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杨志华超级记忆力——古诗词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倒背如流

2020-12-17 08:00:01
相关推荐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绘图必看】首先我们在这张图上寻找4个地点来记忆这首词的内容。

第1个地点是山,第2个地点是白云,第3个地点是茅屋,第4个地点是农田。我们倒过来记一遍:第4个地点是农田,第3个地点是茅屋,第2个地点是白云,第1个地点是山。记住这四个地点之后,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分析。

第1个地点“山”,绿色布满山,山前摆满船,对应的诗句是“绿遍山原白满川,”。绿色布满山,记忆绿遍山原;山前摆满船,摆满船谐音白满川,记忆白满川。连起来就是“绿遍山原白满川,”。

第2个地点“白云”,船头一只子规在唱歌,雨像烟一样,对应的诗句是“子规声里雨如烟。”。船头一只子规在唱歌,可以想到子规的声音,记忆子规声里;雨像烟一样,记忆雨如烟。连起来就是“子规声里雨如烟。”。

第3个地点“茅屋”,乡村的景色,一个四月的日历,少年和仙人,对应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乡村的景色,记忆乡村;一个四月的日历,记忆四月;仙人和少年,即仙人少,谐音闲人少,记忆闲人少。连起来就是“乡村四月闲人少,”。

第4个地点“农田”,仙人踩了蚕和桑叶,同时在插田,对应的诗句是“才了(liǎo)蚕(cán)桑又插田。”。仙人踩了蚕和桑叶,即踩了蚕桑,谐音才了(liǎo)蚕(cán)桑,记忆才了(liǎo)蚕(cán)桑;同时在插田,记忆又插田。连起来就是“才了(liǎo)蚕(cán)桑又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跨栏高手漫画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管不住的嘴作文 旅游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九年级 初中作文600字叙事 英语传统节日作文 走进什么作文800字 学会包饺子的作文 描写多肉的作文 姐姐放屁给我闻作文 英语报告作文格式范文 守望初心作文600字 学会记事作文500字 作文 一件小事 读懂人生作文600字 有点儿意思作文 爱国主题的作文 我的朋友的作文 港珠澳大桥作文 游沙坡头作文400字 被同学打屁股作文 最熟悉的街道作文 什么是命题作文 游龙亭公园作文 高考作文格式图 开学计划500字作文 我所在的班级作文 远足拉练作文600字 假期计划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