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何说治理当学管仲 做人当如鲍叔牙?背后道理揭晓

2020-12-16 23:20:01
相关推荐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广为流传。两人都做过齐国的宰相,处事风格各有特色。管仲是治理型人才,而鲍叔牙身上却展示着可贵的人格魅力。如果你是公司或者机构管理型人才,那么就不能不学习管仲。至于鲍叔牙,笔者认为,处事风格值得每一位学习。

管仲治理的学问——管理者都可学习

管仲当年和齐桓公有着一箭之仇。这个故事在今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目中也提到了。曾经,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这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管仲为了让自己辅佐的主公——公子纠登上君位,就用箭射杀公子小白。

但是,公子小白命大,箭射在了衣带钩上,公子小白装死活了下来,并成了齐国新一代君主。因为管仲很有才能,鲍叔牙就举荐管仲为相,小白虽然起初不乐意,但是想想自己的宏图大业也就答应了。

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卓越管理才干:

(1)尊王攘夷,顺势而为

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并非取代周天子,而是采用了“尊王攘夷”的政策。这个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明智之举。周朝是非常注重礼仪的一个朝代,春秋时期虽然分崩离析成多个小国,但是有一点,就是人们心中的道德礼仪底线还未完全突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取代周朝而自立。

齐桓公看到了这个层面,就好比是在混乱的市场中看到了一个重大的机会,他迅速抓住机会,顺应当时的发展形势,让齐桓公尊天子,以正自己霸主之名,不可谓不聪明。

(2)眼光独到,农业商业共同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下后来的郑国,大部分国家都是重农抑商。在发展经济方面,管仲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农业确实是国家的根本,但是商业却可以让一个国家富强起来。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够增强军事实力,真正成为霸主。

管仲的“官山海”政策,正式将盐和铁纳入到国家的管辖范围之内,这一政策也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他推行了一种“准平”的粮食政策,平衡了粮价,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这种思想也是超前的,和现在国家的保证粮价政策有相似之处。

作为一名管理者,管仲敢于突破“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同时,能够结合具体发展问题,创造出有利于国家人民的经济政策,是一名高超管理者。

(3)分级管理,差异化激励政策

激励政策,对于管理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往往直接关系到管理效果。管仲在农田管理上,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也就是设置不同的税赋。对于肥沃平整的土地,税赋要高于贫瘠荒凉的土地。这种思想也是非常超前,和马克思的级差地租思想基本相同。

差异化的激励政策,相对更加公平,也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是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管理政策。

(4)改革顺应民心,人缘好

历史上不乏改革家,但是像管仲这样改革后而深得民心的则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就是,管仲能够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他懂得战争会让人们受苦,因此选择了尊王攘夷的政策。同时,他并没有通过武力手段称霸,而是选择发展农业和经济,让齐国变成富强的一个国家。

管仲的改革,都是顺应民意,不让人们受苦的改革,也因此,齐国的百姓都很敬爱他,他是一个受下属拥护的成功管理者。

如果说管仲是管理者的榜样,那么鲍叔牙就是所有人的榜样。鲍叔牙的做人理念,值得所有人敬佩。

在管仲成为齐国宰相之前,齐国的国相是鲍叔牙。鲍叔牙知道管仲才能在自己之上,多次向齐桓公举荐,并求齐桓公赦免管仲当年一箭之仇的罪过。

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鲍叔牙身上的一些优异品质让世人敬仰。

(1)宽容大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鲍叔牙最初和管仲相识时,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总喜欢贪占小便宜,别人因此都有些看不起他,只有鲍叔牙解释道,管仲是因为家境贫寒才如此。管仲曾经参军打仗,每次开战他都倒退逃跑,别人说他胆小鬼,鲍叔牙却解释道,管仲是因为家中有七十岁的老母,他若死了,担心老母无人照顾。

鲍叔牙这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行为,让管仲也十分感动,两人也结成了关系密切的好朋友。

(2)不恋功名,慧眼识人,一心为公

鲍叔牙将管仲举荐给齐桓公,自己让出宰相的位置给管仲,当齐桓公让他和管仲一起担任宰相职位时,他果断拒绝了。并表示,宰相有管仲一个人就够了,管仲才干远远在自己之上。这种一心为公,丝毫不贪恋功名,慧眼识得有才之人,甘心让出自己功名的高贵品质,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3)不为谗言所扰,心中自有天平

不管是历史,还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搬弄是非,背后乱嚼舌根。对于那些传言是非,如何去辨伪存真,不受干扰,就显得十分重要。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鲍叔牙是否可以担任宰相,管仲说不行,鲍叔牙嫉恶如仇,过于耿直,不适合做宰相。佞臣竖刁听说了,就去告诉鲍叔牙说,亏你将管仲当成好朋友,他死前都不让齐桓公将宰相位置给你。国公本来是有意任命你当宰相,都是被管仲给搅黄了,他说你嫉恶如仇,太耿直,不适合当宰相。

竖刁本来是想让鲍叔牙恨管仲,却没想到,鲍叔牙听完后,大笑道,知我者管仲也。竖刁奸计未能得逞,悻悻离去。

鲍叔牙不但深知管仲的才能,而且也了解管仲的为人,心中自有天平,不为留言所惑,让人敬佩。

总结

管仲可谓是千古一相,他的治理理念,管理思想,在当时都是非常超前的,在现代,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鲍叔牙则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宽容而大度,慧眼识人,待人真诚,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计较名利得失,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参考资料:《史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青藏高原的作文 家庭温暖作文 生活就是一首歌作文 仓鼠作文三百字 小学生写人作文评语 四年级美丽的秋天作文400字 蜡烛作文400字 三年级摘抄作文 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作文有趣的汉字 描写弹古筝的作文 遇见什么半命题作文 考试失利重新振作作文 牡丹花作文300字三年级 动物小白兔作文 争做安全小卫士作文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作文600 作文00字 thenandnow作文 第一次打预防针作文 玩淘气堡作文 介绍黄河的作文 西沙群岛的作文 观察大蒜作文 我最喜爱的游戏作文 请假条作文格式 新年趣事作文600字 我的奶奶作文结尾 写校园的作文200字 150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