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好中文 掌握全球华人的通用“密码”

2020-12-16 20:05:02
相关推荐

来源:海外网

每年妈妈的生日,佑星、博文兄弟俩都会送上用中文写的生日贺卡。

黄小捷(左一)带领学生参加西班牙第六届“我是超级演说家”中文演讲比赛。

孟宙(中)和两个儿子。

《学中文》版曾经的两位小作者。图为戴蓥皓

《学中文》版曾经的两位小作者。图为夏泷菲。

前不久,我的年轻同事赴美采访,给我带回了一位美国读者的问候。凭借当今便捷的通讯手段,我和这位读者联系上了。他姓夏名正,旅美十几年。他的女儿夏泷菲2015年曾给《学中文》版投稿并被选用。夏先生说,他至今还珍藏着刊登有女儿作文的那份人民日报海外版。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但在家仍然坚持讲中文,他和女儿的微信、电子邮件等联系也一律用中文。夏先生一再说,当年《学中文》版选用女儿的作文,极大地激励了女儿学中文的热情。远隔万里、素未谋面的读者的这份问候让我感到温暖。

《学中文》版创办自1996年,20多年的坚守,陪伴和见证了一批批海外华裔子弟的成长。当年的稚童,如今许多已经上了大学,进入职场,为人父母。而童年时期学中文的经历,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印记,涂上了中华文化的独有色彩。

中文是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对于大多数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子弟来说,中国有些遥远和陌生,那里不过是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为了让孩子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只要条件许可,海外华人家长都会选择送孩子上中文学校。从汉语拼音到汉字,从童谣古诗到名山大川,孩子们在这里开始系统地学习中文。正如夏正先生所说,童年时在孩子心中播下中文的种子,以后一旦温度、湿度、环境适合,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多年前,结识了一位生活在德国的《学中文》版的小作者,名叫管佑星,他现在是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科技咨询顾问,是一个熟练掌握德、英、汉3种语言,熟悉德国、了解中国的青年才俊。因为从小坚持学习中文,他始终保持着和父母用中文讨论沟通的习惯,用中文和远在国内的姥姥联络起来也毫无障碍;因为懂中文,他大学期间到清华大学交换学习一年,还得到了在宝马(中国)实习的机会;因为有着较高的中文水平,他日常生活中经常浏览国内的中文媒体,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他交谈,不论是中文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你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从小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子弟。佑星的妈妈孟宙是一名出色的职场女性,在教育孩子方面同样成功。问及她对于两个儿子中文教育的经验体会,她说:“从小抓起,一定要让出生在海外的华裔孩子学习中文。让他们学中文绝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掌握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和祖籍国联系的能力,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

在荷兰出生的戴蓥皓今年22岁,现在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他从5岁开始学习中文。在谈到学中文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通过在中文学校接受中国文化熏陶,我不仅学会了中文,也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中包含的智慧,提高了‘中国智商、情商’,使我在关键时刻能用“中国幽默”化解矛盾。现在的我,不再纠结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带给我的不同影响,而是学会了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取长补短,体会着两种不同文化相得益彰带给我的优势。”

“坚持”是学好中文的必要条件

在海外非汉语环境中学习中文,所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小孩子往往听不懂什么大道理,不甚明白学中文的意义。看到同伴周末在玩耍,自己则要去上中文学校,不少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家长的引导和坚持就显得格外重要。

《学中文》版曾经连续举办过六届海外儿童学中文夏令营。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个来自荷兰的女孩,名叫祝思捷。从第一届开始,她连续6年回国参加夏令营。家长的坚持使孩子受益,坚持即有效果。思捷的中文一年比一年好,从最初的磕磕巴巴,不敢开口,到后来的表达流畅,运用自如,最后还当上了学中文夏令营的小辅导员。

孟宙也回忆说,大儿子佑星从小由她在家教中文,当时买了很多中文故事的磁带、录像带反复听,反复看。后来,几个中国家长一起成立了一所中文学校。从此以后,每周六都要雷打不动地送孩子去上课。二儿子博文稍长大些以后,就由哥哥带着去中文学校。为了上4节中文课,他们路上往返要3个小时,换乘两次火车。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8年!

夏正也说,家长的坚持很重要。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回到家也说英语,但他坚持“在家必须讲中文”“中文不夹杂英文”的原则,对于女儿的英语不予回复,骗女儿说他听不懂英语,逼得女儿不得不用中文和爸爸妈妈说话,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且这个原则一直坚持至今。受益于这种坚持,女儿的中文听说完全无障碍,而且还能听懂爸爸妈妈说的上海话呢。

新形式为中文教学助力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中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温,海外中文学习的条件越来越好。目前全球约有2万所中文学校,几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文学校。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的黄小捷老师在海外中文教育领域辛勤耕耘20多年,从1997年参与创办西班牙第一所中文学校,到现在西班牙已有上百所中文学校,她亲眼见证了中文学校在海外的发展。她说,中文学校已经成为华裔子弟学习母语、了解中华文化、增进与祖籍国感情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中文学校数量增加的同时,中文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愈加丰富,以往海外中文教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面得以改观。据黄小捷老师介绍,现在,老师们普遍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制作PPT;学生们也经常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或在手机上下载微信等中文社交APP,与国内亲朋联系;慕课等新形式进入课堂,为海外中文教育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帮助学生学习、巩固所学的中文知识,提升他们学中文、用中文的兴趣方面发挥着作用。

一位旅美华人作家曾这样写道,中文是护照,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血统证明书,四声反切是乡音,方块是胎记,中国文学史是家谱。通过中文,大家海内知己,一见如故。的确,中文是全球华人的通用“密码”,掌握了它,就容易在异国他乡找到同胞;掌握了它,不论走得多远、走了多久,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6日 第 11 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二年级看图作文图片 筑梦成长作文 赶海作文300字 我眼中的母亲作文 作文集封面图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型 描写山茶花的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300字 观察一种植物的作文 中秋节的作文三百字 雨的作文600字初中 学游泳作文300字 游岳阳楼作文 十年之后的我作文 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 我的生日作文300字 游凤凰古城作文 我的读书经历作文 我心飞扬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70词左右 包饺子的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宽容作文 亲情伴我成长作文 小升初写事作文 勤能补拙作文 介绍荷兰的作文 学打乒乓球作文 六级作文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