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次有味道的教育!广安小学生没完成作业 被父亲带回乡下挑粪

2020-12-16 08:40:01
相关推荐

留在肩头的红印痕,终于消了。

那几道深深的印痕,是明明(化名)在乡下挑粪时留下的。明明是广安市邻水县城的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周末(5日),他被父亲带回乡下老家,接受了一次“苦难教育”——挑粪,原因很简单,在连续两天未完成家庭作业后,他跟父亲保证,若再不完成作业,就回乡下挑粪。第三天,他没有完成作业。明明没想到,父亲这次认了真。

视频

系红领巾的少年乡下挑粪

多次跟父亲保证好好读书

最近几天,一段时长2分41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01:16

视频画面一开始,一名系着红领巾的少年,肩挑两只未装满的粪桶,晃晃荡荡走在一段乡间小路上。“你让我回去复习嘛,参加期中考试,考差了就回来(挑粪)。”少年说。之后,少年蹲下身子将粪桶放在地上休息,再次带着哭腔向父亲保证自己会好好复习。但父亲的话打断了儿子:“莫向我流眼泪,你那个眼泪现在对我来说没有用,走。”

“我真的好生复习,你让我读书嘛。”少年再次躬身挑起扁担,继续向前走。视频画面显示,少年正走的这段路是一段坡路,他一边走一边给父亲保证:“我不得要你守,我个人(自己)自觉,考差了就回来(挑粪)”。

这位父亲开始数落儿子:“我平时在家里守你,你就听话,不守你,你就飞起来了(‘调皮’的意思),你人在那里坐起,心没在那里。”在继续走了40秒后,少年挑着粪桶终于走完上坡路到达平坦的垭口,他放下扁担再次跟父亲保证上课会专心听讲。

不过,短暂休息了一阵后,父亲再次发令:“挑起走”。少年不愿继续挑粪,他哀求父亲:“让我读书嘛。”但父亲的态度很坚决,少年只好再次挑起扁担继续前行。

5月9日,成都商报记者多方证实,挑粪视频并非策划,而是发生在邻水县城一对父子身上的真实故事,背后是一位中年父亲为督促儿子好好学习,而开展的一次另类教育尝试。

幕后

儿子连续三天未完成作业

父亲让儿子兑现挑粪“承诺”

视频中挑粪的少年,是邻水县城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明明,挑粪的事情,发生在上周六。

明明父亲周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今年五一节收假后,他连续三天接到儿子班主任电话,被告知儿子家庭作业未完成。

这才知道,儿子每天告诉自己“已经完成作业”的话是在撒谎。其实,在明明第二天依然没完成作业时,他曾跟爸爸保证:“一定完成作业,没有完成就回家挑粪。”但是第三天,他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班主任将此事通知了他的爸爸。

“(儿子)既然说了这件事(挑粪),那就要兑现。”周六一早,周伟用摩托车载上儿子,回到40分钟车程的乡下老家。他让儿子拿出家里平时挑粪的粪桶,到粪坑旁舀粪灌玉米。玉米地大约300米远,从粪坑到玉米地,要走一段上坡路,然后是一段平路。

明明没想到,父亲这次竟然当真了,他赶紧跟父亲保证自己会好好读书,按时完成作业,爷爷奶奶也以“挑粪会伤孩子身子”为由劝说阻止。但周伟这次“动真格”了。明明看着一脸严肃的父亲,去粪坑边往桶里舀粪。

“我起初还以为挑粪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等我手接到粪桶才知道是多么不容易……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我走一步都非常困难,于是我又倒了一些粪,我又挑起来,这时候比原来要轻非常多,可是每走一步还是有一点晃,我走一会儿都会停下来休息。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乡肩上扛着一座泰山似的……”明明后来在就这次挑粪经历写的作文里写到。

“粪桶没有装满,一挑估计三四十斤重。”明明挑着粪桶沿着小路往玉米地里走,父亲就跟在他后面监督,到玉米地这段300米的距离,明明记不清中途歇了多少次,不过,挑一趟要一二十分钟。期间,奶奶曾打算让他去除杂草,不用担粪,但这个提议被父亲拒绝。整个上午,明明一共挑了七八趟。

周伟说,他不希望这次体验无果而终,结束也需要一个理由。中午饭后,他再次让儿子去挑粪,并录下了后来流传到网上的视频。这一次,他跟在儿子后面询问儿子对于挑粪和读书两者之间的看法,当儿子再次哀求他时,他顺势问儿子:“你准备怎么弄嘛?”儿子向他保证,自己学习成绩要提高,并定下了接下来期中考试的目标。挑粪体验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周伟骑上摩托车,载着儿子回到位于县城的家,途中,他告诉儿子,希望他能从这次挑粪体验里悟出一些道理。

父亲

扁担压在儿子肩上

痛在自己的心里

周伟今年40多岁,明明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大儿子前些年留守老家,学习并不好,初中毕业后便外出务工。大儿子在学业上的“失败”,让周伟意识到要好好培养小儿子学习,不能步入大儿子的后尘,“现在不好好陪他读书,他将来长大了也要怪我们”。

为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明明上幼儿园开始,周伟一家便在邻水县城租房陪读,4年前又在县城买房陪儿子读书。两年前,货车司机周伟因货运业务减少,回到县城一边跑摩的一边专职照顾儿子,先前照顾儿子的妻子则外出务工。

周伟说,自己每天都会询问儿子作业情况,但没想到儿子竟然对自己撒谎,最后决定让儿子回乡下挑粪接受体验式教育。刚开始的时候,扁担总会从儿子的肩上滑下来,毕竟儿子从未干过农活。尽管儿子不情愿,但他一直监督着儿子,“必须得挑,让你知道到底是这个(挑粪)苦,还是读书苦”。儿子每次都说:“还是这个(挑粪)苦,读书轻松些。”

“说老实话,我心里也难受,扁担虽然压在儿子的肩上,但却痛在自己的心里。”周伟看着儿子挑着粪桶一次次晃晃荡荡走在乡间小路上,但又找不到让儿子停下来的理由。

当天下午,周伟载着儿子回到县城后,他让儿子先去洗澡,他看到儿子的肩膀上有明显的红印,是挑粪的扁担留下的。周伟心里一阵难受:“我这样做,就是想让他知道,还有比读书更辛苦的事情,比如说干农活、挑粪,希望这个经历,能让他回来之后,好好学习。”

儿子

不怪爸爸

这次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

回到县城的当天下午,明明在家里完成作业后,写了一篇名叫“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他在作文开头写到:人的生活有苦有甜,由于我的作业没做被老师逮住了,所以爸爸把我带到农村,挑了半天粪。

“我起初还以为挑粪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等我手接到粪桶才知道是多么不容易……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我走一步都非常的困难,于是我又倒了一些粪,我又挑起来,这时候比原来要轻非常多,可是每走一步还是有一点晃,我走一会儿都会停下来休息。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乡肩上扛着一座泰山似的……我泪流满面地跟爸爸保证,如果在后面几个月中,有作业没做的话,就继续回去挑粪,期中考试没考好就回来干农活……所以爸爸今天就再给我了最后一次机会。”明明在作文里写到,“这让我知道了以后要好好读书,如果不好好读书的话,我将来就会没出息的,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在农村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

当晚,父亲还让明明在纸条上写下一句话:挑粪苦,干活累,只有读书有出路。这张纸条,明明一直放在书包里。明明告诉记者,他不怪爸爸,这次挑粪经历,让自己成长了很多,自己今后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星期一开学,周伟给儿子班主任打电话,希望能让儿子在班上读这篇“挑粪体验”的作文,他希望儿子的这次挑粪经历,能让更多的孩子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好好学习。此前,他还将儿子挑粪的视频传到了家长班级群里,后被人传出。

明明的班主任包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明明的这篇作文写得很好,当天也让明明上讲台读了这篇作文。“他还是很聪明,就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点懒,在班上成绩属于中等。”包老师明显感觉到,明明回乡下挑粪体验后的变化,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认真完成,“就连字都写得非常工整了”。

学校

家长对孩子开展体验式教育有意义

但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

看到明明挑粪的视频时,明明就读学校的黄校长正在北京出差。视频是一位朋友传给他的,这位朋友问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个有啥看法,这是我们学校自实施养正教育以来,关于‘家校合一’的很好的案例,家长对孩子的这种体验式教育,应该能起到很不错的积极作用”。

看完视频,黄校长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黄校长是一名70后,当年考上初中之后,父亲便为他准备了一担粪桶,平时放假就在家里挑粪干农活,“每天从早上干到晚,那几个暑假,我是体验惨了的”。黄校长觉得,正是当年的体验式教育,让自己更加发奋学习。

黄校长说,他觉得家长让孩子参加劳动体验,并非什么坏事,“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很有教育意义,但不能简单的就此理解为劳动辛苦,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不选择重体力活,我们还可以靠知识文化去改变未来的生活,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不过,黄校长也建议,家长在对孩子开展类似的乡村体验式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知道这种方式不是对他们进行体罚,更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让孩子明白读书的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明明班主任包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为担心此事对明明造成心理阴影,她和其他老师还对明明进行过心理辅导,同时告诉班上其他孩子,挑粪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编辑 杨渝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日记英语作文 敬畏作文 平凡的作文 初二作文辅导 互相关爱的作文300字 我是小小啄木鸟作文 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初一语文月考作文 初秋的风作文 鹅鼻嘴公园作文 写博物馆的作文 不期而遇的幸福作文 动物性格的作文 第一次受打击作文600字 原来如此的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题 开心的那一刻作文 儿童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什么了不起的作文 打枣作文200字 关于心态的作文800字 难以忘记的一件事作文 盼雪作文 互相关爱作文 有关于阅读的作文 成功的背后作文 关于天目湖的作文 小小发明家作文 自知之明的作文 我的收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