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平遥一座去掉家乡滤镜依然很美丽的古城

2020-12-17 18:35:01
相关推荐

作者:尛乄尛静

说说这次旅行

作为本地人你去过你们当地最有名的景区吗?

-:我要来 平遥 啦,又见平遥好看吗?

Cc:啊?啊,我没看过诶

-:那县衙值得去吗?看介绍也不错啊

Cc:emmmmm~~~~~我也没去过

-:你怕不是一个假平遥人吧。怎么哪儿都没去过

Cc:我土生土长的土著!是那2个太近了,你在换一个别的问我

-:行,那说个远的吧,双林寺怎么样?

Cc:沉默(jpg)

以上对话是真的,我真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没有看过又见平遥,没有去过双林寺,这些景点外地游客应该都去过,我却从来没去过。

其实我想不仅是我,很多很多的本地人也许都没有到过你们所在城市的地标景点逛过吧?心里总是暗示着这个地方就在眼前随时都可以去,先去远方走走吧。

想起我去 贵州 黄果树景区的时候遇到一个包车的师父,他跟我说,虽然每天接客来来回回千万次经过黄果树景区,他自己却没踏进去半步。我当时很惊讶。可是回想一下我自己又是多少次经过武侯祠而不入呢?

关于这篇游记

这篇游记是由夜市动笔而起,美食落笔而终,会插入一些值得去的景点,及特产店。

——【有关美食】

美食于平遥古城就像一张社交卡上的必备项目,来平遥的人多少是奔着晋菜而来?每次去外地旅行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出去吃一顿美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美食,了解当地文化。这也是大多数旅行者必定会做的事情。无论你是都有喜欢这种类型的菜,都会被当地的氛围所感染。

——【有关醋坊】

平遥的特产

《咱们穿越吧》中宋小宝和张卫健曾经拜访过这家醋坊。看到节目,才知道原来醋的种类有很多种。

蜂蜜醋、红枣醋、老陈醋、山楂醋、苹果醋、贵妃醋

来平遥可不能错过品尝这几种醋。

山西人都很爱吃醋,他们的手工醋很出名。

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也会选择山西的醋,作为日常的调味品。

这次来到平遥,最想买到正宗的老陈醋。

——【有关景点】

对这座古城的认识是高中历史课本的重现,课本中讲述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在此建立了一座土城。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便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平遥是我极喜欢的一座古城。四四方方的土城墙围着一座座老式的院落。进城的途中,看到用自行车推着米袋子的男子,和坐在褪了色的门廊下晒太阳的阿婆。犹如欣赏带有擦痕的老影片,旧而亲切。这样淳朴温厚的感觉,是一进城门不用思索便可以有的体味。心熟悉而沉静。

疫情并没有中伤这座古城,古城门管控严厉,但街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冷清,灯火依旧辉煌。

——【有关酸奶铺子】

夏日的晚上总是需要一杯炒酸奶,抒情也好,旅行也好,常驻也罢。在外吃的总是不一样,这次分享的刚好在县衙旁边,这次无意的邂逅。惊艳了时光。在平遥的夜幕之下,应该不能缺少这杯炒酸奶。

旅行也好,生活也罢,有个小愿望写在铺子的墙壁上,是一个宝藏回忆。

夜里的烟火气息

平遥古城的夜景,比我想象的要暗淡些,但它真的很古老、很沧桑、很幽暗,街巷深处的昏暗灯光,让人不敢前往,因为街巷很深,那里很黑;灯光也没有北京前门那么亮堂,但是我感到,它很真实、很古老、很壮观,它不愧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看到了城中夜色的美景,才能让我忘记夜里的冷清。似乎只有那深深浅浅的街道、浓浓淡淡的灯光、或古城的静、或古城的美。我对它的眷恋,也将一一的定格在了暮色之下。

一座城邑,千年积淀,不入平遥,不知历史之厚重,一到平遥,方被平遥之魅力所震撼。这大概就是平遥夜景的独特之处吧。

青砖夯土的城墙古朴雅致,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平遥就是一本书,我是一个过客,所有新鲜感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一步一页,一夜一梦,能够触摸到红尘中最真实的自己。

最异域风|【酸奶铺子】

这个地方,不管你白天经过还是晚上灯光亮起来的时候看到它,都会忍不住让你的眼光在这家店身上多停留几眼,我是第二次路过的时候决定走进去看一看的,酸奶铺子。

人一定是感官动物最高级别的进化,不然为什么那么轻易就被感动,不然为什么很容易就爱上一个地方,那天从县衙出来往南大街走,路过酸奶铺子的时候终于决定进去看一看,去第一次因为着急去看县衙升堂边演,所以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做过多停留,这次出来再遇见,那是一定要走进它了。

铺子这两个字对我而言,本身就自带温暖光圈。

贴满整个墙的留言、平遥原创元素的冰箱贴,有着平遥票号文化的纪念银票……真的爱死了那些冰箱贴,感觉是整个平遥文化的缩影了,县衙的身影、剪纸艺术、市楼、日昇昌……通通都想装在口袋里带走。

如果只用文艺范儿来形容酸奶铺子,那并不完全能够将这里所要呈现给我们的表达的完全。

小清新的感觉是这些小小的物件装饰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

这些都还不够让你爱上这里的话,花香蜂蜜酸奶、沙棘炒酸奶、红豆酸奶……一定会让你再一次爱上这里!

沙棘炒酸奶。

高颜值的代表,从来没想过酸奶也会有这么多吃法~

店主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很随和,非常热情的和我们聊天,店内生意情形这么好,我问他不考虑开个分店吗,他说,店内的装修样式可以被复刻,但炒酸奶这个技术活儿,却是很难被替代的,日积月累的拿捏掌握,交给别人他不放心,这也是为什么说酸奶铺子做的这么成功,平遥古城内却只有这一家,再无别的分店的原因了。

或许只有像酸奶铺子一样守得住初心,才会被人们越来越喜爱,才不会在更新换代这么快节奏的生活里随随便便就被替代。

偶遇一家有故事的醋坊

无意中的邂逅总是分外惊喜的,在街头漫无目的的走着,差不多三分钟不到的距离吧,抬眼就看到这家醋坊。古城风格的装修吸引我走进去。

哪怕是当地人的我也是会在进去看看当地的酿醋文化。

早就听说了醋味飘香的平遥古城里,好醋香醋多的是,一定要亲自前往拜访一番。人人都是冲着古城来,我偏爱醋寻醋来!找寻了很多家,感觉都很商业化,未寻得一家足以让我将脚踏入屋内。正当我们准备放弃往回走时,脚却不听使唤的随着那味醋香迈进了这间娘家醋坊。屋内放满了大缸,醋香与别家不同,原来是古法技艺酿造。

“醋”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酿酒师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后来,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为“醋”。据说直到今天,有些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从娘家醋坊了解到,手工酿醋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将精选出的高粱蒸熟,成为饭粒状,晾凉至不烫手时,加入大粬和酵子,搅拌均匀,放入缸中发酵。发酵好的原料称为“醋头”,然后加入麦麸、谷糠等搅拌均匀,装入箩筐、缸或木箱中等待发热发酵,这个发酵的过程也叫酒化,它决定了醋味的醇冽程度

’酒化的过程需要五六天,期间要不断翻动,使混合在一起的原料、麦麸散热,到了不再散热时,就制成了醋醅。再将醋醅装入缸中,放置在阳光下或阴凉干燥处,放置的时间越长越好。接下来就是淋醋了,将放置一段时间的醋醅装入淋缸中,再加入开水,浸泡一夜后,拔开淋缸的淋嘴,醋就流了下来,这些醋已经经过了过滤,可以直接食用了。经过淋醋,虽然已经制出成品醋了,但好的醋还需要经过陈酿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陈酿的好处是能使新醋经过醋化反应,产生出醇和绵酸的香气。

陈酿的过程民间称为晒醋或冻醋,其传统工艺称为“夏伏晒,冬捞冰”。将经过淋醋后的醋液装入缸内,用纱布将缸口封住,放置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若是寒冬之际,则将其放至户外使其结冰,然后捞去浮冰。

经过这番严寒酷暑,娘家醋坊的陈醋可以达到“夏天不蒸发,冬天不结冰”的状态,就是最上等的陈醋了。形成了老陈醋的典型风味特征:色泽棕红,有 光泽 ,体态均一,较浓稠;以及特有的醋香、酯香、熏香、陈香相互衬托、浓郁、协调、细腻;食而绵酸,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具有 山西 老陈醋“香、酸、绵、长”的独特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娘家醋坊的继承人在传承祖上技法的同时,推陈出新,结合市场的需求演化衍生出了新产品:各种保健醋、蜂蜜醋、五香醋等等,如此做到了 山西 的醋不只在 山西 ,还能走遍全国,走出世界。这是一种大作为,成为晋文化绵延不衰、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

娘家的醋,酿的好醋,酒便是不在话下了。有说法称“醋是酿酸了的酒”,“酒的出现是酿醋的失误”,足以说明一个道理:能酿出好醋,一定能酿出好酒,但是酿出好酒却未必能酿出好醋。

在平遥古城 ,如此一壶好酒必定是要来上二两牛肉,绝妙!好生羡慕居住在这里的百姓,能够朝夕与醋香为伴,沐浴其中。此刻,恍然在平遥古城的街道里穿越到了明清,时光里满是繁华盛世的人群熙攘,镖车出师又凯旋,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白银 黄金,在这座城池的某个地下 通道 里,有组织有纪律秘密周全地运输传递,有条不紊。 平遥的故事、 平遥的酒、 平遥的醋..

最平遥气息|【洪武记】

平遥,作为一个凭借美食而闻名于世界的古城,不可避免地,要开出一个章节来讲它的美食,我爱吃面食,而平遥的面食千种万种。

我去过许许多多以美食著称的城市,但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平遥古城这样令我感到惊艳。

“洪武”一词,是取自平遥古城的建立时间,平遥古城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遥城在旧城垣基上,扩修改筑为砖石城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而“记”一词,则为了让我们铭记祖辈父辈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以及完整保留好古城的历史文化。

洪武记,是“龟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的网红店,开创人意喻深切,愿景清晰,对经营起到了导航作用。现在的经营者,从只有一个“洪武记”门头接受,秉着“来这里,煮碗面给你吃”的开创理念,一步步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将“洪武记”的名号打出来平遥古城。

洪武记饭店,是一家拥有六间门面的大餐厅,在窗外,便可以看到洪武记餐厅的浪漫、温馨氛围。门前的水车让游客为此驻足。如今再亲近洪武记饭店,脑子中总有一个情景:步入庭门,古朴雅致,坐在窗前,品一杯苦荞麦茶,看明清街上车水马龙,内心顿时清净释然。每每困繁于心时,便想起一场邂逅、那份安逸

为了更好的传承山西面食文化,餐厅设立明档部分,平时也有一些菜品出自这里,大部分的手工面食、刀削面、手擀面、猫耳朵、莜面鱼鱼、莜面栲栳栳等都可以看到纯手工加工制作过程。

明档的格子中,放了许多古典小玩意、蒸笼屉、古陶器等。每个匾都有他们对应的模块,晋味十足是凉菜区,文火慢炖是烹饪区,闻香止步是手工制作区。

红色的氢气球灯笼结合着朱红色的墙壁与顶部,展现了浓浓的浪漫氛围、过节氛围。一个可以直接容纳100人大厅的餐厅,在南大街也是很少见了,中间的桌子可以容纳一个20人的家庭聚会,年夜饭的首选地。

如果想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洪武记也可以提供给大家,每个包间可以容纳10个人,很喜庆的环境,大红色突出的更是中国红的颜色,在平遥唯一一家有包间的平遥特色餐馆。

吃过平遥的美食吗?

旧时的平遥古城普通人家以粗粮为主,常年习惯于早饭熬米汤,然后再配以蒸食,中午面食,素菜为主;晚饭视家人喜好,蒸、煮、炉食随意。

平遥人制作饭菜较为讲究,花样繁多、品种齐全,饮食丰富多样。即使家常便饭,也是非常讲究烹饪技术,善于粗粮细作,细粮精做,调料齐全,地方风味浓厚。做菜炒、爆、烩、炸、熘、卤、酱、拌样样俱全。

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饮食习惯无大变化。80年代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习惯也随之变化。细粮成为普通人家的主食,粗粮偶尔吃吃稀罕。

平遥的特色美食,大多还是以面食为主,这倒也符合山西的地域文化,和和别处不同的是,平遥人总能将各类面食做出新花样来,同样的食材换一种做法就又是另一番风味。

【莜面栲栳栳】

据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只是一个栲栳栳,我们就吃到了三种做法,蘸汁、浇汁、干煸。

先来说蘸汁吃的栲栳栳。

先进行蒸制,旁边小碗里配有香菜、辣椒油、蒜泥、还有各家自己秘制的蘸料等等,蘸料的种类很丰富,也不局限,可根据自己的搭配来,在我看来,蘸汁吃的栲栳栳最不能缺少的一记调味品就是辣椒油了,可以说是这道菜的神来之笔呀~

浇汁栲栳栳,似乎更柔软一些,除了辣椒和西红柿的搭配之外,更偏爱于带有牛肉粒的浇汁,比如说我们在网红餐厅洪武记吃到的牛肉栲栳栳,味道更浓郁一些。

【干煸栲栳栳】先将栲栳栳进行炸制,莜面的香气被牢牢的所锁在里面一点都没有流失,酥酥脆脆的但并不完全失了它的软糯在,最喜欢的就是炒制时加入的香菜,还有白芝麻的点缀,美味自然是不在话下啦~

【碗托】

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加料置于浅碗中用蒸笼蒸制而成,出笼晾凉后从碗中脱落,呈碗状。顾名思义碗脱,又名碗托,具有凉粉清爽与灌肠浓香的双重优点,为清朝光绪初年名厨董宣所创,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据说当年慈禧避祸西安路经过平遥食用了碗脱,赞不绝口,从此名声大震。碗脱分凉拌和热炒两种食用方法,本人偏爱热炒,但味道偏咸,看个人口味。

【莜面鱼鱼】

莜面搓鱼儿也是平遥常食的一种面食。

用手搓后,成为两头尖,中间粗的鱼状,故此得名,跟碗脱则一样,可凉拌可热炒。我当然还是更爱炒食。平遥人很钟情于莜面,除了莜面栲栳栳和莜面搓鱼儿,还有诸多莜面的做法,形状不同,蒸制方法不同,味道也各有韵味。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倒是很尊重牛肉本身,色泽、味道、嚼劲基本还是牛肉的感觉。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独特,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在平遥几乎家家饭馆都有,其品牌众多,知名的有“冠云”以及步升,欢春等等,均为上品。世界著名歌曲《山西好风光》中提到了最著名的山西美食——平遥牛肉,平遥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过油肉】

过油肉不知道是否属于平遥美食,但至少应该是山西美食。

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蒜薹炒制而成。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在平遥是很有名的,馅是枣泥,豆沙做的,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爱吃甜食的女孩子到了古城是要必点!

【老陈醋焖牛肉】

既有牛肉又有陈醋,味道超级好,超级棒,来平遥一定要品尝

【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在北方广为流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数平遥。

体验一次古城穿越

初到平遥,看了朋友强烈推荐的互动式实景情景剧《又见平遥》。我的朋友是个高大的男子汉,当时他讲自己看出了眼泪,我当时真不敢太相信。直到我自己看过之后才懂得,他当时激动地描述。

《又见平遥》有独立的剧场,剧场外是又见平遥停车场。我们停好车,到了约定地点取票。我们很幸运,这天正好加了一场。

一进剧场,发现所有的观众都站在开阔地,四周是人工搭建的房屋、街道和城墙的实景,并没看到演员,灯光很暗,充斥着观众们惊奇的交谈。忽然,眼前的城墙上亮起了光,有人在上面讲起了故事,然后是城墙下高台上的姑娘幽幽的唱起了歌曲。正看着,左边的墙上下来了很多人,他们扮作在俄罗斯保镖未能回家的鬼魂向着家乡平遥赶回来,诉说自己未尽的心愿。他们在城墙上忽隐忽现,随着光影交错一直走到观众的头顶,各自的故事包括亲情、事业、梦想、爱情、朋友和这次保镖的主题——救票号的少东家回家。我正沉浸在这故事中,忽然身后的牌楼下高高的站在几个人,他们招呼着:客官,这边请啊,到里面看看!随着他们的指引,游客们转场到下一个场景。

这时我才明白,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将以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看完整个演出。

整个街道完全是仿真等比例建造,我仿佛穿越到当时的平遥,身边的游客也变成当时交织的人群,我们自己也成为整个演出的演员,出演的正是当时的那份热闹。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

住在平遥|【德盛楼】

选择住的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可喜欢住在古城的最中心,也有人喜欢闹中取静的地方,想住快捷酒店的或者选择有平遥特色的客栈。对于我来说,去到一个地方不光是美食可以很快了解当地文化,当地的客栈也可以体验不同的建筑风格。

选择住在南大街的原因,是因为方便快捷、去景点很方便,去吃饭的地方也很近。南大街可以说是平遥古城最繁华的街,要想在这条街上住到性价比较高的,就是这家客栈【德盛楼客栈】

这家客栈的小四合院。安安静静的,非常休闲!店家的服务态度,必须好评。

这家客栈既有古典元素的院子,又有现代中式元素的房间设计。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喜爱,可以接受古典有历史建筑的院子,但房间内喜欢简单中式的装修设计。

无论是一层还是二层都像是个艺术的走廊,二层的门厅,架起了一座木质的茶亭供人歇息纳凉,更将源远流长的 平遥文化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众人面前。留宿在客栈中不仅能感受到鸟儿的叫声,在白天还可以沐浴着阳光喝茶,还可在这大院,厅堂中闲步,在袅袅的檀香味中感悟人生,在静静的亭台楼阁中蒸上一壶香茗,享受一下与世隔绝的时空。

望着客栈的红灯笼和戏台,总会让人唏嘘岁月的多变无常,在那动荡的年代,古朴的小楼只能静悄悄地在这看似不起眼的院中躲藏。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却是无比的幸运,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鬼斧神工般的匠心之作,感叹巧夺天工般的艺术构想。

房间的钥匙依旧是曾经银铜制的那把,插入之后旋转出的是穿越回百年之前的古色古香。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整个房间的设计格外的让人舒适,采用了平遥元素的大炕,睡起来确实如此的软绵绵,全屋内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的设计,感应的地脚灯,卫生间的智能镜子,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景点游览】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在2800年前开始建造,后在明洪武三年进行改造和扩建,现周长6.4千米。平遥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需要注意的是,古城的管理方有时会调整城墙或者下城墙的城门,具体以景区当日的公告为准。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古城墙是由瓮城(东西各两座城门都是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设施组成。如果你有兴趣登上城墙,还可以看到城墙顶上设有的望孔、射孔、垛口、铁炮等御敌设施。

有些游客登上城墙后,会沿着城墙走一段,如果是绕着古城走一圈,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你也可以从北门登上城墙,然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下城墙。在几百年的古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世俗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在城墙上拍照,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拍日落和古城老房子的效果会特别好。

古县衙

据说平遥县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县衙之一。整座县衙建筑多样,规模宏大。完整地呈现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朝县一级政府机构的行政分工和流程,以及相关建筑的特殊功能。

规模宏大完整,由牌楼、仪门、六部、牢狱、大堂、二堂、大仙楼、内宅、花园等组成;今天在平遥县衙,仍可见到六房,尽管都是现在新修的,然而还是可以看到古代“左文右武”的规制。

在大堂的左边是吏、户、礼房,据说由县丞管辖。县丞是知县的助理,正八品官职。大堂的右边是兵、刑、工房,一般由典史统管。

众所周知,大堂是知县办理公务的主要场所。

大堂的后面是二堂。知县除了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在大堂升堂处理公事外,其余时间都在二堂办公,有时会在此召见下属询问案情,或者会见来客。

如果说大堂、二堂是知县的办公区,那么内宅则是知县的生活区。平遥县衙的内宅有正房五间,中间三房为客厅,客厅正中悬挂有“勤慎堂”的匾额。若有上级官员莅临或知县的朋友到来,可在此留宿。两侧套间为书斋和卧室。

平遥县衙最后面的建筑是“大仙楼”,它是该县衙保存至今的唯一元代建筑。大仙楼里面供奉着狐仙,也就是守印大仙。看过《聊斋》的人都知道,狐仙性格温顺,善于变化,而且扶危济困。那么清代县衙供奉狐仙是为什么呢?据说,曾有知县到任,在衙内丢失官印,一筹莫展,狐仙化作女子深夜来访,献上官印。后来知县担心官印再次丢失,于是立庙祭祀,求其庇护。

日升昌

中国票号博物馆(日昇昌票号)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南侧原日昇昌票号旧址。

票号即票庄、汇兑庄,主要办理国内外汇兑和存放款业务,是为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前用起镖运送现银的办法,费时误事,开支很大,商业活动迫切需要以汇兑取代运现,于是道光三年( 1823 )平遥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

平遥的票号文化,以及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带动,尽管这里不是乔家大院,但真正在中国历史上票号银行做的最好的还是日升昌,提到日升昌就不得不说它的大掌柜雷吕泰,这个从底层干起的贫苦人,却把日升昌带到了不可一世的历史地位。

是他在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小小院落,开启了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甚至一度操纵着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当然,平遥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古城,其实更大的价值在于晋商文化,票号文化,以及其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文庙

平遥 文庙有“小故宫”之称,乃 中国 文庙中的六最:现存最早的文庙;最完美的文庙建筑群;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现存规模最大的 中国 1300多年科举发展史;唯一的专业性摄影馆。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

平遥文庙规模宏大,规制齐全,有“小故宫”之称。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0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一进大门便有敲钟仪式

文庙规模宏阔,由并立的三个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院中为泮池, 池上 有拱桥。

过 大城 门,主殿为大成殿,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西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布瓦覆盖,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十架椽,用六柱。

穿过大成殿,到第三进院。见大成殿后墙上硕大的 “魁” 字。传说当地如有高中的状元,可从棂星门中间甬道进入大成殿,即可打开 “魁” 字门,通往敬一亭举行祭天仪式,寓 “一举夺魁” 之意。

大成殿与明伦堂间,有 龙门 。

协同庆

协同庆——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位于南大街45号的协同庆票号旧址。站在市楼上,就可将协同庆全貌看得一清二楚。

协同庆票号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创办,是平遥十大票号之一。

整座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坐西向东,前后四进院,门厅五间,兼作铺面,上带垫板楼。五间过厅之前,各院都有南北厢房,过厅之后即是后院。

后院随地形特点,有五间坐北朝南、“下窑上楼”的主室,垂花门作为侧门,两侧各建有一座影壁,后门通向花园街。后院楼房五间,房前建有天桥,桥上立有一座卷棚式凉亭,桥下是协同庆的看点—下沉式楼宅庭院。

后院楼房五间,房前建有天桥,桥上立有一座卷棚式凉亭,桥下是协同庆的看点—下沉式楼宅庭院。

协同庆的地下金库,光是天井中堆放银子的窑洞房就有四间,加上下了通道两旁各有一间,整个建筑面积总有200多平方米。此外,它还开放给游人下金库参观,去体会满目银元宝,怀中抱不下的有钱的感觉,往来的游客们,尤其是青年旅游者都乐此不疲津津有味的体会、谈论这难得的趣味。

协同庆旧址院内还有介绍协同庆的业绩和主要人物的专门展室,不妨一看;二院南房还有“中国古钱币展馆”,喜爱收藏古钱币和旧币的游人值得进去看看。

中国镖局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旧址;

镖局,又称镖行,是我国现代保安公司的前身。业务很杂,无论是异地货款押运、看店护院、异地银两汇兑、收寄信件等只要您用得上的,都可以找镖局来办理。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共三进院落。前院为商业区,包括东西柜房,金库及柜头房,是镖局的业务场所;中院为办公区,由信房,账房及中厅三组建筑组成,是镖局的办公场所;后院为生活区,包括祖师堂,厨房及练武场,是镖师日常生活及练拳习武的地方。

那时候的镖箱是都是用榆木做的,有人会问了,都说榆木疙瘩、榆木疙瘩,一个破榆木有啥好的?相比松木、柏木、杨木而言,榆木的特性就是结实,用同样厚度的木块来制作的物件,榆木的更耐用,更皮实。每个镖箱重达百斤,镖箱的锁具为暗锁,需要用两把钥匙并排在一起才可以打开,两把钥匙由大掌柜和二掌柜分别掌管,起到一个互相监督的作用。

镖车是当时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一个镖局的门面之一。镖车有很多种,从马车到轿车推车不一而足,使用何种镖车通常由运送的货物决定。最常用的镖车叫独轮镖车。

最早的时候,镖师在走镖的小独轮车上插上一面小旗,小旗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黄面红色狗牙边,或者红面黄色狗牙边,也没有什么字,最多也是写个“武”字,或者搞个龙虎的图腾。这就镖旗的雏形。

后来这种三角形的小旗,逐渐成了镖车上必不可少的旗帜,而旗面上写上总镖头的姓氏。总镖头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出了名的武林高手。在走镖过程中,即便遇到强盗劫镖,只要看一下镖旗上的字,惹不起的就自动退却了。久而久之,这面三角形的小旗帜就演变成镖师出镖的标志了。

看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我习得了一身好本领,又有镖局三宝在手,我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走镖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放在那个年代,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平遥城城隍庙街;

由山门而入,过前院,灶君庙和财神庙分置于东西两侧,左右互通、庙宇相连,组合成“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的奇特景致;

殿宇、廊庑、楼阁、坊、台形制多样,结构精妙;

城隍戏台之重檐回廊、财神庙乐楼之八卦藻井都属罕见古建营式;

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艺术叫人称奇、心动,蓝、绿为主,黄色相间组成青冷色调,渲染了神秘的意境,其仙人走兽,龙吻脊刹,造型精美,色泽如初,是清代琉璃工艺杰作的范例。

双林寺

双林寺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南6千米的桥头村;

“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故原名“中都寺”,北宋更名为“双林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林寺,一座汉化佛寺,佛像题材已渗透了佛教的不同宗派,彩塑人物的面相和装束,鲜有古印度的风情,而殿堂的配置更深具中国特色;

寺内唐槐、宋碑、明钟,均属稀世珍宝;2052尊彩塑形态各异,极具神韵;

古代壁画异彩纷呈,飘逸俊美。

最后最后的话

写到这边总是分外的激动,终于没有烂尾,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来到这结尾的一部分。这篇游记或许没有你想看到的景点,没有那么多网红的餐厅推荐,但这是我一个本地人的全部真情实感。

今年无法远渡重洋去玩耍,那就来 平遥 吧。

最后我真的说,去掉游客滤镜我依然深爱 平遥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家乡地我还是选——【 平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五年级上册 作文咋写 聚会作文 果园作文 重庆的作文 月饼作文 美食推荐作文 课外作文 松鼠作文 鸡的作文 小河作文 做自己的作文 草的作文 青春作文600 作文读懂 上海的作文 玫瑰的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 英语高一作文 语文作文模板 小作文题目 情话作文 难过作文 诗意作文 我三百字作文 师生作文 风筝的作文 作文景物描写 作文一千字 作文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