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北大工匠 河北衡水中学特级教师王文霞:先有父母心 再做教书人

2020-12-16 05:35:01
相关推荐

“我现在每天5:30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学生们写寄语,从疫情后开学至今天,恰好100天,我写了100条寄语!”4月28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上,作为2020年度河北大工匠,衡水中学的王文霞说……

爱心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

32年班主任20个高三毕业班

将150多名学生送入清华北大

王文霞,女,河北衡水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从1984年登上讲台一站就是37年,在这37年教学生涯中,当了32年班主任,送了20个高三毕业班,将150多名学生送入清华北大,将1000多名学生送入全国重点大学。在陪伴学生度过的13505个日日夜夜中,播种着,收获着,成长着,幸福着。

王文霞说:“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守初心。要记住一名教师的本分,一名党员的本分。初心是什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通过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师还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底色,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呵护、倾听、指导,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在学生居家学习,我每天通过视频家访,个别答疑,心理辅导给学生写信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及时沟通、指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教师还要怀匠心。教育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对于德育活动的每个细节都要精心琢磨,精益求精,把课堂上出味来,把班会开出花来,用个人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魅力,班级才会有魅力,才能给学生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的教育。”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是王文霞老师从教37年,32年担任班主任最大的感悟。多年来,她始终以一位女教师特有的细腻关心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她用心开好每一次班会,用心去爱自己的学生,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心去观察学生每一个表情的变化,呵护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她的一个学生曾因母亲自尽、父亲痴呆、兄嫂冷漠,变得自暴自弃。那半年多的时间里,王文霞一次次和其谈心,一点点开导,一遍遍鼓励,多次登门家访,还利用暑假带他去爬山、去看海,让他知道还有人心疼他、理解他、支持他。通过心灵抚慰、生活关心,快乐和自信重新回到了这个孩子的脸上。四年后,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建立了家庭。每当说起这些,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王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您没有抛弃我,是您转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改变了我的人生,谢谢您。”同时,在这次疫情期间,王文霞还奔波各地开展家访活动,在小区外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为他们指出问题,提出办法,这不仅密切了与家庭的联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和心灵的触动。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这类故事还有很多,给学生买药,看病,接济贫困学生衣物,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关于的爱的故事逐渐在学校流传开来,“王老师”的称呼也逐渐被“王妈”“班妈”“霞姐”所取代。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爱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持续激发学生的精气神,王文霞始终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既当慈母,又当严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最终自己也收获到了教育的幸福。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于她而言,对教育的极致追求就好比一场修行,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用上万天磨一心,用千万锤琢一器,她用自己对教育的精益求精诠释着工匠精神,使让三尺讲台绽放光芒,一个个学子成为祖国栋梁,不仅彰显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展现出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卓越时代风采。

匠心

每节课赏出味来

每节班会开出花来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王文霞说:“让每节课赏出味来,让班会开出花来。”这是王文霞的追求。

王文霞说,作为一线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匠心,像工匠对完美产品的追求一样,精心琢磨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永远追求最高品质。她一直视课堂为舞台,力求站在三尺讲台上把每堂课讲成精品课。一年四季,她每天都会在五点半准时到校,利用早起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精心琢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孔雀东南飞》时,她让学生自编自演戏剧片断,将男女主人公誓别的场面用诗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听着同学们符合人物形象的台词,看着同学们设计的舞台动作、人物表情,她非常欣慰。

面对目前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依然没有一点松懈,仍然坚持着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始工作的习惯,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形式,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直播授课、答疑,每天定时在班级群中分享励志寄语、防疫知识等内容。同时,她还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她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为贫困学生捐赠电脑,帮助他们解决线上学习条件不足的问题;积极帮助学困生发现学习中的盲点和薄弱点,为他们增强信心;积极帮助疫情前线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在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还通过快递将奖状送到学生手中,通过写信将鼓舞送到孩子心里,真正把温暖送到了每个受教育者的心坎上。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怀着匠心授课的王文霞,不仅认真教育学生,还努力做好传师带徒,对她的青年“徒弟们”悉心指导。在疫情期间,她就对她的徒弟们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和徒弟共读一本教育学名著,培养徒弟教书育人的情怀;指导徒弟每周录一节微课,帮助徒弟扎实教学基本功;指导徒弟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指出徒弟的不足之处,确保徒弟有收获有进步;指导徒弟每周做一套高考题,帮助徒弟对新高考有更深的认识;指导徒弟在学科组作一场教学研究报告,为徒弟之后的教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她不仅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还受到了同事和学校的认可。她的课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并多次在国家省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其中,《哀江南》课例在“菁华杯”全国新课程中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优秀课例三等奖、2015年荣获第二届创新型名师孵化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先后发表《让心灵更健康》《蘸着阳光写童话》等20多篇论文论著。而这些成果的获得,则是对她秉持匠心,追求卓越的最好表彰。

信心

鼓励每个孩子树立“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信念

王文霞说:“疫情期间,我通过写寄语,给每一个孩子写不同的寄语,快递奖状,线上家访,实地家访的形式随时了解掌握孩子们的情况,还用目标激励法鼓励孩子们!”

王文霞认为,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匠人,而作为匠人,就需要把手上技艺的精准、精确和精细视为生命,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真正塑造好每个孩子的心灵,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追求极致是一条心无旁骛的道路,教育的改革创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全心投入、执着追求,才能耐住寂寞、守住心智、把好方向。作为一名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践行者,王文霞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对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进行了总结创新,形成了特色的教育方式。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立足课本,跳出课堂,总结出了“导、读、议、练、写”五字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她还有效地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全面拓展了教育内容,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还增加了亲子课程、生命课程、劳动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等,不仅拓宽了学生眼界,还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王文霞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鼓励每个孩子都树立“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信念,引导他们自主设计班旗、班歌、班训、班级目标、宿舍目标。她还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开通了班级管理“星光大道”,由学生自己组织评选学习、体育、艺术、爱心、节俭、诚信等“明星”,总结创造出“目标激励教学法”,形成了独特的班级文化。在本次学生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她还给班内的各任课老师做好了分工,明确了责任,实行有温度的包联,通过视频家访、个别答疑、心理辅导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增强日常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密切了家校关系,更形成了育人合力,保证了育人质量。

作为一名匠人,王文霞还专注于自身技艺的传承,积极将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写成论文和论著,撰写了《谈语文教学情境的设计》《琵琶行教学实录》《寓意类话题作文》《关系类作文》等多篇论文,主编了《追梦倒计时》《衡中——梦起飞的地方》《衡中校友手记》《衡中教你课前演讲怎么讲》《衡中教你高考志愿怎么填》等多本书籍,她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阶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市级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的研究”等还得到了各级教研室领导的广泛好评,这不仅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还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贡献了力量。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会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下第二单元作文 心中的英雄作文600字 憋不住尿裤子作文 描写蝴蝶兰的作文 介绍端午节的英语作文 包饺子作文50字 冬天里的春天作文 关于邓稼先的作文 新学期学习计划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写植物的作文200字 作文提纲是什么意思 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关于个人成长的作文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一天日语作文 关于堆雪人的作文 包粽子一年级作文 这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一件小事作文300字 以冬天为题的作文 过年作文400字左右 成长类的作文600字 成长类作文500字 关于家乡习俗的作文 祝贺信英语作文模板 秋天的作文600字初中 人生的色彩作文 我的外婆作文600字 写活动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