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心性论作为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 探索了人伦和社会道德的规范

2020-12-16 20:30:01
相关推荐

心性论作为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探索了人伦和社会道德的规范

朱熹认为本体的心(道心),是天理的反映,人心不善即为人欲,主张通过修身使人心服务道心。朱熹“存理灭欲”思想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和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继承孔、孟人性观的基础上,朱熹将“性即理”发挥至“存天理而灭人欲”境界,用“天理”的说教来维护儒家提倡的人伦道德规范。

朱熹通过将“理”与“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结合,使空洞的理”成为民众可以把握的内容,从而使朱子哲学拥有了可以被封建王朝御用的基础。朱熹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有了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信。为了表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他搬出了圣贤之言为自己的“性即理”进行辩护。曰:“人心惟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当然,朱熹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欲望,他认为人们普通饮食是天理,而过分地要求美味则为人欲。他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并指出二者不可相容,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心性论作为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探索了人伦和社会道德的规范。首次提出“性即理”主张的是程顾。朱熹继承了程颐“性即理”的观点,认为心”是认知器官,要以“心”为主来论性情、中和与动静,未发是性,是思虑未萌阶段,已发是情,是思虑已萌阶段,朱熹的“心统性情”观使心性论更加完善和系统,达到了宋代哲学思维发展的高峰。

朱熹认为“理”在宇宙间原来都是善的,“理”在生物上表现出来就是性,理”是形而上者,“性”亦具有形而上的特点。“性”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朱熹将“性”分为人性和物性,禀气的不同是形成人性或物性的原因,“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

张载将“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云:“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朱熹继承了张载对性”的分法,并用二程的理气学说来阐发张载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指出二者不可分离,他说:“才有天命,便有气质。”朱熹认为人性善恶与接触的有关,天地(天命)之性为至善,气质之性则因受气的影响而出现优劣,察受之气不同决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相同的人性,所禀五行之气中得木”气重者,则侧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则被抑制;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水”、“火”等气亦然。只有五气齐全,才能成为圣贤。朱熹说:“气之为物,有清浊昏明之不同。禀其清明之气而无物欲之累则为圣;禀其清而未纯全,则未免微有物欲之累,而能克以去之,则为贤;禀其昏浊之气,又为物欲之所蔽而不能去,则为愚为不肖。”

朱熹认为气质是可以变化的,但变化气质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禀气是有定数的,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和修身,才能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良影响,恢复天命之性的至善。“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其中。禀得盛者,其中有许多物事,其来无穷。亦无盛而短者。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皆其生时所察气数如此定了。”

朱熹在北宋以降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汲取了佛、道思想,以天理统摄宇宙万物和人性,使衰败的儒家道统在西汉“独尊儒术”以后在新理学的大旗下再次中兴。朱熹将封建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提升为人们必须遵守的客观法则,人为扩大了“理”的普遍性,并要求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理”,使朱子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并对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给自己画张像作文 英语作文固定句型 那天如果作文600字 初二必考作文大全 英语作文mydream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我被同桌那个了作文600字作文 文艺唯美作文题目 关于过中秋的作文 天晴了作文600字 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12年语文高考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感同身受作文 法制安全作文 关于元旦的英语作文 夏之美作文 初中作文评语 游桃花源记作文 以动物为题的作文 乡情作文600字抒情初一 关于钢笔的作文 不能缺席作文 难忘的暑假200字作文 家乡的景色作文400字 特殊的鲜花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字 贪吃的国王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写校园景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