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走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好人们心目中的扬州——访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

2020-12-17 07:10:01
相关推荐

中国江苏网讯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质,决定了我们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路径决不能走拼资源、低端化发展的老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环境、安全为代价的弯路。”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近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扬州的城市定位、资源禀赋,决定了扬州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坚定不移把新兴科创之城建设作为新时代发展方向,持续挖掘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奋力走出一条符合扬州城市特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建成高水平、过得硬、老百姓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

聚力“六稳”“六保”,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扬州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扬州是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夏心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早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一见底、两彻底、三到位”工作机制,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一见底”就是排查见底,像人口普查一样把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找到找准;“两彻底”就是流调彻底,隔离彻底;“三到位”就是防控力量配备到位、检测措施落实到位、防控责任压实到位,真正形成“流调—隔离—检测—再流调—再隔离—再检测”的闭环防控链,确保 “一个不漏”,千方百计切断疫情传染源。总体来讲,扬州的疫情防控成效比较好。全省从武汉来苏返苏人员40多万人,扬州就有6万人、占15%,但扬州的确诊病例只有全省的3.6%。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理解,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防得住才能放得开,只有放得开才能搞得活,进而稳得住、保得好。对地方来讲,在全面做好“六稳”“六保”的基础上,要更大力度抓好稳投资和惠企业,投资稳了,金融、就业、预期都可以稳得住;保市场主体,也就是保企业,企业保住了,就业、民生、产业链供应链和基层运转都有了保障,这样才能牢牢守好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稳投资方面,我们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就迅速组织春季产业项目视频签约,线上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全市共落实新签约项目178个、总投资1878.3亿元;同时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30个、总投资941.7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重大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文旅、区域性开发、商娱一体化、农业休闲等八大领域,初步梳排出重大项目730个、总投资10656亿元,让“稳投资”有了基础、有了支撑。为了保证项目落地见效,我们还创新项目推进机制,通过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市县两级聘请1000名企业家作为“招商大使”、建立重大项目领导挂钩制度等措施,让项目建设保持压茬推进、批次开工、接续竣工的良好态势。

保企业方面,扬州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精细服务、精准施策,出台了一系列“到嘴到肚”、实用管用的惠企暖企政策。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户户到”服务,要求相关部门把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走访到位,把困难摸清楚,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到位;对小微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把小微企业分解到乡镇(街道)网格,点对点经常联系、动态解决问题;面向创业者和个体户实行普惠政策,送上减租、减息、减税、减费4个“红包”,推出“一票”(景点门票可在相关餐饮企业抵扣等值的消费金额)。初步估算,单单5000万元的“一票”,就可以带动约5亿元的消费。从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一个月好于一个月,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上半年扬州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并保持较为强劲发展势头。

唯走创新之路,

方能实现“第四次辉煌”

记者: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扬州是如何把实现这一目标与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对扬州提出的“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的要求结合起来谋划的?

夏心旻:对照省定高水平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在2018年底,扬州市总体实现度达95.2%,各个县(市)实现程度均超过92%,总体进程还是比较快的。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补好短板弱项,建成高水平的、过得硬的、老百姓认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

回顾梳理扬州历史上的三次辉煌:“兴盛于汉”,源于吴王刘濞利用资源优势在扬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鼎盛于唐”,源于长江运河交汇位置催生的玉雕、漆器、造船、雕版印刷等手工业,实际就是当时的制造业;“繁盛于明清”,源于漕运、盐运中心位置带来的经贸和服务业中心地位,归根结底都源自产业的兴盛。想要实现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也首先要做好产业文章,唯有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新兴科创之城。一要创理念之新。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跳出扬州看扬州,进而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从新理念中对标找差,推进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二要创产业之新。通过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培育引进科创产业、科创企业,推动扬州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三要创文化之新。全面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四要创环境之新。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营商环境,让人们在扬州工作更便捷、生活更舒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创业创新人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心目中,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是成为一座“能文能武、能慢能快、能近能远”的城市。“能文能武”,就是要在继续发扬扬州深厚文化底蕴优势的同时,锚定新兴科创之城建设不放松,创造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产业。“能慢能快”,就是在扬州既能享受慢生活,赏美景、尝美食、寻找诗和远方,也能聚集大量的年轻人来创业创新,在发展上先一拍、快节奏。“能近能远”,就是通过交通区位的改善,拉近扬州跟大城市、跟世界的距离,融入长三角、融入全球化,同时保持良好生态、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成为一方生态净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要靠全市上下一起干,关键靠党员干部带头干。不久前,省委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动员令,我们立即动员、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在“比学赶超”中展现扬州新作为,要求大家比出干劲、学出本领、赶出实效、超出预期。特别是聚焦“六稳”“六保”,在市内组织“擂台赛”,比发展、比贡献;瞄准先进地区开展“对标赛”,争进位、创优秀,全市已经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希望在这种“比学赶超”中,推动我们的城市一步一个脚印向再次辉煌的目标迈进。

把握机遇叠加,

做强产业“硬核实力”

记者:当前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正在深入实施,扬州将如何用好这些战略机遇来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夏心旻:扬州现在面临的机遇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家都面临的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浪潮。对于扬州而言,抓住这类机遇,一是坚定建设新兴科创之城的方向,二是有推进产业科创、发展科创产业的产业自觉,三是建好一大批科技综合体等承载平台,四是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营造适应新技术革命的产业生态,使创业者、成长型企业在扬州能够很好地发展壮大。第二类,就是国家战略的叠加。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扬州叠加,其中对扬州新兴科创之城建设影响最直接的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如果把长三角看成一个高原的话,成不了高原、高峰,就会成为谷底或者洼地;如果不能领跑、并跑,就会被别人拖着跑。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发挥特色、找准定位,不断提升城市的性价比、竞争力。

机遇大家都有,关键看谁能抓得住、抓得好。今年连淮扬镇高铁就要开通、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工,扬州事实上成了一个区域交通枢纽。但是,交通枢纽的位置不会自然地让我们变成经济枢纽,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只能“酒肉穿肠过”,不但不能集聚资源要素,我们的一些优势资源反而容易被虹吸。因此,国家战略要真正落地还得靠自己的奋斗努力,如果抓不住、抓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大好机会。我们在奋力抓住发展机遇、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同时,着力做优城市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围绕培育壮大“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招引一批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科创平台、建设研发中心、发展智能制造,持续吸引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扬州,真正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扬州的发展。

既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也要疏通“最近一米线”

记者:在全省上下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背景下,扬州是如何部署推进民生工作的?做好这些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

夏心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他们的身边事,我们要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工作聚焦离老百姓最近的两个方面,一是“最后一公里”——基层基础建设,二是“最近一米线”——群众最关心的事,建设既美丽又幸福的扬州。

我们认为,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招引产业项目还是办好民生实事,前提和关键是把基层基础这个“底板”守住、守牢。在疫情防控中,扬州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工作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扬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市性大会就是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动员大会。这次会议通过视频方式,参会人员达6000多人,一直开到村和社区。为此,我们做了三件事:一是推动乡镇(街道)治理体制改革,为乡镇(街道)“强身”“瘦身”和“健身”。“强身”就是把一些权力赋予乡镇和街道,特别是将一些县级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给基层,包括审批权、执法权和服务职能,让它有责有权;“瘦身”是把乡镇(街道)的机构进行整合归并;“健身”是把县级机关与基层工作直接相关的人员派下去,充实基层的力量。二是实施网格提升工程。赋予网格多元化职能,强化了安全、环保、稳定等职责,配强网格人员,建立线上线下两张网,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主战、乡级实战”的三级指挥调度和工作运行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奖励激励机制。畅通职业上升通道,建立薪酬自然增长机制,让基层干部干工作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真正树立起“到基层光荣、在一线出彩”的工作导向。

做好民生工作必须贴近老百姓的实际,从老百姓的身边事、揪心事入手,真正疏通离老百姓“最近一米线”。一方面,我们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八个更”的要求,对标高水平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尤其是民生方面的指标,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结合扬州实际,初步排查出突出民生问题90项、排定民生项目220个。另一方面,按照疏通“最近一米线”要求,加快解决一批民生难题。如,要求全市新建小区按比例配套适老小户型住房、老小区配建中心食堂,解决好百姓“养老难”需求;增建一批优质公办幼儿园,解决好学龄前儿童“入学难”问题;加快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解决好群众“上楼难”问题;等等。我们聚焦这些民生项目清单,一项一项地排,一件一件地做,一步一步做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 顾雷鸣 任松筠

赵成君 张 晨 李 源 汪 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 行动作文 作文素材亲情 英语作文主题 作文亲情素材 三年级作文日记 仪式作文 共享作文 550字的作文 为了作文 善作文 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