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2020-12-16 14:55:01
相关推荐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要求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北京,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建成国际认可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研究协作网络,肩负起促进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融合发展重大使命。

在上海,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制定推广中医药标准,推动建立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国际标准体系,引领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在广东,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打造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高水平高科技载体和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同题共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传承: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在6位国医大师的见证下,26位弟子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路志正行拜师礼。年近百岁的路志正是首届国医大师,至今还在出诊带徒。他鼓励徒弟们要“精研经典,勤于临床;同门一心,重振岐黄”。

师带徒,出名医。中医药师承教育独具特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至今已开展6批。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支持下,从第四批开始,符合申请专业学位条件的继承人可申请中医专业学位,首次实现了师承工作与专业学位的衔接,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家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考试内容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中医教育不断尝试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医教育体系。

发展中医药,人才是根本。2017年,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评选国医大师30名,表彰全国名中医100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一支由国医大师、各级名中医、中医骨干和中医执业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正日益壮大。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正在奋斗中续写传承篇章。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0项,其中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重大科技项目产出了一批有循证医学证据、受到国际认可和推广使用的临床研究成果。

创新: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证!”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江傅国拿到区里发出的第一张中医诊所备案证。过去,办一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花3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如今,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办证最多跑一次,江傅国当天就领到中医诊所备案证。

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对中医诊所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简化了中医诊所的办理程序,提高了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需求。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国已备案中医诊所13993个。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国粹”发展要有“国法”保障。2016年12月25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此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印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增“质”升,基层服务更加可及、可得,城乡居民看中医、用中药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为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好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医智慧。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0%的乡镇卫生院、8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产业,事业和产业相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相继成立,办公室设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协调省级20余个部门,形成中医药发展推进合力。该省推出“定制药园”,成为中药企业原料药材供应基地,列入公立中医医院中药材(含中药饮片)采购订单,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联动汇聚,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医药并举,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让百姓放心看中医,放心吃中药,培育“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我国重点扶持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涌现出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等年产值过20亿元的中成药品种20余个,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发展:彰显中医药独特作用

2019年8月,北京大兴,一场奠基仪式正在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将在这里落成;研究中心白色的主楼像一棵生机勃勃的青蒿。从诺贝尔奖到共和国勋章,89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主要精力仍在科研上。为了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她的团队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为了扩大青蒿素的适应证,屠呦呦发现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成为难解方程式。从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药优势不断挖掘,治未病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拓展丰富。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为40万社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个体化健康调养方案,门诊均次费用降低7元。据统计,全国84.75%的县级以上公立中医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室。

18岁女孩小敏因车祸导致意识障碍,术后转院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刚到医院时,女孩无法自主吞咽,不能说话、坐立。内服汤药调理,配合针灸和中药外洗治疗,她重获新生……随时介入、随时调整、简便易行的中医康复疗法倍受青睐。瞄准健康需求,发展非药物疗法等中医康复技术,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加速融合。

发挥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简便验廉著称的中医药不断彰显其独特优势,在开放包容中促进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开放:助力各国共同应对健康挑战

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意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改善民众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在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传统医学大会上,圣彼得堡中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朝阳被俄罗斯国家杜马传统医疗委员会主席授予荣誉勋章,以表彰其在俄罗斯推广传统医学上的贡献。这一勋章授予一个外国人,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一次。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分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里约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上风靡的“火罐烙印”,川贝枇杷露在海外走红……“神奇”中医被口口相传,中医药以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助力各国共同应对慢性病、传染病等健康挑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最新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显示,50%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

不久前,传统医学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从此中医学病证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目前,中医药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对外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合作格局正在形成。

乘新时代春风,中医药振兴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坚持中西医并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彰显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历久弥新的中医药,一定能书写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4日 01 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活作文 节日英语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 春游的作文 名人作文素材 关于我的作文 关于年的作文 友谊 作文 经历作文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你是我最什么的人作文 他生气了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作文300字 北京烤鸭作文 雨过天晴作文 吃团圆饭作文 关于故乡的作文 免费作文300字 牵牛花的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 写景抒情作文 写事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大全 童话故事的作文 初二语文作文 春节的英语作文 包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