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续篇:净土宗的发展与传承。《印光法师嘉言录》16

2020-12-16 14:50:02
相关推荐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一、赞净土超胜】白话文:

16.等到佛法自东汉传到中国,东晋时期远公大师就以净土为宗。

起初打算与同学慧永法师一同到广东罗浮山去,因为道安法师的挽留,远公大师没有按计划成行,慧永法师于是只得独自先去,到了江西浔阳这个地方,浔阳刺史陶范景仰慧永法师道风,于是创建西林寺请慧永法师居住,这一年是公元377年。

到公元384年,远公大师才来到江西庐山。一开始也居住在西林寺,因为学习的僧侣日渐众多,西林寺狭小不能容纳,于是江州刺史桓伊为远公大师在庐山之东创建了一座寺院,名为东林寺。

东林寺

到了公元390年7月28日,远公大师于是和僧俗二众共123人,结成莲社,共同念佛求生西方。并且令刘遗民居士将此事写成文章刻在石碑上,以此证明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慧永法师也参与到莲社中。

慧永法师在西林寺居住,在庐山峰顶另外修建了一处茅室,常常前往那里禅修。去过这间房子的人总能闻到异香,因此号称:“香谷”,慧永法师的道行高深由此可见一斑了。

当时远公大师初结莲社念佛时有123人,全部属于当时的法门龙象、儒宗山斗,由于远公大师的道风远近闻名,所以纷纷来东林寺念佛。直到远公最后在世的三十多年内,参加莲社而精修净业,最后蒙阿弥陀佛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多得难以计数。

从那以后像昙鸾大师、智者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清凉大师、永明大师等,无不是自己修行净土法门,并以净土法门度化他人。

昙鸾大师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大师作《十疑论》极力陈述得失;善导大师著《观经四帖疏》深明谛观。道绰大师讲解净土三经将近二百多遍。善导大师为净土三经注疏立说,力劝众生专修净土。清凉大师注疏《普贤菩萨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大师宣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

从前各各宗派的高人无不是归心净土。只有禅宗诸大师专门从事秘密修行,很少明确阐扬净土宗旨。自从永明大师倡导之后,全部都公开地开示净土法门,悲切地劝导众生修持。

所以死心新禅师在《劝修净土文》中说:“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又说:“参禅人正好念佛,假如根机或钝,恐怕今生不能大悟,尚且可以承托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说:“您若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假如不能往生到西方净土去,老僧我当堕拔舌地狱。”

真歇了禅师在《净土说》中说:“洞下宗的说有门徒,都应该专注于秘修净土法门,为什么呢?因为念佛法门是修行的捷径,完全依照大藏经的宗旨,接引上上根器的众生,同时也能接引中下根器的众生往生西方。”真歇了禅师又说:“禅宗大修行人已经悟到不空不有之法,仍然矢志不渝地勤修净业,这不就看出来净土见佛,比禅宗见佛容易吗?”又说:“是佛是祖,学教参禅,都应该修持净业,不同法门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能够入得净土门,无量法门都能证入。”

宋朝长芦宗赜禅师,启建莲华胜会道场,普劝僧俗大众念佛往生,感得普贤菩萨和普慧菩萨,梦中求宗赜禅师允许他们参加念佛,于是就以二位大菩萨为发起人,召开莲花胜会。这足以看出净土法门,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一切圣贤都暗暗赞叹啊。

在宋太宗、宋真宗的时代,省常法师住持浙江的昭庆寺,非常仰慕庐山远公大师的道风,于是启建净行社,修习净业。而当朝宰相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等各级官员,自称弟子而入净行社的人有120余人,僧人有数千人,而有文化没文化的普通人更是多得无法计数。

以后又有文彦博这个人,他出任经过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皇朝,出将入相五十余年。官职做到了“太师”(宋朝官名,三公中最高的官),受封为“潞国公”。文彦博一向归依信奉佛法,晚年时更加努力地修行向道,专念阿弥陀佛,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间,不曾有稍微的懈怠。他与净严法师在河南开封召开十万人求生净土法会,那时候士大夫多服从他的法化。有颂扬他的人说:“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文彦博九十二岁寿终,念佛而逝。

元朝明朝的时代,则有中峰明本禅师、天如唯则禅师、楚石梵琦禅师、妙叶大师,或者以诗歌的形式,或者以论辩的形式,无不极力阐扬契理契机、彻上彻下的净土法门。而莲池大师、幽溪大师、蕅益大师尤其挚诚恳切。

清朝则有梵天寺省庵大师、红螺寺彻悟大师,也是全力弘扬净土法门。其中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彻悟大师《示众法语》都可以继承往圣,开导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佛人果能依他们的言教修行,有谁不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的弟子,作莲池海会菩萨的良朋啊!【书二】五六

【一、赞净土超胜】原文:

16.迨至大教东来, 远公大师, 遂以此为宗。

初与同学慧永, 欲往罗浮, 以为道安法师所留。永公遂先独往, 至浔阳, 刺史陶范, 景仰道风, 乃创西林寺以居之, 是为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岁也。

至太元九年甲申, 远公始来庐山。初居西林, 以学侣浸众, 西林隘莫能容, 刺史桓伊, 乃为创寺于山东, 遂号为东林。

至太元十五年庚寅, 七月二十八日, 远公乃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 结莲社念佛, 求生西方。命刘遗民作文勒石, 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师, 亦预其社。

永公居西林, 于峰顶别立茅室, 时往禅思。至其室者, 辄闻异香, 因号香谷, 则其人可思而知也。

当远公初结社时, 即有一百二十三人, 悉属法门龙象、儒宗山斗, 由远公道风遐播, 故皆群趋而至。若终公之世, 三十余年之内, 其入莲社而修净业, 蒙接引而得往生者, 则多难胜数也。

自后, 若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 莫不以此, 自行化他。

昙鸾, 著《往生论注》, 妙绝古今。智者, 作《十疑论》, 极陈得失;著《观经疏》, 深明谛观。道绰, 讲净土三经, 近二百遍。善导, 疏净土三经, 力劝专修。清凉, 疏《行愿品》, 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 说《四料简》, 直指即生了脱之法。

自昔诸宗高人, 无不归心净土。唯禅宗诸师, 专务密修, 殊少明阐。自永明倡导后, 悉皆显垂言教, 切劝修持矣。

故死心新禅师《劝修净土文》云:“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又云:“参禅人正好念佛, 根机或钝, 恐今生未能大悟, 且假弥陀愿力, 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 不生净土, 老僧当堕拔舌地狱。”

真歇了禅师《净土说》云:“洞下一宗, 皆务密修, 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门, 径路修行, 正按大藏, 接上上器, 傍引中下之机。”又云:“宗门大匠, 已悟不空不有之法, 秉志孜孜于净业者, 得非净业见佛, 尤简易于宗门乎。”又云:“乃佛乃祖, 在教在禅, 皆修净业, 同归一源。入得此门, 无量法门, 悉皆证入。”

长芦赜禅师, 结莲华胜会, 普劝道俗, 念佛往生, 感普贤、普慧二菩萨, 梦中求入胜会, 遂以二菩萨为会首。足见此法, 契理契机, 诸圣冥赞也。

当宋太、真二宗之世, 省常法师, 住持浙之昭庆, 慕庐山远公之道, 结净行社。而王文正公旦, 首先归依, 为之倡导。凡宰辅伯牧, 学士大夫, 称弟子而入社者, 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门有数千, 而士庶则不胜计焉。

后有潞公文彦博者, 历仕仁、英、神、哲四朝, 出入将相五十余年, 官至太师, 封潞国公。平生笃信佛法, 晚年向道益力, 专念阿弥陀佛, 晨夕行坐, 未尝少懈。与净严法师, 于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 一时士大夫多从其化。有颂之者曰:“知君胆气大如天, 愿结西方十万缘, 不为自身求活计, 大家齐上渡头船。”寿至九十二, 念佛而逝。

元明之际, 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 或为诗歌, 或为论辩, 无不极阐此契理契机、彻上彻下之法。而莲池、幽溪、蕅益, 尤为切挚诚恳者。

清则梵天思齐、红螺彻悟, 亦复力宏此道。其梵天《劝发菩提心文》, 红螺《示众法语》, 皆可以继往圣, 开来学, 惊天地, 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 其谁不俯谢娑婆, 高登极乐, 为弥陀之弟子, 作海会之良朋乎!【书二】五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作文开头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关于长辈的作文 谜语作文 畅想十年后的自己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作 集体的温暖作文 四年级游览顺序作文 爱国抒情作文 成功的要素作文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用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割稻谷的作文 关于和谐的作文素材 我的老师作文250字 溺水的作文500字 白云山风景作文 宝塔山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500字 慢下来会更精彩作文 写四川的作文 北京印象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以励志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梦想大学生作文 包粽子500字作文 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 下雨蚂蚁搬家作文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英语作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