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班级里的留守女童观察

2020-12-16 21:55:01
相关推荐

2018年6月5日,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金谷小学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视觉中国供图

不可否认,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然而,在这一群体中,留守女童却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作为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女童始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0~17岁)数量达到6102.55万人,其中留守男童占54.08%,女童占45.92%。在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往往将女孩留在家乡,选择带男孩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在大龄儿童中,情况却相反:家长会让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尽早进城打工,以补贴家庭收入,而男孩则可以继续接受教育。

“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留守女童今天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性别平等的实现状态,不仅影响今天农村家庭的和谐与农村社会的秩序,还必将影响着中国下一代国民的素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从2014年开始,笔者在中部省份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草山小学蹲点收集资料,开展留守儿童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个班级——五年级(2)班的深度剖析,描述农村留守女童的日常生活、学习、情感,考察其社会地位、生成原因,并探索关爱策略。

草山小学所在的徐坊,有8万多人口,是农业大镇和蔬菜基地。因农业基础好,改革开放之初,该镇外出务工者寡。上世纪90年代,因周边乡镇的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不错,徐坊农民外出务工,在世纪之交终成热潮。如今,当地的农田虽不似一些地方处处抛荒,但劳作队伍中鲜见45岁以下者。

草山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小,服务周边15个村庄。不论距离远近,学生在三年级起均住校,每间宿舍6张上下铺的床,男女生宿舍在一栋楼。校内尚无热水供应,学生们不论春夏秋冬均用冷水洗漱(包括洗澡)。五年级共有学生98名,其中留守儿童36人(男20名,女16名)。笔者展开调研的五年级(2)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23名(男11名,女12名)。

祖辈监护人承担着留守儿童的日常照料责任。留守老人一般年龄偏大,且劳动负担较重,对于留守女童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

因为老人的精力不足,一些留守女童也能理解并无奈地忍受着生活的艰苦。徐坊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但在2015年冬季的五年级(2)班女生寝室里,笔者发现4个床铺上没有适合过冬的被子和垫褥,而这4名女童均是留守女童。问其原因时,她们表示“反正坚持一下就放假了”“爷爷奶奶没有送,我也没有给他们打电话”。笔者在家访中发现,监护人对此表示知情,但是“她说不冷,可以跟同学挤着睡,我们就没送。家里好多事要忙”。

在走访中,笔者发现,有一些留守女童则因为亲戚中有年龄相仿的同伴,能得到一些亲戚淘汰下来的旧衣物,穿在身上还相对合身。还有些老人觉得自己“太穷,买不起新衣服”,因此不愿意给留守女童购置新衣物。

来自N村的玉娟11岁,父母离异,父亲在温州打工,她和爷爷生活在一起。2015年夏季,笔者的研究助手发现她穿的衣服都比较破,有一条裙子的两边还开了线,虽然沿着缝隙别了几枚别针,但仍露出了腰上的肉。玉娟表示,爷爷忙着打牌和种地,并不知道自己的裙子开线了,“别针是我弄上去的。”即使提起这事,爷爷也不会给自己买新衣服,因为“他觉得新衣服太贵了”。

相对而言,非留守女童的衣物要更干净和得体。如父母均在家的诗蔓,11岁,不仅皮肤总是显得很白净,衣服也时尚可爱,并且扎头发的橡皮筋非常干净。

对于留守女童而言,在父母中的一方(尤其是母亲)或双方回来后,能够得到更加精细周到的照料。来自P村的闻琴12岁,家里只有年近八旬的奶奶照顾她。“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会给我买新衣服,奶奶就不会。奶奶年纪很大了,只给我做饭,和她在一起生活,我变得都像个男孩子了”。

除了父母不在家、留守老人精力不足、经济状况不济等原因导致的留守女童衣着上低于其他人之外,在一些家庭中,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留守女童和留守男童在衣着上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来自D村的莲莲,11岁,父母离异,与哥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15年的整个冬天,她的穿着几乎都是一样的:一件肥大的红棉袄和秋裤。用其他女孩的话来说,“那件衣服又脏又旧,一看就是老人穿的”。她穿上秋裤后露出脚踝和半截小腿,脚上穿着一双丝袜和夏季的布鞋。当笔者去家访时,她依然穿着那身衣服,唯一不同的是,脚上穿着哥哥穿旧了的带泥的男士运动鞋。站在身旁的哥哥则穿着长度合适、干净整洁的运动棉袄和牛仔裤,以及较新且较干净的运动鞋。

莲莲偷偷地说:“爷爷奶奶对哥哥更好,会给他买衣服,但是不会给我买。”很怕奶奶的莲莲不敢跟奶奶说,因为“她会骂我”。这样的个案并非孤例,也并非仅仅表现在穿着上。

每周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从家里带菜。从家里带来的菜中学生的喜欢程度依次为:切片烤鸭、煎鸡蛋、瓶装橄榄菜、腊肠/肉、辣酱、萝卜干和雪里蕻腌菜。大部分留守儿童都会带萝卜干和雪里蕻,因为其原材料“便宜又好弄”。当他们馋了的时候,也会“求着爷爷奶奶到镇上买好吃的咸菜”。

在大多数祖辈监护人看来,“能吃饱”就已经是他们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最好的照料,也“不会对不起孩子的爸爸妈妈”。

“吃什么”,除了家庭经济的原因,也可以发现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安排。就女童而言,不泛有性别的因素。每个星期莲莲的奶奶都会给哥哥做几个煎鸡蛋,莲莲则没有份。寄居在外婆家的羽希也抱怨外婆“每次分吃东西的时候,表哥的都比我多”。

饮食中的性别不平等,在佳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2岁的佳芸和11岁的佳明是堂姐弟,他们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一天晚上,他俩在学校食堂一起吃饭。佳芸捧着一碗白饭,上面铺着一点萝卜干;佳明的碗里则盛着一份土豆丝,还有几片腊肠——这是佳明爸爸让爷爷去徐坊买的。在草山小学的学生心里,从镇上买东西带回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后来,笔者发现佳芸每周带来的都是萝卜干,佳明有时候会带来炒瘦肉、腊肠等。

佳明表示:爷爷奶奶对自己更好。奶奶经常带自己去买很贵的衣服鞋子,不给佳芸买。奶奶还会买了零食偷偷地给自己吃。

这种差别对待,佳芸并不生气。“这是应该的呀。女孩子长大了总要嫁人,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我妈妈说传宗接代还得靠男人,所以对我弟弟好一点。”佳明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原因:农村重男轻女吧。女的读书读得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大人们天天都这样说。

不同的食物象征着儿童在家庭中的不同地位,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性别不同。而这除了导致心理方面的压抑和不公,更带来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方面的直接不公。

劳动

2017年7月15日,南京。10岁的留守儿童郎湘湘在水稻田里帮助奶奶拔秧苗。视觉中国供图

家庭劳动分日常的家务劳动和农活儿两类,而农活儿又分为日常时节与农忙时节。父母外出必然带来家庭劳动力的减少,但农活儿负担并不会相应地减少。

除了极少数留守老人年龄太大、身体吃不消或者田地太少而选择不种地,田间劳动大多数由留守在家的成年人早出晚归地承担着。几乎所有的男女留守儿童均表示除了在农忙的时候帮一点忙,平时在家不用做农活儿。

监护人的这一安排,有的出于心疼孙辈的考虑,有的出于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考虑,有的担心家务劳动分散孩子精力。

当地的水稻收割有两季,那时不管是留守男童还是留守女童,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农忙中来。

留守女童农忙时农活儿负担的轻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是否寻求外力帮助;二是外出家庭成员是否会返乡承担农活儿负担;三是留守女童本人的年龄和体格。总体而言,留守女童承担的农活儿较少且较轻。但也有参与过农忙劳动的留守女童表示“很累”,“在田里要从早忙到晚,没时间做作业”。

不论是留守女童还是非留守女童,都要承担平时的家务劳动,不同的是,非留守女童们“只需要扫扫地,洗洗碗”。父母的外出务工,自然地就增加了留守女童的家务劳动量。如果监护人不能尽到家庭照料的责任时,家务活儿便几乎全部落到留守女童身上。

在一些隔代家庭中,留守儿童的家务劳动负担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以佳芸姐弟为例。每当放假时,爷爷奶奶去田里干活儿,佳芸几乎包干了所有家务活儿:把家里的鸡赶出去,把牛牵到山上去吃草,放牛回来后扫地、打水。如果爷爷奶奶中午回来晚了,佳芸还得负责烧饭,“爷爷奶奶不会让弟弟们做家务”。

莲莲的哥哥比她大4岁,已经读初中了,但莲莲的家务劳动量远比哥哥多。每个星期天都是莲莲最忙的日子,因为星期天她和哥哥都要洗澡换衣服,奶奶让莲莲去洗兄妹二人换下来的衣服。每次,莲莲要把井水摇上来,洗上一两个小时的衣服,哥哥则在一旁舒舒服服地躺着看电视。

不论是家长还是监护人,大都认为留守女童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他们眼里,这非但不是性别歧视,反而是“为她们的将来好”“女孩子不勤快传出去丑,会被人笑”“不会做事以后嫁都嫁不出去”。

留守女童大多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劳动分工中的压抑地位,对此心态各异。少部分认为理所当然——在当地农村,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女性操持家务,男性即使是闲着也不会在家务活儿上“搭把手”。大部分则对此表示一种感恩回馈式的理解。另有一小部分留守女童虽然感觉到非常不公平但无可奈何地必须接受。也有少数留守女童并不会承担家务劳动。如子璇的奶奶反映,子璇性子烈,让她做家务,会生很大的气,爷爷奶奶都有些怕。

亲情

留守家庭的远距离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写信、发短信等交流方式比例很低。电话交流的频率为一周一两次,少数家长给孩子打电话的频率低到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打一次。

留守女童们很少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主要原因有“打电话太贵”“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想打,但不知道说什么”等。父母打电话回来聊得最多的是学习,其余的很少说,而且主要集中在叮嘱 “要注意身体,生病了会影响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至于别的,如饮食、衣着和心理,则不多过问,问多了可能伤和气。

有些留守女童在与父母电话交流时,显得早熟懂事,“爷爷奶奶让我多说些开心的事情,少说不开心的事情”,尤其是她们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辛劳时,更是选择报喜不报忧,将不愉快和委屈埋藏在心。另一些留守女童没有向父母倾吐情感则出于顾虑,“爷爷奶奶冤枉了我,我就想告诉爸爸妈妈”,但害怕爷爷奶奶批评指责,“这样就对我更不好了。”“有次妈妈给我打电话,我说着说着就哭了,妈妈也哭了。奶奶赶紧上来夺走电话,说妈妈‘你干什么非要惹到她哭’。”

多数留守女童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时非常开心,表现得很乐意交流。但也有例外,周末笔者来到亚丽家时,刚好她的妈妈打来电话,整个过程持续五六分钟,亚丽自始至终并没有喊一声“妈妈”,偶尔挤出“嗯”“好”的字眼,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说,结束时也是直接挂掉电话,没有说“再见”。

也有的留守女童表示,爸爸妈妈打电话回来并非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一位留守女童的弟弟和爸爸妈妈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时候,爸爸妈妈不怎么给她打电话,“一年最多一两次”,每次返乡也从来不给她带礼物或玩具之类的。直到弟弟回来上学后,“他们才每个星期都给我打电话,也是弟弟接电话接得多,即使是我先接的电话,没说上几句他们就要跟弟弟说话。”

在农忙、春节期间,外出父母多返乡待上一两周,在暑期留守儿童可以进城探望父母。这段时间对于留守女童格外珍贵,她们从父母外出的第一天就盼望着父母回家的那一天,短暂地相处够她们回味上一年。

可是,才刚刚享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父母又要外出打工了,而分离是“最痛苦的时候”。一个留守女童表示,爸爸妈妈临走前的那个晚上,她一直在默默流泪,枕头都湿透了也停不下来,不敢让爸爸妈妈听到只好用被子捂住嘴巴。第二天早上,她早早地就醒过来,很难过,不想看着他们走,于是一直等爸爸妈妈走了才起床。

女童们只能无奈地接受父母的离开。闻琴在一篇作文中写下了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每当您们带着弟弟走时,我也好想去。记得那次我看着您们出发时,我追上来了,您却远远地把我甩开了,我只能伤心地走了。我边走边哭,心想:你们不带我去是因为如果我在那读书再加上弟弟在那学习,肯定要花好多钱。”

几乎所有留守女童都希望能考大学去城市生活,但是也有留守女童表示“城市里的生活还不如农村”,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无意之间忽略了培养亲子感情。

有些父母意识到隔代监护的不足,尽量在行动上作出弥补,比如父母中的一方在适当时机返乡照顾孩子。相对而言,祖辈更倾向于威权专制的教育理念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他们简单地认为,与孩子有语言交流、甚至只是发号施令、训斥也看作是“聊天、谈心”,而并不去想用什么法子让难过的孩子开心点。他们甚至认为“打骂就是管得严”“管得严对孩子好”。那些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家长往往有着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回乡后往往更多地采取沟通、民主的教育方式。

总之,农村留守女童的社会地位堪称“弱中之弱”,在衣着、饮食、家务劳动、亲子沟通方面,幸福感不仅低于其他群体,甚至低于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留守男童。这种平淡无奇、习以为常的压抑的日常生活状态,其实是家庭与社区对于农村留守女童的地位安排,持续不断地被灌输的“重男轻女”思想甚至让留守女童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寄宿制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抹平了留守与否的区别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留守儿童数量众多的一个政策回应。

从2014年开始,笔者在中部省份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草山小学蹲点收集资料,开展留守儿童研究。草山小学的调查表明,寄宿制学校也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抹平了留守与否的区别。

草山小学因为留守儿童众多,常常成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基地。就日常工作而言,学校与老师基于自身的理解和价值立场,也会开展一些日常关爱,只是没有特别区分而已。

比如,在用餐期间,有些班主任会陪着孩子在食堂吃饭,一是督促养成好的用餐习惯,二是制止倒剩饭剩菜以保证营养。又比如在就寝后,学校值班领导、老师和班主任会下到各个寝室,查看学生是否在寝室、被子是否盖好了、是否存有安全隐患等。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就是他们的代理家长”。

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元旦,何老师都组织班级晚会,每次都会写上长达4页的主持词,让学生踊跃参加节目——他想让留守儿童也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并积极表现自己。有一次,何老师专门用了一节课教学生“如何给自己远方的父母送去生日祝福”,让他们将父母生日和电话号码写在小卡片上,在父母生日当天打个电话送去祝福。2015年,一批来自江苏的特级教师来草山小学送教时,也表示,一眼就看出何老师班上的孩子与别班的孩子不一样,“他们脸上更阳光,更有朝气”。

这些自发的关爱行动表明,老师更多的还是将留守儿童看作一个统一的群体,甚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也不会作太大区别。这种“一视同仁,重点关注”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在农村学校中比较普遍。当然,他们的这种草根“全纳”理念,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也会具体对待。

2018年5月31日,济南,儿童们在蹦床上跳“快乐”。视觉中国供图

老师对留守女童的看法不一

就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女童的性格比较,老师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留守女童和非留守女童没有任何差别,留守女童甚至比非留守儿童还要“听话”。

沈老师(女,30岁)认为原因在于“非留守儿童有父母在身边,会比较放肆和任性,想着自己出了事反正家里有人‘撑着’”。但是,在沈老师看来“留守女童独立性也比较强,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同学陪着,也没有觉得她们不开心”。基于这种认识,“我觉得她们不是问题儿童。她们有些人成绩比非留守儿童还要好”。

可见,留守女童表现出来的“乖巧”、独立性强与学业成绩优良等“闪光点”和“优秀品质”,掩盖了教师发现其弱势地位的眼睛,因此并不会开展针对性的关爱行动。

另一种则认为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女童有着很大的区别。

张老师(女,40岁)从一位老师兼母亲的双重角色出发,认为“有家长在身边和没有家长在身边的区别是很大的”。这种区别表现在缺少父母之爱的会变得比较冷漠和内向,性格比较古怪,遇到青春期生理问题则茫然无措,“农村这样的环境,信息比较封闭,都没有人教她们,女孩子们从哪里知道青春期知识呢?”一位留守女童曾经向笔者的一位研究助手反映,“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不好意思去问他们(关于青春期的知识),只能周末打电话问妈妈。”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女童有区别,在一些方面留守女童的行为表现等要优于非留守女童,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比非留守女童要差。

何老师则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认为留守女童在学习成绩方面要优于非留守女童,原因是“留守女童的大脑更灵活一些”,进一步追问原因则是“留守女童的家长大脑比较灵活,能看清形势,相应地他们的子女中聪明的孩子也多一点”。

同时,何老师认为,一定时间内留守女童的心理和性格可能受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较大,“刚接手三年级这个班的时候,她们心理阴影是特别大的,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我会选择开导、鼓励这些留守女童,以尽量减少不良影响”,但这些不良后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到了现在,她们可能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分不出到底是留守女童还是非留守女童会更苦恼一点”。

学校有理解我们的同伴

2017年3月22日,四川省华蓥市禄市小学的两名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开心地交流。视觉中国供图

寄宿制生活,意味着同学们朝夕相处的五天校园生活与各自分开的两天家庭生活的交替进行。面对“是喜欢在家里还是喜欢在学校”提问时,留守女童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回答“喜欢在学校里的生活”。

虽然在家里饭菜口味得比学校好一些,但是祖辈监护人因为要在田间地头务农,留守儿童常常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看电视成了她们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娱乐活动,有时候电视也不让看。在学校里,可以和同学们说好玩的事情,玩游戏,每天都有说有笑的。还有的同学在周末特别想学校时,会和同学一起骑车来学校玩,虽然翻墙进学校是一种违纪行为,毕竟“在家里太无聊了”“家里没人陪”。在周末,也有些留守女童宁愿无聊地待在家里也不出去玩,一个原因是“村子小,没有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女生”。

另一个原因是“怕被欺负”。有一次,莲莲和哥哥路过家里附近的宗族祠堂时,被几个男孩拦着,说他们把祠堂里的凳子弄坏了。“其实是他们干的,赖到我们头上”,后来奶奶就不让他们出去了,说“人家看到我们家里没大人,就欺负我们”。

而在校园里,尤其是寄宿制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留守与否对于留守女童的影响。

与村庄和家庭生活不同,校园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离开了父母的,因此“并不会觉得她们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就很嫉妒,不会特意因为爸爸妈妈在不在家而跟(或不跟)一个人玩。但是在家里,就会感觉不一样”。

非留守女童可以通过留守女童的穿着打扮、零花钱的多少来判断其监护人是否关心她。一些非留守女童在意识到留守女童的困难之后,会更多地关心她们:“比如莲莲,冬天那么冷还穿那么少。我就告诉她让她多穿点,不要感冒。她奶奶每周只给她一块钱零花钱,甚至有的时候不给钱。我会多关心一下她们。”

草山小学的女生和男生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校内校外皆然。一般来说,女生只和女生玩,男生只和男生玩。

在学校里,留守女童有着更亲更密切的同伴群体。同伴交往带给她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她们相互帮助,彼此尊重、理解与关怀,更加体会到自尊、归属与安定。由于家庭对留守女童的支持不足,她们在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好,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求助于同伴。睡觉前,常常是她们最思念远在他乡的父母的时候,除了默默地思念,还会抓紧熄灯前的“卧谈会”倾诉出来,“我们寝室晚上睡觉前还会躺在床上说会话”“想爸爸妈妈了,也会互相说说,因为她们都能懂”。

读书还是打工?当然是读书

从研究团队的走访来看,无论是留守家庭还是非留守家庭,当地村民基本都很看重孩子的学业,其中留守家庭表现得更加强烈,甚至有的监护人表示“只要她努力读书,砸锅卖铁也要让她读”。至于动机,走访对象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了解在外面打工的苦”“吃够了没有文化的亏”。

与较高的教育期望形成反差的是,受祖辈监护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留守女童从监护人处获得的学习辅导却非常少,大部分处于“需要辅导但是无人能够辅导”的状态。少部分留守女童可以“问同村读初中的哥哥姐姐”,大多表示,“在学校,不会做的题目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在家里不会做就不知道去问谁。”虽然也有的会想到求助于远方的父母,但要么不知道电话号码,要么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之后就放弃了这份希望。

父母长期外出对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有多大?2014年研究团队调研之初,当地学校领导、老师普遍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没有什么区别。后来,通过一次期中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几乎在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门课程都比非留守儿童平均高出2~6分,而留守女童的平均成绩又相对高于其他群体。后来研究团队又以2015年五年级的期中测试成绩为依据,依然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当地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与非留守儿童相当甚至略强。

就对于儿童的教育期望而言,从长辈的诉说中,似乎看不出多大的性别差异。然而,从家庭教育投资看,却有着较明显的男孩偏好,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以及女童教育收益的风险担忧。但是,对男孩教育投资的倾斜,并没有降低对于女童教育的期望值。面对她们学业成绩的下降或不稳定,监护人的态度往往简单粗暴,不问青红皂白,就认定“你在学校里肯定没有好好读书”。如果没考好“就要挨打、挨骂”,考差了“放假不让出去玩,也不让看电视”。

就学业成绩而言,结果相当,不等于起点与过程也相当。相对于男生包括留守男童来说,大部分留守女童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对于“想打工还是想读书”的提问,她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读书”。

在成长过程中,老师、家长等“重要他人”的教育期望对于留守女童的影响非常大。她们强调读书,其动机主要有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由社会底层向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承载着外出父母、监护人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老师的教诲。

不管成绩好坏,留守女童都不认为自己聪明

五年级(2)班的包干区安排在学校操场,早上的课前时段是打扫包干区时间。有几次,研究团队看到何老师站在一旁指挥和监督值日生,男生提着竹筐在操场上捡纸屑、落叶,女生则坐在操场边的花坛上闲聊。何老师认为:“这些事还是男孩子干好。女孩子柔柔弱弱的,让她们在一边休息。”这与家庭劳动分工时女生受到不平等待遇不同。别的老师在分配劳动任务时,也让男生多干一些“重活儿”。

与此性别观一样有趣的是,老师们认为,就目前来看,女生学业成绩优于男生,“等男生到了初中高中,一个个都要冲起来的(学习成绩变好)。而女生到了初中高中就不行了,比不过男生。”理由是:“男生都比较聪明机灵。这个时候的男孩子都爱玩,不认真,女生就安静一些,学习认真一点,所以女生成绩好。到了以后,女孩子就是再认真,也很难超过男生。”

女童(包括留守女童)在多方面接受着教师这种善意但隐形的不公平对待,当然,教师们并没有意识到其性别偏好及由此产生的教育期望是否存在不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们对于性别差异的认知也影响到了留守女童群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整体而言,不管学业成绩如何,留守女童均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业成绩不错的留守女童,大都认为是取决于自己的认真与细心,“男生都较粗心大意,考试试卷发下来,瞄一眼就写答案,也不认真看一下弄清楚题目意思再写”。学业成绩较为不理想的留守女童则更是归结为“自己不聪明”,并对老师的言行较为敏感。

为农村留守女童赋权

比起城乡流动儿童、农村留守男童,农村留守女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在更加压抑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之中。它体现在家庭与社区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吃穿用之中,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情感资源的分配中,体现在家庭劳动的角色分工中,体现在社区生活的同伴关系中。

虽然少见专门针对留守女童的支持行动,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不少,主要有以社会组织提供的援助为主的关爱模式、政府为主的动员支持模式、号召自强奖励优秀的励志模式、“代理家长”的亲情替代模式等。

这些模式当然能够满足留守儿童的即时需求。研究团队认为,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一开始就把留守儿童作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将他们看作被动的受惠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活动中始终很少考虑儿童的真实情况,容易忽略了儿童真正的需求与感受,可能增加其脆弱性,甚至因为未注意到对儿童和父母尊严的保护带来歧视和二次伤害。而且,成功项目的经验大多有强大资源和资金投入, 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能分享。

针对农村留守女童的关爱与支持活动,如何体现儿童立场,儿童的赋权增能如何可行?研究团队认为,在当下中国, 赋权模式困难特殊,成人社会缺乏对儿童的尊重,缺少儿童参与的认知与能力准备,儿童表达的文化稀薄且没有正式渠道。面对这一社会特征甚至是社会安排,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系统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具体到留守女童的成长与关爱, 赋权模式不是儿童自己就能完成的模式, 需要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合力支持。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戚务念。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