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看看清朝八旗兵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2020-12-16 02:30:01
相关推荐

按照清代制度的规定,编入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或“旗下人”,人某旗也就是某旗人,他们的子孙也认作为某旗人。每3年后就会对八旗的户口调查一次,这其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不许旗外人假冒人旗,同时也防止旗人离开。又按清制,“八旗子弟,人皆为兵”,只要男子满了16岁就可以“披甲当差”。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军队的官兵,他们会根据兵丁的区别,定出名额,由各佐领“挑补”,会分开来立营训练,这些认作“额兵”。除此之外,还有“随甲”,他们都是武官的随从。其余的均称“余丁”,不满16岁的则称“幼丁”,他们可以挑补为预备兵(称“养育兵”)。

到最后清代的八旗兵分为一次:亲军、骁骑、前锋、护军、步军。从这基本的5种类别中又可细分出一些兵种。在满洲入关之前,八旗兵是当时的正规军队,更是满州政府军事的主要支撑,那个时候作战主要力量,基本上就是满洲八旗兵,还有蒙古八旗兵,最后其次才是汉军八旗兵。不过满洲入关以后,3种八旗兵在作战中就处在并重的地位了。入关以后,八旗兵又成为保卫清王朝不可获取的手段,被统治者看作为“国家根本之所系”,八旗兵的职能和作用主要变成了驻防部队。八旗兵中中的一半驻防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另外一半驻防在全国的各大城市。而政府对内对外的主要作战任务由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绿营兵”(亦称“绿旗兵)担任,八旗兵有时候也会有派出作战的,战争结束后依旧要回到最原先的驻防地。

由手八旗兵长期脱离战争,很多官兵基本上都爱做一些防范和压迫老百姓的事,正是因为这个,军队的战斗力就直线下降,慢慢的就变成一只不能打战斗的军队了。顺治十四年53年),顺治帝已经公开承认:现在的八旗兵荒疏于武事,军队素质大大下降,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八旗兵相比了。现在就来看看清朝八旗兵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到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等“三藩”叛乱,八旗兵(包括汉军八旗)差不多已不能作战清政府只能用汉人的绿营兵进存行征则,每次作战,都是绿营兵在前,八旗兵尾随其后。然而,驻防各地的八旗兵在扰害百姓方面的本事却愈来愈大,康熙年间的王鸿绪曾指出:八旗驻驻防将领在当地恃威放肆,或占夺民田,或放高利贷,或强娶民妇,或乱抓人,或收罗流氓,经常干出种种坏事。

他还具体举出了在西安、荆州等地驻防的八旗兵扰民的事例。到到乾隆年间,八旗兵基本上都被腐朽,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嘉庆随乾隆到杭州阅兵,当地的驻防八旗军规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有还从马上掉下来。嘉庆年间,征调去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满洲八旗兵,不说如何英勇的镇压起义军队,甚至在行走在路上都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要知道当时起义军可是一帮乌合之众,可当时的八旗却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

八旗兵的生活全部依靠政府供给,因此旗人基本上都脱离了劳动,不事生产。入关以后,人口不断增加,而八旗兵是有定定数的,政府所供给的粮饷也有定额,许多旗人不能当兵,成为为闲散人员。而根据清政府的规定,旗人又不能离开本旗自谋生计。这样,仅北京城就有数十万旗人闲逛着,他们不做工,不种地,不经商,不读书,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于是,这些旗人就出入于茶馆、戏园、赌场、妓院等场所,每天都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平时也不去部队训练,军队上上下下全是一帮游手好闲之人,最后都成了走两步都喘的人。最后还有人染上了吸鸦片这个东西。他们靠着朝廷所拨给的房地(旗产)和口粮,吃喝玩乐,完全过着寄生虫的生活。由于养尊处优惯了,这批人就愈发腐朽堕落下去。他们不仅不事生产,而且还奢靡成风,政府所供给的钱粮根本不够他们的花销,于是就只得靠借债典当或预支粮饷度日。由于旗人负债累累,“八旗生计”成为清政府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八旗兵是清政府的正规军,又基本都是本族的人,所以清廷对八旗生计还是十分关注及重视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最开始,清政府是采取赏赐银两和建立基金的办法。康熙年间,朝廷从国库拨出540万两白银为旗兵们还债,后来又从国库中拨银655万两作为贷款,建立旗兵生活和生息的基金,但这笔贷款的绝大部分,兵丁们不仅没用来生息,甚至连本钱也都给花光了,根本无力偿还,朝廷也只能作罢了之。到雍正、乾隆时期,朝廷也曾多次赏赐八旗兵丁银两,但这种做法除了能暂时缓和一下满族内部矛盾之外,并不能解决实际的的八旗生计问题,而且还明显地制造了满汉人民之间经济地位的差异,成为引起民族矛盾的因素。

赏钱不行,清政府又采取了增加八旗兵额的办法。雍正年间,朝廷增设了所谓的“养育兵”,以安排闲散的八旗“余丁”。“养育兵”的数量从雍正时期的4800名,增加到乾隆时期的2.5万名,但人口增长实在太快,“养育兵”充其量只能吸收少数人,这种杯水车薪似的吸纳根本无济于事,仍不能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清政府于是又想出新办法,让汉军八旗的人员出旗为民自谋出路,或者将驻防的汉军八旗改任绿营兵空出来的名额由满洲八旗闲散的“余丁”和少量的蒙古人补充,以扩大满、蒙八旗的兵额。可是,出旗的人数还是远远赶不上八旗人口的增长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八旗的生计危机。

清政府也意识到应该让八旗人员从事生产来自救。雍正初年,朝廷曾在靠近北京的河北地区设立“井田”,安置100户旗民去从事农业生产,并把这视为解决八旗人员生计问题的一个尝试,希望在取得成效后进一步加以推广。但是,八旗人员已经习惯于不事生产,让他们劳动难上加难。结果10年之中,100户旗民中有九十多户申请返回北京,试验宣告失败。乾隆年间,清政府再一次决定采取屯垦的措施解决八旗旗“余丁”问题。政府在拉林(今内蒙古境内)开垦荒地,建造房屋,想从北京选派3000户旗人去那里种地,最后只去了2000户,而且去了之后,许多人又逃回了北京城。所以,乾隆年间的“京旗移垦”就只能以失败告终。后来清政府又决定从北京迁移3000户旗人到双城堡(今黑龙江境内)垦种,结果果也只去了698户。这些旗人已经习惯于大城市悠闲的生活,不仅没有生产劳动的技能,更没有劳动的习惯甚至体能,哪怕让他们受领垦田,不干活坐收租息都不愿去。

孟子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其实这句话在上面说到的八旗军队中,得到的充分的体现。那个时候一个政府王牌军,到最后却变成了一盘散沙变成了寄生虫,虽生犹死,这就充分证明了孟子所示的道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