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赵孝庆 唱在心底里的“牡丹之歌”

2020-12-17 16:20:01
相关推荐

文 王海珍 江建林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考察时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要“实干苦干,稳扎稳打”。2014年6月17日,新时期“菏泽精神”发布:崇文尚德、务实图强。这成为菏泽新的文化符号。

“崇文”,即崇尚文明,崇尚文化。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来就崇尚文化、重视教育,要实现文化引领菏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这是欠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尚德”,即崇尚道德,学习美德。尚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城之魂,更是立国之道,既体现了菏泽人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也寓意着菏泽人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孜孜以求。

“务实”,即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当前,菏泽最大的实际就是经济欠发达,实现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实际,说实话、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务实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全市干部群众久困思变,激发起谋发展促振兴的热情和信心,不甘落后,勇于担当,朝着目标不竭奋斗。

“图强”,即谋求强盛,奋斗不息。图强体现出菏泽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强大气魄。图强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唯有发奋图强,才能实现一代代菏泽人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建设幸福家乡的美好理想。

无数菏泽人成为菏泽精神的注解,为菏泽的美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孝庆就是其中一位。

出身牡丹世家的他一生结缘牡丹

赵孝庆,194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赵楼村的一个牡丹世家。其祖宗赵瑞波是一位老中医,医治病人不断用到丹皮,于是跟牡丹结缘。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至嘉庆年间,赵氏牡丹桑篱园鹤立鸡群,远近闻名,成为曹州一景。有《桑篱园牡丹谱》传世。历经改朝换代,牡丹家业一直延续至解放区土地改革时期。赵孝庆在这样一个家传牡丹氛围里成长,“花园子”对他来说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初中时代,自命题作文题目就是《我要当一个牡丹专家》。

“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他的学业,却没有中断他的牡丹爱好。遵循着“以花为业不为俗,自食其力不为贪”的家训,赵孝庆继承祖业,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牡丹之路。

菏泽牡丹崛起于1970年代初期。那时候,偏于一隅的菏泽牡丹得到了大发展,面积一度达到数百亩,城东北10里左右,公路两边牡丹连阡接陌,花色品种发展到600余种,在全国独树一帜,在牡丹界起到了保种保源的历史作用。那时候,从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济南、青岛等地开来菏泽的观花客车,径直写着“直达牡丹园”,赵孝庆所在的赵楼大队特产队就成了“中国牡丹园”的代名词。特产队里的一班花匠们,挖掘出了老辈子下广催花、嫁接繁育等等的莳花手艺,一朵花卖到八、九块钱,一棵牡丹卖几十上百块,赵楼大队搞得风生水起。赵孝庆那时年纪小,学起技术来丝毫不亚于师兄弟们,出类拔萃的他,不久就被师傅看好,当上了技术组长。

赵孝庆在牡丹园先后求教于全国著名牡丹专家喻衡、周嘉祺、李嘉珏、王莲英和秦魁杰教授,虚心向他们学习。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他掌握了很多新的栽培技术,带领大家培育出了300多个牡丹新品种和200多个芍药新品种。它们是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批牡丹、芍药新品种。他们的辛勤培育,使菏泽牡丹承担起了国内牡丹保种保源的作用。

他先后带头参与或独自完成了“牡丹新品种选育”“菏泽牡丹在广东催花”等多项课题,并获国家、省、地、市科技奖20多项。其中,“牡丹换芽嫁接”获中国科协金桥项目一等奖,“凤丹实生苗嫁接观赏牡丹在商品化生产上的应用”获中国第四届花卉博览会金奖,“牡丹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获国家林业科技最高奖——梁希科学进步奖。他勤劳能干,脚踏实地,不断学习,以崇文、务实的精神,本着学一行爱一行的态度,与牡丹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 赵孝庆考察牡丹生长情况

“当代神农”以身试“毒”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美名远扬。上个世纪90年代初,菏泽牡丹开始出口海外。当时的牡丹实生苗,真是香饽饽,一株牡丹苗能卖到32美元。

当赵孝庆了解到当时作为药材种植的凤丹种植面积已经多达数十万亩时,他从那里买进同一规格的凤丹苗作砧木来嫁接观赏牡丹。经过试验,一举成功。靠这一手,菏泽观赏牡丹的出口贸易一直红红火火。凤丹这个品种,结籽量非常大,除了育种苗木外,无人采收,白白浪费掉,给他留下特深的印象。谁曾想到,凤丹日后成为他开发油牡丹产业的资源库。

当时,出口牡丹赚钱的冲动,导致许多花师丢下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耐不住寂寞,于是追求赚快钱,一哄而上,无序竞争,价格随之一路下滑。到1997年,一棵牡丹苗只能卖到3美元。除了成本,几无赚头。作为当时牡丹出口的龙头企业,不能走与花农争利益的路子。企业的出路问题,一次次摆在公司与赵孝庆面前。

他从菏泽牡丹3000多年的起起伏伏的历史中不断追问、琢磨:古时候牡丹作为进贡皇家的极品,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普及到寻常百姓家里。除了药用、贡品、富贵人家享用,一定还有“草根”用途。不然,古代,南从曹县北延至黄河沿岸的濮州这一大片范围内牡丹连阡接陌,肯定有它的大用途。它的籽儿有无可能作为充饥的补充物来源呢?

有一次,他在百花园苗木市场发现有人在卖凤丹牡丹籽,而且时不时把它丢几粒进口中咀嚼。这让他大感惊异。“牡丹籽能吃?”“嗨,不太好吃。苦的,但吃后回甘甜!”

于是,他带了一些牡丹籽,前去山东农业大学找他熟悉的教授鉴定,目的看能不能做成食品。朋友一顿忙活之后说,味道太苦,做食品可能没有什么前途。而且食品种类繁多,很难做出特色。不过,他提醒说,牡丹籽里含油量好像不低,回去试试,用刀割开,把它按在白纸上,看是不是有明显的油印。如有,则说明有油。赵孝庆回家一试,果然白纸上留下了厚厚的油湿印。

但这种油能不能吃呢?他心里没底。作为牡丹匠人的他深知,必须经过试吃才能揭开谜底。他开始尝试少量地食用新鲜的牡丹籽,再后来大把地咀嚼牡丹籽,始终没有发现毒副作用。再后来,将它与大米混合煮饭吃。再后来,他就带上一包牡丹籽儿,到十几里之外的小留镇一处油坊加工成了油。把它用土办法榨成油来炒菜吃。不但自己吃,还动员家人、朋友吃。几年吃下来,自己和家人身体状况明显变好。这几年,赵孝庆以身试“毒”的事儿广为传颂,已经不足为奇了,当年那可是“赌命”啊。每次看到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书法赠品以“当代神农”开头,就会想起这个“赌命”故事。开发新的油品有风险,但他宁愿自己冒险,以身试“毒”,这就是菏泽精神中尚德的体现呀!

让油用牡丹造福更多的人

2002年,北京植物园和北京林业大学有关人员邀请赵孝庆去北京昌平创办牡丹苗圃基地,他利用这次机会继续搞他的油用牡丹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研究。于是,赵孝庆果断挥师北上,成立北京世纪牡丹园艺公司,利用苗圃基地从事新品种培育、带研究生,同时早起晚归地于基地与中国林科院,做牡丹油各种指标的分析化验。

2001年,赵孝庆委托中国林科院开始做凤丹、紫班牡丹种籽成分分析,至2004年完成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大量维生素、优质蛋白、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2006年,赵孝庆把压榨出来的牡丹籽油送到中国林科院作进一步分析,化验结果令人振奋: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提炼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竟然高达92.26%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分析室主任王文芝惊叹:“我做了多年木本植物油成分分析,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

分析结果一出来,赵孝庆立即联系清华大学机械研究院设计、制造小型油用牡丹籽油生产设备,一举成功,并获得专利。生产出来的牡丹籽油送中国粮油监督中心检验,产品达到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

2008年,赵孝庆带着牡丹油项目、技术、资金离京返回菏泽。他想把这个成果上交给政府,他相信政府有能力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利用菏泽的丰富牡丹资源和人才实力,从推广种植到形成油牡丹循环经济产业链,并没有想着利用它去为自己赚钱发财。有朋友和他的想法截然相反,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何必拱手相让?赵孝庆想了想,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牡丹梦,并无不可。于是,没有任何生产加工业经历的他被“逼上梁山”,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原赵楼人民公社的粮管所挂牌成立,正式开始生产牡丹籽油。

2009年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拜鹤明听说牡丹籽油后,由农业部官员陪同到菏泽考察,在牡丹区政府会议室听取了关于牡丹籽油的介绍后,他说:“如果牡丹籽油能够实现产业化,那将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这更增加了赵孝庆实现牡丹梦的信心。根据专家意见,他们将生产出来的5吨牡丹油分发给机关、学校、企业,进行人群活体实验,证明无毒,于2009年上报国家卫生部,申请新资源食品生产许可。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正式批准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并公告天下,使之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家获得合法生产允可权的牡丹籽油产品生产企业。从此,油用牡丹产业化进军的号角正式吹响。菏泽精神中有图强,赵孝庆从未在困难前面停止脚步,唯有图强才能让油用牡丹造福更多的人。

牡丹籽油的发现与开发利用,可以说是牡丹产业领域里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曾有不少人拿它的开发价值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相提并论。

凭着东西南北17家分公司、300家各种类型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反馈的信息中总结提炼、运筹帷幄。2014年末至2015年初,他未雨绸缪,及时注册了旨在培训技术指导员与专业人才的“牡丹产业研究院”;招兵买马扩大种苗专业团队;提出瑞璞牡丹“一体两翼”成长战略,突出牡丹油主体地位和资源属性,拓展茶和化妆品两大系列;提醒伙伴们不要盲目上马榨油厂,建厂一定要与种植面积和牡丹籽儿产量相匹配。赵孝庆提出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得到战略合作者、业界专家企业家与种植户一致认同,打心眼里佩服他的境界与胸怀,称赞他“人在菏泽,心怀天下;为了梦想,追求共赢”。

莫道桑榆晚,而今花甲之年的赵孝庆在牡丹产业的研究上仍未停息。为了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他与中国牡丹协会副会长李嘉珏等专家组成考察小组,不顾年老体迈,冒着严寒酷暑,曾多次分赴四川大凉山、甘孜,甘肃陇南等地,攀援于海拔2000多米的深山野岭,对当地的野生牡丹考察取样,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凤丹”、“紫斑”、两种高出油率的油用牡丹因花色单一,花瓣单薄,均为白色,观赏价值不大。如何改变油用牡丹花瓣层次少、颜色单一的现状,一直成为困扰牡丹产业业界的一大难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赵孝庆长期的潜心研究,目前这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一种全新的彩色油用牡丹已经培育成功,有望大面积推广、种植。赵孝庆从未停止过学习,因为“牡丹梦连着中国梦”。赵孝庆会将“牡丹梦”进行到底!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游记作文300字 欣赏作文结尾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作文 爸爸戒烟作文 勤劳的爸爸作文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作文素材名言 大爱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班级建设作文 写溜溜球的作文 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在海边玩的作文 公交车让位作文 作文漫画老师500字 倒叙的作文500字 告知信英语作文 有关困难的作文 挫折 作文800 炒糖豆作文 考试结束后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英语 春节前奏曲作文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六年级的作文 感悟亲情的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500字 我变小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