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试试“非语言沟通” 可做到“无声胜有声”

2020-12-17 10:55:01
相关推荐

很多父母发现和孩子沟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开口把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就被孩子深深的嫌弃。

他们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让父母原本想要和孩子好好沟通的心情瞬间无存。

刚上一年级的乐乐放学回来后,铅笔盒里多了一块崭新的橡皮,妈妈发现后,赶紧问乐乐这块橡皮是哪来的?

乐乐不紧不慢的回答是自己拿橡皮和同桌交换的,妈妈紧接着又问同桌是自愿的吗?你的那块橡皮又小又旧,他怎么会拿这块崭新的橡皮和你换呢?

乐乐此时已经表现出有些不耐烦,他对妈妈说,同桌说那块橡皮擦的干净,所以主动和自己换的。

妈妈听后当然无法相信,直接表示,如果乐乐不说真话,就在微信群里当着班级同学的面问同桌的家长。

问就问,乐乐丢下这句话后,一个人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乐乐做出的这种反应是明显的心理暗示,虽然妈妈没有说完她想要说的话,但是乐乐已经知道了妈妈接下来会说什么。

显然对于妈妈对自己将要进行的教育乐乐很反感,所以自己单方面的终止了和妈妈的交流。

01

什么是暗示效应呢?

暗示效应,百度百科上将其定义为: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暗示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他们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而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领会父母的意图,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某件事情。

02

为什么家长会时常流露出暗示效应?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习惯性的用自己的意图去揣测孩子,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投射效应。

具体来说,如果家长自己有某种兴趣爱好,那么他们就会不断的向孩子灌输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多么有趣,希望孩子也能和自己一样,按照父母期待的线路去发展。

但是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并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孩子会有自己的意识,会有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当然也会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这些都未必和家长相同,所以如果家长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主观意愿,肯定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03

孩子什么时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1、对暗示的期待目标不认可

父母会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教育孩子,比如当他们在电视上看到某些成功人士之后,就会告诉孩子要向他们学习。

当然这时父母不会表达出自己的强迫之情,但是却会婉转的提出自己的希望,比如希望孩子和朗朗一样学钢琴,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孩子对这样的暗示期待目标根本没有认同之感,他们不愿意学钢琴,对出人头地也无法理解,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按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实现不同于父母规划的人生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父母的暗示效应,孩子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

2、感到自己处于被控制状态

在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Edward L. )和瑞安(Ryan Richard M.)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DT)中指出:自主需要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之一。

只有孩子发自主观意识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体现,自然有着非常高的完成意愿。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并不想做这件事,而是被父母强迫要求去完成,那么他们就会失去主观能动性,完成意愿也会大大的降低。

3、接收到的暗示内容引起不愉快的回忆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场景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画面,孩子因为粗心做错了题目,父母会反复问他们为什么做错?

但是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不会再粗心时,反而又会引起父母的勃然大怒,不断的反问孩子,为什么总是改变不了粗心的毛病。

这会导致孩子在以后接到类似的暗示内容后,他们的大脑里很快会出现以往不愉快的经历,所以会刻意的回避问题,避免像以前一样被父母指责。

而这种明显带有情绪性的抵触行为,正是孩子逆反心的表现,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04

父母应该尝试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更好的和孩子交流

1、学会和孩子同理心对话

孩子希望父母能够站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与自己沟通,而不是利用父母的权威,高高在上的命令自己、要求自己。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出现情绪时,父母应该学会蹲下来和孩子目光平视,用冷静的态度和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肆意爆发。

这样平等的交流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不仅能够让父母更好的理解孩子,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只有把对话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让沟通得以继续,而不是在中途被孩子不耐烦的打断。

2、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我们相信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他们想听父母的话,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但很多时候也许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无法让父母感到满意。

这时他们自己也会悲观失落,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希望父母能够引领自己走出不良情绪。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感同身受,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看到孩子的努力,知道他们也想进一步。

所以轻轻地抱抱孩子,拍拍孩子,或者用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鼓励,这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相信孩子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做到不让父母失望。

3、给孩子独立的思考空间

只要是人都会有情绪,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当情绪爆发时,就会变得非常冲动,甚至会用言行去伤害自己身边最亲的人。

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情绪有了明显的波动,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学会适时抽身,留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当然也是让自己能够平复心情,尽量冷静。

其实有的时候控制情绪的关键时间只在那短短的一二十秒,当父母和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缓和的空间,能够有效避免孩子出现叛逆心,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400字 感恩的作文 假如没有网络作文 写一篇游记作文400字 扬起理想的风帆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玩具汽车作文 我学会了做饭600字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四年级 操场上作文 芦荟 作文 散步的作文300字 自然风景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800字 的颜色作文 辛苦的暑假作文400字 师生情满分作文 景物描写小作文 写人品质的作文 诚信最珍贵作文400字 按照空间顺序写的作文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文 作文框架 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 月考后作文 运动会的作文结尾 小学生作文网课 调查报告作文 有你同行作文600字 夏天的荷花池作文 历经磨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