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法华经:从舍利弗的未来作佛授记中 你能觉悟出什么?(23)

2020-12-16 18:40:01
相关推荐

《法华经》读到这里,篇篇都有不着相、不住于相的字眼。而这些字眼也都是指月而已,并不是教你住“不着相”之相。

前几日偶尔见到一篇谈太极放松的文章,忽然有了一个领悟:全然放松时,自然不住于相。住相是注意力的集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可以理解为:苦是困住于相,集是着相攀缘,灭是灭掉相见,道是见到真性。这样解读四圣谛就是成佛法门。

舍利弗领悟到了一切法的顶相,佛陀授记他未来作佛。

继续边读边读《法华经》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舍利弗此生的修行苦恼,在他的过去世,佛陀都曾经开示过,只不过他都忘记了。他与释迦牟尼佛的法缘并不是这一世才结下来的。佛曾经于二万亿佛所教化他,而他亦长夜随佛修学。正是由于有这样殊胜的法缘,故而舍利弗今生见到释迦牟尼佛及其教法,立刻就能皈依并相信佛陀。

“佛”字翻作觉悟,“二万亿佛所”就是二万亿觉悟所。舍利弗在佛陀的教化下,转二万亿无明烦恼所为二万亿觉悟所,这是一个积功累德的渐觉过程。

“长夜”是比喻心住相见,为无明遮蔽。在没有明心见性前,众生修学都是住在相见的长夜中修学。诚如《楞严经》佛陀对阿难所说的:“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舍利弗之所以会忘记过去所闻之法,原因就在于这个“未得法性”的“缘心听法”、。

如果已得法性,过去无数劫的一切都会记起,就好比站在大海外看大海一样,能将大海的缘生缘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有遗漏。

如果未得法性,住在因缘大海之中,众生所见的一切,都是当下的因缘和合相,表现为见到、记起或者某种灵感闪现等。众生见不到的一切,都是与当下因缘和合相不相应的,此类识种不会生起,就显现为见不到、忘记等等。

这类情形在世间常常出现。比如,原本以为忘记的一件事,在不经意的一个因缘下,忽然就记起来了。这说明,发生过的事并没有消失。

舍利弗并不是此生才闻到《法华经》的。他过去世也曾听闻过此经,只是全部忘记了,故而才会有“声闻乘不能作佛”苦恼。他虽然忘记了,但业识种子还在。如今佛陀一提起,现在闻业引发过去闻业,二种闻业相交,马上就能通达佛陀所说的意思。

佛理熏习就是这样的。初听时不会在意,再听时觉得耳熟,一而再、再而三的熏习时,总有那么一天,忽然一个偶然机缘跳出了相见,心就通达了。虽然理上的顿悟,还需要事上的渐修才能证得。但理上的顿悟,就好比长夜中见到了灯塔,因为方向很明确,故而决定成佛。佛陀授记舍利弗未来成佛的原因就在于此。

佛法如此,世间事亦是同样。只不过佛理熏习是解缚而觉悟,而世间法熏习是结缚中增加无明。

比如,与人有怨结时,有的人以造谣诽谤来泄愤,造谣诽谤或者有一时爽,但并不能真正泄愤,反而会扩大加深彼此的怨结。又比如,父母之爱子女,恨不得奉献全天下的好东西。适度的亲情很温暖,过重的恩义则在无法报答中,增加对方的心理负担。

由于舍利弗已经忘记了本愿,佛陀为了令他们忆念起往昔本愿,故而开演《妙法莲华经》,故而此经内容皆是佛陀过去随宜所讲之法,以利于回忆。

此经为什么叫“妙法莲华”?

“妙法莲华”就是“如是我闻”。“妙”即“如”,表空如来藏;“法”即“是”,表不空如来藏;“莲华”即“我闻”,(莲即我;华即闻),表空不空如来藏。

妙法之所以“妙”,是因为它不住相见,从本如中来。十方诸佛为了启迪众生自性觉悟,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种种言辞方便而演说诸法。此三轮体空的佛说“妙法莲华”,在众生那里,就变成“众生随类各得解”的“如是我闻”了。

比如,舍利弗长夜随佛受学,缘心听法,缘心所得的“如是我闻”,常常在忆、忘之间。

又比如,在五浊恶世中,众生着相习气很重,彼此心意不能通达,只能通过色、声等可见相的方式来沟通。譬如,世间人常说:“你既然说爱我,怎么连一个生日礼物也不送给我呢?”此类众生必须通过“看得见”的方式,才能够“见”到对方心意。

诸佛要教化这样一类的众生,就要为他们展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妙法莲华”。以心传心等教化方式他们无法接受,很容易被误解为故弄玄虚。

因此,佛出现于世间,以形相、音声等方式传法。佛灭度后,亦有佛经、佛像、佛塔等种种法相流传于世间。这些都是诸佛的随宜方便教化。当众生见到这些法相(法),产生悲仰诸佛之心(妙),这些法相就成为众生觉悟的助缘(莲华)。

诸佛的随宜方便说法中,授记也是其中一种。从下面佛对舍利弗未来成佛的授记中,我们亦能读出觉悟之路。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众生的觉悟涉及根、尘、识三个方面,佛陀的授记亦可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舍利弗未来作佛,名号华光如来,具足十号功德。这是从觉性法身(根)上说的。

华即妙莲华,比喻法相;光即觉悟慧光。未来的舍利弗从证得一切法的顶相而法身成就,证得“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的真如妙境。

前面舍利弗说:“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能为一切众生所恭敬者,必为一切相的顶相。可见,诸佛因地的菩提心即是果地之菩提果,印证了《楞严经》所说的菩提初心二决定义。

第二,舍利弗未来作佛,“国名离垢”。这是从国土报身(尘)上说的。

未来舍利弗证得本觉,自心离开了一切相的垢染,如是心如是相,表现在报身国土上,就是“离垢”。具体表现为:

觉心离开高下分别的垢染,故有“其土平正”。

觉心不染着诸相,故有“清净严饰”。

觉心不随相而妄动攀缘,故有“安隐”。

觉心灭掉一切相见而无漏,故有“丰乐”。

第三,舍利弗未来作佛,国中“天人炽盛”。这是从识性上说的。

未来舍利弗已经作佛了,为什么国土中还有人天众生呢?

首先,应当明白的是:虽然授记舍利弗未来成佛,但成佛与究竟成佛在证量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楞严经》第八卷的五十五位妙菩提路部分讲得非常明白。

从欲爱干枯的干慧地,经过菩萨五十五个位次,到九地善慧地时,菩萨修习功德圆满。由此向上的十地位法云地,即是证得佛果,但此佛果并没有圆满。

从法云地向上是等觉,《楞严经》云:“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也就是说,法云地成佛之后,继续增进到等觉佛位,获得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在这个金刚初干慧地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十五个位次的等觉圆满过程,方能证得妙觉。

如果把成佛比作梦醒,那么,刚刚梦醒者虽然不会再堕入颠倒梦境中,但毕竟还带有梦境余温。只有当梦境众生全部灭度完毕,余温散尽,才能叫做真清净,证得妙觉。所以,佛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度众生,这是一回事。

未来舍利弗证得的佛果,是“慈阴妙云,覆涅槃海”法云地佛果。他就好像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尚带有“人天炽盛”的善境。只有这些善境余温散尽,才能证得究竟妙觉。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修证的,就好比一个刚醒者无需任何造作,无作妙力中自然越来越清醒一样。

其次,舍利弗国土中的“人天炽盛”等众生现象,都是其过去心识的化现。

“天人炽盛”,这是有情众生善业心识的显现。

“琉璃为地”,这是净善业识在无情层面的显现。

“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这是奉行八正道,以明心见性为准绳的业识在无情层面显现,

“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这是修习七科道品而有所成就的业识在无情层面的显现。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识化现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佛土如此,世间也是一样。

从有情层面讲,比如,同样一个人,某甲觉得他聪明,某乙觉得他笨,他父母觉得他不孝顺,而他却自我感觉良好。一个人如何又聪明又笨,又孝顺又不孝顺呢?其实,不住相中,一个人的层面是无量的。这些对立矛盾的层面,都是各自因缘不同,随各自心识而化现的结果。

从无情层面讲,比如,共业者同样见到一座山,此山随各人心识的不同,亦被赋予不同。有的情感中觉得亲切,有的色见中觉得秀美,有的疲累中觉得障碍。如果是不共业者,人道众生见到的水,鬼道众生则可能见到的是火,天道众生则可能见到的是琉璃。

凡夫心识不同,即使处在同样的环境下,其化现的环境及受用,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同样一间办公室,某甲与人为善。善心识下,化现的同事都是合作者,化现的事都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他会觉得办公室气氛很好,过得轻松愉快,如人间天道。

某乙一心想往上爬,踩人心识中,化现的同事都是竞争对手,化现的事都是向上爬的阶梯。他会觉得办公室气氛压抑,活得心苦疲累,如人间地狱。

这些都是他们各自心识化现的结果,与旁人无尤。

最后,佛土众生的显现情况,由余业识以及诸佛愿力决定。

余业识中有住相染识,则为秽土。如舍利弗国土中天人炽盛,天人住在欲相、色相、无色相中,表明该国土为秽土,故有“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余业识中全是净识,则为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全是由净识化现的,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全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

秽土也好,净土也罢,诸佛无分别中,秽净一如。

【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华光如来出现于世间时并不是五浊恶世,但因为华光如来的本愿,故而说三乘法。其所出现的时空劫名为大宝庄严,因为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的缘故。这里的“大宝”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数量。

离垢国土菩萨无量无边,非佛智力无法测知。相比之下,我们所住的地球世间菩萨名称虽然也尊贵,但修行不是主流。

第二、因缘。

离垢国土菩萨“若欲行时宝华承足”,字面意思是,该国土菩萨若想行走时总有宝华承接其足。这是比喻,该国土菩萨想修行时,总有殊胜的因缘来相助。相比之下,此世间许多想修行者常常违缘重重,乃至遭到讥笑。

第三、菩萨根性。

离垢国土的菩萨都不是初发意的菩萨,皆是久植净善德本,在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者。他们种种梵行与佛的觉悟相称,故而恒得“诸佛称叹”。

他们“常修佛慧,具大神通”。佛慧乃无住相见之般若空性智慧。空性无障碍,成就大神通。

他们“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譬如站在大海外看大海,不住相中自然善知一切诸法之门径,于质直无伪中志念坚固。

华光如来的佛土中就充满了这样的菩萨。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华光如来的寿命,除掉他为王子未作佛的时间,有十二小劫。其报身国土人民的寿命是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后,授记坚满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并告知各位比丘: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名号为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如来)、阿罗诃(应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其佛国土和华光如来的国土是一样的。当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寿命和相续。

寿命是延续状态。寿命越长,则表示安住在这个境界的时间越长。佛的住世寿命和众生寿命是世间众生福报的体现。

相续是承接状态。比如,从华光如来到华足安行如来,这是分段相续。虽然佛不同了,但“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坚满菩萨继华光如来后接任下一任教主。坚满者,无相者为最坚,不囿于相见者为最圆满。当坚满菩萨不住相见,圆满证得一切法的顶相时,即登上佛位,成就了佛果。

前面“华光”名号,是指智慧觉悟一切法的顶相。这里坚满菩萨的“华足安行”名号,是指安住在一切法的顶相。先觉悟顶相而后安住顶相,这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该佛土觉性的次第增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供养无数佛,具足菩萨行,十力等功德,证于无上道。】

佛陀以偈言方式,再一次授记舍利弗成佛,名号为华光如来。

【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世界名离垢,清净无瑕秽。以琉璃为地,金绳界其道,七宝杂色树,常有华果实。彼国诸菩萨,志念常坚固,神通波罗蜜,皆已悉具足。于无数佛所,善学菩萨道,如是等大士,华光佛所化。】

过无量劫之后,舍利弗在大宝庄严劫示现成佛,报身国土名为离垢。该国土这些久植德本的菩萨大士皆是往昔华光佛所教化的众生。

【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于最末后身,出家成佛道。华光佛住世,寿十二小劫,其国人民众,寿命八小劫。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于世,三十二小劫,广度诸众生。正法灭尽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广流布,天人普供养。华光佛所为,其事皆如是,其两足圣尊,最胜无伦匹。】

华光佛示现在世间,过程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样。从王子身,到出家成佛,到广度众生,到示现涅槃。不过,华光佛灭度后,有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没有末法时期。而有没有末法时期,这是由众生的共业所决定的。很显然,离垢世界众生要比我们这个堪忍的娑婆世界众生,觉悟要高得多。

【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

佛陀对舍利弗说:“华光如来就是将来的你,你应当欣喜并庆贺自己成佛。”

譬喻品第三(23)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作文 新学校的作文 崇武古城的作文 一次劳动作文400字 美丽的地方作文200字 庆国庆作文400 我的旅行记作文 英语作文my holiday 新闻报道作文200字 我喜欢秋天的英语作文 有阳光真好作文800字 描写桃花的优美作文 表达对父母爱的作文 不要轻言放弃作文 越来越坚强的我作文 我喜欢的节日春节作文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600字 最喜欢的食物作文 发生的事情作文 后悔的事作文600字 描写桃花岛的作文 国庆节作文题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作文 同在一个屋檐下作文600字 关于手工作品的作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500字 松花江美景作文 三年级写事优秀作文 作文摘抄加批注 关于饮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