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并不正确?

2020-12-17 07:25:01
相关推荐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近思录》,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学习了《近思录》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在文中我们多次提到周敦颐的不平凡之处,在了解他为什么值得我们挖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句儒家的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1黄金法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一句道德名言,1993年芝加哥国际伦理大会中就把这句话奉为“黄金规则”,意思就是将它定义为了全人类道德准绳的最大公约数。

但是,当我们追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法则呢?那么,这句话就完全禁不住推敲了,就好像现代人经常抱怨的:“如果人人坚持一年不买房,那么房价就会降下来。”一样,虽然道理很正确,但是社会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个“如果”。

在追逐利益的时代,我会希望所有人都遵循这个道理,而自己则例外,当每一个人都抱有如此想法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为了“正确的废话”,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又换一句话来说,这句话是站在弱小者的角度上而言,弱小的人力量狭小,无论在哪里都是被迫害与被侮辱的人,所以希望人人奉行“黄金规则”,但是角色一旦转变,强大者永远喜欢的是为所欲为。

这样就不得不牵引出第二个问题,到底谁才算是人?自古以来,特别在中国“人”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比如:在古代,妻子是人,而小妾则不是人;妻子不可以杀,而小妾不但可以杀,还可以当作财产赠送给别人;在战场上,将军与士兵是人,城中百姓则不是人,经常出现为了守城吃掉城中百姓的恶性事件。

有了这层逻辑,我们就不难推导出:或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人人平等下才能生效的法则。如果抱有这种思想,那么我只能说你还是太天真了。因为从逻辑上来说,这句话就根本不成立。

02逻辑题

假设:一天李四闲着无聊到处闲逛,正看到张三正在自杀。那么这时候李四什么样的做法才正确呢?如果遵循黄金法则,那么李四此时应该默默祝福张三,希望他顺利死掉,并且不要太痛苦。

但是真的这样做了,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这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求存”机制相违背,在真实世界中,遇到有人自杀,我们大概率不会祝福他,而是阻止他。而这种阻止,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规划,而是发自内心的潜意识,这也就是孟子所言的“恻隐之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下册六一作文 写读后感的作文500字 新年礼物作文300字 南昌高考作文题目 难忘的一天作文200字 描写向日葵的作文300字 保护环境的作文100字 我喜欢的一种食物作文 故事新编作文3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年 一件烦心事作文300字 家务劳动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0字 新年礼物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作文 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英语作文 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作文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400字 以看为话题的作文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珍惜时间的作文600字 新年计划英语作文初二 收获的快乐作文600字 七年级满分作文大全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300 关于创新的高考作文 环保小卫士作文300字 端午节作文的好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