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怎样读书才对人生真的有益?脑科学家告诉你 这7个关键点要知道

2020-12-15 21:45:01
相关推荐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这两句话都在告诉我们读书带来的改变,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读书好,应该多读书。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可是,“读书有益”这个结论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还是因为有的人的确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所以我们也要像他们学习多读书?

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写道:

通过读书可以在大脑的颞(nie 读第四声)叶内不断累积信息数据。颞叶是大脑中掌管人的记忆、听觉、视觉的地方,具有存储本人“经历”的功能。

也就是说,读书等于增加自己的经历。所以,如果想要不断成长,读书是最好的捷径了。那么应该如何读书,才能做到真正的对人生有帮助呢?

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书中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这里我根据自身体会总结几个关键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01 读各个领悟的书,不要给自己设限。

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发现,越是头脑聪明的人,读书涉及的领域越广,不会仅限于某一个领域,基本可以称为“杂读”。

比如,他的老师养老孟司先生是一名解剖学家,平时爱看各类书籍,尤其是英文推理小说,被称为神人。而这正是读书带给他的,一个人内心的知识就是他做人的深度。

还有日本外交官佐藤,平时爱看各类书籍,辞职后成为畅销书作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这也正是读书带给他的,让他的人生多了一种可能。

包括作者本人,之所以从事脑科学,这跟他当时读了一本书《皇帝新脑》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当初的广泛阅读,才找到了“决定自己命运”的那本书。

正如作者所说:

“没有对书的‘杂食’,也就不会与机遇邂逅。”

我们实在无法预知怎样的知识才会对自己有用。正因如此,我们才要阅读所有的书籍。不仅仅局限于深奥的书籍,或者所谓可以提升个人素养的、一本正经的书。

如果实在不能做到大量读书、读各领域的书,可以尝试挑战一本平常不会主动阅读的书。

比如,经常阅读商务书的可以尝试一下古典文学。反过来,喜爱阅读小说的人偶尔可以尝试一下非虚构文学。

02 一天只需读十页!可以同时读多本书。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刚开始读书,或是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一次性读太多书,或是只读一本书,要是这本书比较晦涩难懂的话,容易打消一个人读书的积极性。

所以作者建议,可以每天读少量的书,哪怕每天只读十页,一个月也可以读完一本三百页的书了。不要嫌自己看的慢,一直坚持下去,自然会积累很多读书。

另外,随着毫无压力的读书进度,对阅读的兴趣也会增加,进而会加快读书的节奏。

面对“索然无味”的书,不一定非要连续花上几日坚持读到最后。读不下去了,不妨换一本书,还可以再读十页。

要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把一项大任务分解开成许多小任务,就会变得容易的多。读书亦是如此。另外,同时阅读多本书,还可以体会不同风格的文字,扩展思维,发现自己的某种偏好。

03 找到对自己影响巨大的一本书。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读好多书,但其中能让自己频频想起并爱不释手的书籍,常常只是里面的几本,甚至某一本。

说不上来它到底比其他的书籍好在哪里,但只要一读到它,整个人就仿佛找到了人生之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身体里升起。

这样的一本书堪称“教典”,即对读书的人影响巨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喜欢反复阅读《堂·吉诃德》。据说他身体不适的时候,常常会在病榻上阅读这本书。

他到底在这本书里读到了什么呢?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到:

“或许他从主人公面对风车的鲁莽态度里窥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得以产生奋力向前的勇气;又或者他因主人公的愚蠢行为而发笑,从而再次拥有了干劲。”

这个我也深有体会,虽然我写的文章多是实用类的,但是实际上我最喜欢看的书,是席慕蓉的散文。

我有一套她的散文三部曲,一直放在床头,几乎每天都会看一会,不讲进度,翻到哪就看哪篇。尤其是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想看她的文字,看完之后心情便好多了。

这样一本书就是对自己影响巨大的书,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这样一本书。

04 与了解不同知识的人做朋友。

研究表明,人脑之所以会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大多是听到自己信任的人对该事津津乐道。

所以当你跟身边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聊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吸收到新的知识。

这个很好理解,看看那些不同职业的夫妻就知道了。如果妻子是做医生的,那么丈夫时而久之便会懂得一些医学知识。

同理,这用在朋友之间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是某领悟的资深人士,那么你不知不觉也会对那个领域知道的多一些。

所以,当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或是对某个领域的书看不下去,不妨交一些那个领域的朋友。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想成为谁就先走近谁。

05 在网络时代,珍惜阅读纸质书的机会。

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能在网上搞定的时候,大家也都懒得去实体店了,包括读书,也都是在网上阅读电子书。

客观来说,网络上的信息确实比较丰富,而且便捷,容易获得,但从可信度来说,纸质书就略胜一筹了。

因为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要判断出哪些信息值得相信,的确是比较困难。而纸质书籍的信息是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出来的,更加公平公正,可信度更高。

因此,作者建议即便是一门轻松可以收集信息的技术,也要学会查阅纸质书。另外,有空的时候不妨多去实体书店或图书馆。

这样,可以一次性俯瞰整个书籍的海洋,很可能会遇到莫名吸引自己的书。这一点,也是电子书籍所不能比拟的。

06 要锻炼大脑,写文章是行之有效的。

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写文章是一个输出的过程。看完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也是对读过的书的一种回应。

很多书度过就忘记了,写文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而且可以活用于生活。

也许你会说,将文字从大脑中提炼出来的行为会加重人的负荷,使人疲劳,也许效率并不高。但脑科学家告诉我们,正是因此,在完成之际,大脑才会无比开心,并得到成长。

另外,想请人做事,或是要向人传递信息时,写文章的能力是极其强大的武器。

所以,从现在手头在读的一本书开始,读完之后加上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出来吧。

07 有时候要学会快速读一本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要广泛阅读,尽可能的阅读各个领域的书。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本书都要仔仔细细阅读吗?要是读不下去怎么办?

作者告诉我们,索然无味的书可以快速阅读,或者干脆地转向下一本书。

也许你会说,速读的话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内容了。这一点不用担心,研究表明,速读时对内容的理解程度的确是会降低的。无论多么厉害的人物,一旦进行速读,理解程度都会相对减弱。

反过来,那种读书一定逐字逐句理解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对索然无味的书籍可以进行速读,而且速读的时间在五分总或者十分钟就好。人与书也有合不来的情况,无需认真地读完每一本书。

作者是公认的读书达人,他有一套自己的“茂木式速读法”,大致分为3点:

· 浏览目录,掌握整本书的框架· 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标题,将此处所谓阅读重点· 翻看全书,掌握书的大致内容。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逻辑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变”。

这句话也是基于广泛阅读、活用于人生产生的效果。

希望大家在读书的时候,用对读书法,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大脑的思维结构,让生活变得更加从容和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