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斗”系统背后的“明星”科学家

2020-12-17 13:10:01
相关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袁全)披肩发,黑皮夹克,双臂交叉放于胸前,淡淡一笑,36岁的徐颖登上了一本先锋青年杂志的封面。

摇滚明星?不,她是一位科学家。

徐颖登上一本先锋青年杂志的封面。新华社记者袁全供图 翻拍杂志封面

徐颖现在正领导中国科学院一支科研团队研发北斗增强与终端技术。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之重器,现正处在建设和应用推广的阶段,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徐颖出生在四川,4岁时上小学,16岁就来到北京读大学。她自小就表现出对科学的喜爱,尤其是物理、数学等科目。

“我喜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让我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徐颖说。

徐颖照片。受访者供图

2006年,在导师的带领下她开始参与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研究工作。三年后,她博士毕业,进入中科院工作。2014年,31岁的徐颖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有人称徐颖是“天才”,但她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是个“喜欢通过吃零食和购物来为自己解压”的普通女性。

一次她被问到女性是否适合做科研时,徐颖调侃道:“用性别来判断是否适合做科研就跟用星座来判断一样,根本不科学!”

2016年在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一次公开演讲,让徐颖声名鹊起。

当时,北斗二号系统已经完成,14颗导航卫星网络建立,并开始为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定时、速度测量和通信等服务。

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北斗系统及其研发过程,徐颖在她的讲座中做了很多有趣的类比。

“北斗”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为数百万用户提供短信服务。“大家都看过《鲁宾逊漂流记》吧,如果有一天一个人漂流到了孤岛上,怎么办?这个时候他若选择的是GPS,他只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无法通知别人前来救援,所以他只能够在荒岛上求生。如果我们用的是北斗系统,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既可以知道自己位置在哪里,而且还能够把我们位置发送到方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徐颖说。

“相信我,如果你选择了北斗定位系统,你很快就可以在救援船上和手持GPS的小伙伴说拜拜了。”她话音刚落,就引来观众笑声。

2016年9月,徐颖在香港进行专题演讲,为一千多位香港听众介绍并讲解了北斗系统的研发过程及具体应用。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她在演讲中,回忆起第一次北斗卫星发射时的紧张时刻,现场工作人员化险为夷,在卫星升空前四分钟解决突然出现的设备故障;她讲述第九颗北斗卫星如何在雷雨夜发射升天,成功避免了与雷电相撞;她还向观众列举导航系统追踪野生动物,控制森林火灾和海上搜救等应用技术。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作家王大鹏说,徐颖能够用公众理解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研究传达出来,让人们对科技有更理性的认识。

“她是一位罕见的在科研和科普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轻科学家。”王大鹏说。

2018年12月15日,徐颖在第十二届新疆青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新疆青年博士论坛上发言。新华社资料图

许多人喜欢徐颖,是因为她的直率和风趣。

2011年,网上有谣言称一名女大学生破解了北斗密码,表明北斗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不如外国产品。

徐颖在演讲中介绍说,北斗系统完全不输外国产品。“北斗”为民用和军用用户提供信号,但那个学生只是破解了民用密码,而这些民用密码实际上并没有加密,破解民码既没有技术难度,也不会对系统产生任何风险。

“我们一直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使用北斗,这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徐颖说。

徐颖说,中国已经对外公布了北斗的民码格式,并提供免费的民用服务。而北斗的军码经过了加密等特殊设计,十分稳定可靠。

她幽默地说:“如果有人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让他在旁边偷听。这个技术难度比破解北斗军码更容易一些。”

徐颖照片。受访者供图

她的诙谐、坦诚,和通俗易懂的解释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吸引了数百万的点击和转发。《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科普需要更多‘徐颖’”。

文章认为,徐颖十几分钟的演讲,是科学家带领老百姓,对北斗系统展开的一次“美妙的体验”,“激发了公众的科学兴趣和钻研热情,也让更多人对北斗乃至中国自主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既是一次大众科普,也是一次热点回应。”

从那时起,徐颖便以导航专家的身份频频出现在科普电视节目和讲座上。2018年,北斗导航系统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她演讲的听众也包括很多外国科研工作者。

今年,徐颖再度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任命为“科普中国”的形象大使,获此殊荣的还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以及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

中国今年还将发射8-10颗北斗卫星,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

徐颖的工作比以前更繁忙了,但她表示不会放弃科普。她认为科学家有责任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对抗科学欺骗,抵制谣言。

“好的科普首先是正确的,其次是有趣的,能让听众从中学到东西。”徐颖说。

“我将继续致力于科学普及,激励更多人探索未知世界,尊重科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作文 最感动的瞬间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爸爸 丰收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本 地震作文200字 春水作文200字左右 巧渡金沙江作文 小狗的作文结尾 真情无价作文600字 法律的重要性作文 国庆见闻700字作文 网络教育英语作文 暖流作文 一件工艺品作文600字 母爱作文450字左右 穿山甲的作文 游作文 六上第四单元作文500字 包饺子作文怎么写 写景作文800字 苹果历险记想象作文 作文90字 种子的旅行作文 话题作文范文 新初中生活作文500字 说明文作文300字大全 小学英语作文大全 九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