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别再说读书无用了 那是你不会用!

2020-12-17 17:15:01
相关推荐

曾国藩是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也是一位修养极高的君子,被毛泽东称为古今第一完人。在他的青年时代,有这样一个关于读书的趣事。有一天夜里,他正在读书。有一个小偷跑到他的家里躲起来,准备趁他休息时去偷窃。结果曾先生一直在重复念诵同一个内容,他根本没有机会下手。小偷趴在梁上时间久了,就跳下来气急败坏的对他说,你真是太笨了,你刚才念的我都能背下来。说着就将曾先生刚才念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扬长而去。

这个原本是一个努力精进的故事,但是以现代的眼光看,我们却发现两个问题: 一个是曾先生同样的内容需要翻来覆去的读,读书效率显然不够高;第二个是小偷先生听书效率奇高,只听几遍就能记住内容却不能学以致用,依旧只是个梁上君子。

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读书时常遇到的两个问题: 一是读书效率不高,一本书拖拖拉拉、很久都读不完。二是读完就忘,根本不记得读过了什么,也不能将书中知识变为自己的技能。

想要解决这个两问题,不妨看一下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实用性阅读指南》

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在青年时期也曾经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直到自己创业之后才开始认真读书,他曾经在一年之内读完了300多本书。阅读量上来了,但是新烦恼又产生了。书读多了却记不住,能力也没有多大的提升。后来,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提升阅读效率,并把所学转化成能力的方法,最终实现了他成为自由讲师的梦想。

如今,他把自己的这套成功心得写进了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高效率地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并一步步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方法。对于每一个想要通过读书提升能力,或者知识变现的人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吧。

第一步,高效率读书,获取关键知识

1. 确定读书目的。

在《沟通圣经: 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一书中,作者把读书目的分成了三类: 消遣、收集信息和判断。根据读书的目的的不同,读书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读书之前就想清楚自己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带着目的去阅读,你读书就会更加专注,也会更容易找到你想知道的信息。

比如,你读一本小说,如果你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设计情节结构的,那么你在读书的时候就会特意去注重这本书的起承转合,找到起点、高潮和终点,而不会被一些环境描写而分散注意力。

2. 限定阅读时间。

往往我们效率最高的时候,就是做一件事情有时间要求的时候。读书也是一样的。如果给你一本书,要求你十分钟内读完,并将书中的内容讲述给他人听。我们就会自然的快速阅读,想尽办法去抓取书中的大概内容。

这一点,对付拖延症非常有效。如果你也有类似“今天就读30分钟”,然后并没有看进几页书这样的情况,不妨将你的目标改变一下,换成“今天要在30分钟内读完一百页书,并能大概复述其中的内容”,相信你的阅读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3. 学会断舍离,只读最重要的20%。

很多人无论读什么书,都以为必须从头看到尾才算读完。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大概只占全书的20%,而其中最重要的仅占4%。而我们的读书就是去找出这20%的重要内容,其余的部分,可以略读,也可以完全不读。

阅读要分清主次,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要做的不是读完整本书,而是摘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如果剩余的部分也有精彩的内容,你可以通过读书笔记将它记录下来,保存到你的素材库里。

4. 以“输出”为前提去阅读。

这里的输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讲述给别人听,第二个是写成文字。

学习金字塔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吸收知识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转教给别人,或者是立即应用。

输出会倒逼输入,你能输出的多少,取决于你读进去多少。如果以输出为前提去阅读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会更容易读进去,而且更容易抓住书中的重点。如果一本书你读完之后完全没有印象,那么输出时就会特别困难。

第二步,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你整理知识和信息,记录你的感触和灵感,还可以串联你已有的知识,同时加深记忆。

关于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的习惯也不同,比如在书上划线,做标记,折角,摘抄等等。在这里,我认为作者提到的这两种读书笔记方法可以拿来借鉴一下:

第一种是便笺索引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有重点内容的地方贴便笺,并在上面写上关键词,以后检索和回顾这本书的内容就方便多了。

第二种是做思维导图。

比起纯文字,大脑更擅长图像化记忆。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视觉化笔记,画导图的过程中也是一种整理和复习。以后你看到这个图就会自然的记起内容。

在书中,大岩俊之介绍了两种画思维导图的方式。一种是按照章节顺序来总结一本书的内容,另一种是选取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来画导图。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这一种更符合我们自身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我画的导图

第三步,记住书中的内容

很多人读书时一边读一边忘,看完根本不知道书里说了什么。一方面说明你的读书效率太低,二是,你没有想过去主动记忆。

主动记忆有多重要?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大脑的记忆主要是短期记忆,如果不去主动记忆,或者是有意识的去重复记忆,不消一天,人们就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

除了通过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来加深记忆之外,还需要以下几个方法:

重复阅读,加强理解。

只去记那20%最重要的内容。

在阅读时创造情绪体验。

学会使用各种记忆方法。比如故事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便利贴记忆法等等。

第四步,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很多人的阅读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就结束了。但是, 如果阅读不能改造我们的认知和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读完书之后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本书中的理论、方法、技巧如何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在《微习惯》一书中,作者斯蒂芬·盖斯提到,我们的大脑有感性大脑和理智大脑两个部分。当理智大脑告诉我们,你必须要采取行动了。但是感性大脑感知到目标难度后就会产生抵触,为我们设置种种障碍阻止我们去行动。

想要让你的行动变得更加容易,斯蒂芬·盖斯认为,那就必须拆解你的行动步骤,让你的行动小到感性大脑根本察觉不到。从而,迈出你的第一步。

1,制定你的目标。

根据你书中的内容制定你的行动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要现实可行的,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比如你说,我一个月要读30本书,但你平时一个月只能读四本书,所以这个目标就有点大了。你可以先从一个月先读8本书开始,然后逐渐增加你的目标量。

2,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

这个有点类似吸引力法则,在脑海中想象你成功达到目标时,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不断的给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让大脑记住这种感觉,那么你就会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3,明确你现在的位置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假如一个完美的状态是100%,想一想你现在的状态是多少?如果再加上10%,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接下来你就可以想,怎么样才能增加至10%的可能?

4,想想弥补差距的具体行动。

运用5W1H法则,来思考弥补差距的具体行动方案。比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按照这个思路,写下行动方案。从中挑出一项最想做的,优先执行这个行动方案。

5,把你的行动分解成从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

如果你的行动越小,步骤越少,那么大脑就越容易执行。所以,如果把你的行动分解成明天就能做,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毫不费力的一个个小步骤,你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了。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大岩俊之还附录了5个例子具体分析了自己如何通过读书创业、通过资格考试、提升工作技能等等,可以用来参考实操。

综上,有用的读书=高效率读书+读书笔记+记忆+输出+行动。

《实用性读书指南》只有一百多页,平常人大概一个小时就能读完。但从书的精炼程度来看,大岩俊之本人的确是做到了“二八法则”,他撇去水分,把自己经验中的20%的精华都提炼了出来。而且他的文字质朴实在,像一个朋友的分享一样亲切。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无论一本书写的有多好,内容有多么丰富,如果你不能把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那么,你的阅读就毫无意义。所以,从手边的书开始,让你的阅读变得更有价值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礼让行人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400字 开学500字作文 公开课作文300字 未来的科技作文 计划作文300字 我的梦想作文提纲 我爱祖国300字作文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超能力 作文 友情作文结尾 爱我中华作文开头 天气变冷了作文 关于甘蔗的作文 我爱地球作文 写作文我的老师 游灵栖洞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17高考作文 我对妈妈的爱300字作文 初遇作文600字初一新生 学习滑板作文 六年级小学英语作文 又见作文600字 守护作文800字 作文印记 追逐梦想作文 升入初中的感想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150字 猫的特点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