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蜀国冶铜遗址保护与开发构想

2020-12-16 23:55:01
相关推荐

古蜀国冶铜遗址保护与开发构想———

中华民族从石器时代进入农耕时代,青铜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对青铜的使用,军事上,用于铸造兵器;经济上,用于铸造货币;文化上,用于铸造祭祀天地祖宗的器皿。以铜为原料的货币,促进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形成,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开矿冶铜是仅次于掌握用火之后,又一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起点式里程碑。

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国青铜文明,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然而,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多年未果,令人遗憾。目前,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铜矿来源、出土文物铸造地点和铸造工艺等,大量未解之谜,使古蜀国青铜文明完整性不够,出土文物缺少军事用品如兵器,经济方面如货币以及铸造使用的模范、器具等,使其文化内涵单一。上述不足,导致申遗多年未果。这一现状,值得文化界、考古界、史学界深思。青铜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保护与深度挖掘。

追寻中华民族发展轨迹,宏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深入挖掘古蜀国青铜开采冶炼历史,完善古蜀国青铜文明体系,丰富古蜀国青铜文明内涵,加强古蜀国冶铜遗址保护与研究意义深远。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个领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相关考古研究只局限于小规模、小范围,有影响力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廖廖无几。

以铜渣堆集点为标志的洪雅古蜀国冶铜遗址,是国内最大的古代冶铜遗址。东起洪雅县高庙镇丛林岗,西至瓦屋山东麓,分布在洪雅县高庙镇的丛林村、瓦屋山镇的张村、石溪村、罐坪村、孔雀村、王村、复兴村、燕远村等方圆大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存铜渣成千上万吨,开采历史绵延数千年,无论古籍记载的3000多年前的“庄山冶铜”,还是2000多年前的“邓通铸币”,都发生在这片区域。

在洪雅县高庙镇丛林村,从海拔1100米到海拔2592米的丛林岗主峰,现存二十七处古蜀国冶铜遗址。其中一处遗址的铜渣,在改革开放初期,被村民用来铺了一条大约两公里的村道。笔者在丛林岗主峰海拔约2500米区域发现了冶铜炉台和大量铜渣。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人文资源,深藏山中数千年无人知晓,而这些资源对旅游、科研、考古,特别是深度挖掘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对洪雅古蜀国冶铜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基本构想:

1、 对洪雅冶铜遗址进行全面普查。查明每处遗址地理位置、坐标经纬度、海拔高程、铜渣储量、目前遗址土地所有权人情况、遗址覆盖物如建筑、庄稼、林木等情况。对每个遗址点位编号、铜渣取样、铜矿取样,资料汇总存档备查。

2、 加强洪雅古蜀国冶铜遗址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有用铜渣铺路的,有用铜渣二次提炼铜的,还有买卖铜渣的,这些,都对冶铜遗址造成巨大破坏。保护政策的缺失,使洪雅古蜀国冶铜遗址破坏严重。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这些冶铜遗址正面临更大的风险。

保护方法建议:

1、 国家层面将古蜀国冶铜遗址纳入文化遗产,制订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加以保护。

2、 在洪雅瓦屋山镇吴庄,建华夏古冶铜遗址标志性建筑。

3、 在洪雅瓦屋山镇吴庄,古庄山脚下,建古蜀国冶铜遗址博物馆,收集冶铜文物存入博物馆。

4、 向省、市推荐在洪雅瓦屋山吴庄建古冶铜遗址博物馆和标志性建筑项目,争取让该构想成为省、市重点项目。

3、 开展冶铜遗址考古,深入挖掘研究中华民族开矿冶铜历史。依托前期普查数据,考古搜集各遗址点的铜渣、残存件及相关物品,采用现代方法,运用现代科技,对该区域冶铜历史进行深度研究。用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三星堆博物馆、金沙博物馆、省展览馆等场所开辟专项展馆展出,让古蜀国冶铜遗址文化与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接轨,补充、完善古蜀国青铜文明,最终形成从铜矿开采、冶炼、铸造为体系的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完整体系。

4、 推动古蜀国冶铜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单独申报,也可以和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联合申报。

5、 逐步打造集遗址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旅游目的地。

华夏青铜文明与洪雅县境内古冶铜遗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洪雅开矿冶铜历史十分悠久,加强洪雅古冶铜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1、 洪雅古冶铜遗址分布面积和冶铜规模为全国之最,在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开矿冶铜环节具有代表性;

2、 建古冶铜遗址博物馆和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宏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3、 建古冶铜遗址博物馆和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展示四川在开矿冶铜环节,对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独特贡献;

4、 目前,中国没有古冶铜遗址标志性建筑,在洪雅瓦屋山镇吴庄建华夏古冶铜遗址标志性建筑,在该领域将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5、 青铜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大型冶铜遗址保护项目和景点。开发洪雅县境内古冶铜遗址保护项目,避免了旅游项目同质化,有利于开发川内旅游新亮点;

6、 建古冶铜遗址博物馆和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创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拉动瓦陶、茶叶等本土相关产业发展。

对于瓦屋山铜矿开采及冶炼技术的历史发展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也希望也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对蜀山之瓦屋山“古代铜矿”开采技术及铜矿提炼后的流向、对于文明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于铜制品作为工具、货币、工业制造对于长江文明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

(文章作者/图片:李永政 编辑:唐从祥 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