“一点红”的玩法。把灯点燃放入江中任其漂流,就像玩漂流瓶一样。在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彩灯,如蛋壳灯、稻草灯、芝麻灯、瓜子灯、花树灯等等,令人赞叹。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还有孔明灯,人们称为天灯,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熠熠生辉,和月亮交相辉映,惹得人们驻足观赏,欢声笑语不断。当然各地还有很多地方的风俗,都为中秋佳节增添了乐趣。

中秋之夜,也是游子们思乡心切的时候,自古文人墨客,在中秋齐聚,品酒赏月,怀月吟诗,抒发思乡之情,写出了无数赏月寄情的诗篇。李白写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九龄写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

从诗词的描述看,赏月是诗人必不可少的中秋习俗,与家人团圆在月下,吃着月饼,品着自酿的菊花酒,吟诗,作画,畅谈,这是多么惬意的景象啊!

除了上面中秋习俗外,你还知道哪些风俗习惯呢?请在下方留言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学漫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建筑的作文 梦想600字作文 作文的题目怎么写 作文小人物600字 写建筑的作文 关于中秋月亮的作文 什么的梦想作文 旅行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一道菜的做法作文 写小孩子的作文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作文差评评语 学习写作文 飞轮效应作文800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禁毒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爱的作文素材 作文日记的格式怎么写 特别的爱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司马光砸缸 我的故乡作文800字 有你真的很幸福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英语 时间牵动我的情思作文 描写秋天丰收作文 雅思小作文 励志奋斗的作文 实力作文 欲抑先扬作文 爸爸笑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