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自清背后的故事:现实中 父子多年不和 家庭和睦成了奢望

2020-12-17 21:00:01
相关推荐

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雅斯贝尔斯(德)

文章分类|历史奇文

文章字数|2777字,阅读约6分钟

现在的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应该都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大声朗读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背影》。

文中写到,朱自清的父亲派自己去坐火车。买橘子带给他,最后从作者视野中消失的描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文中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那样的高大,那样的慈祥,那样的可敬,那样的可亲。我想,每一个读过《背影》的人,都不禁为散文中那种相互尊重,和睦融洽的父子关系所感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实是,正如书中所说,他和父亲真的相处融洽,互相关爱吗?

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你是什么阶级身份,父爱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最伟大,最无私,不可替代的感情。事实上,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很深。他们冷战了八年,一言不发。直到重病的父亲在报纸上读到朱自清的《背影》。

只有这样,他们的关系才能调和,分歧才能消弭。父亲,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字眼,总是那么灿烂,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父子之爱。

父子是身体的分离,血脉的融合。

做了父亲的人都知道,从妻子怀孕的那一刻起,他就光荣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和使命。从此,他的生命中不再有自己,而是开始了一脉相承。

从他的孩子与自己的骨肉分离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感情。但是,他们破了血管,还连着筋。他们始终无法割舍的是血管的融合。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红军。他出身书香门第,是典型的性情中人。他自幼尊崇苏东坡,以“小坡”二字为“朱小坡”。

曾在江南扬州,徐州等地为官。最后,他做了一份类似现在的“烟酒专卖局长”的工作。别小看这份工作。他有丰富的油和水。于是,他开始不断娶妾。人们说:“一部戏演三个女人。”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嫉妒,他的妃子也不例外。最后,因为这些女人,她失去了官职。从那以后,我整日郁闷,一蹶不振。

年轻时,他为儿子的未来安排了求学和结婚。可以说,一切都被随意安排了。1912年,朱自清14岁时,朱晓坡主动决定与儿子结婚。这名女子就是扬州名医的独生女儿吴仲倩。

父子二人虽然性情迥异,却判若两人。但父亲在儿子最辉煌的时候,还是想着儿子的未来。即使孩子不愿意,他还是安排好了未来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天性,打断骨头连着筋。正是血脉的融合和大自然的驱使,让朱自清的父亲如此操心。

父子是行为的偏差,也是行动的统一。

看过《背影》的人都知道,朱自清的父亲体态臃肿,也许是因为人到中年,身体发福,所以当他穿过火车轨道给孩子买橘子时,爬上爬下步履蹒跚,行动相当不便,而朱自清年轻健壮,精神饱满,看上去应该是个骨瘦如柴的人。

1916年夏,朱自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然而,父亲失业在家后,这么大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四处奔走,举债度日。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朱小坡让家人瞒着儿子。那年夏天朱自清回家,略有察觉。一问才知道,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提前报考了北大读哲学。

1920年,朱自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再次提前从北大毕业。他本可以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立即回到母校扬州八中。

父亲翻过栏杆去买橘子时,儿子正坐在车里。当父亲迷失在奢靡的生活中时,儿子却在上学的路上辛辛苦苦,燃着午夜的灯读书。父亲在家闲着,朱自清就走上教师岗位,走上三尺讲台,哺育下一代。

这些都一一折射出父子俩行为的偏差。但实际上,他们的行动是高度统一的。父亲翻过栏杆去买橘子时,朱自清的心思一直放在父亲的心上。他害怕发胖,行动不便。他不小心从脚上摔了下来。

如果不是家境衰败,朱自清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和更辉煌的未来,但正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毅然报考了冷门专业,提前毕业回乡任教。

朱自清和吴仲谦虽然是包办婚姻,但由于吴仲谦温良恭俭让的习惯,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不错,让原本的包办婚姻也避免了悲惨的结局。

本来,父亲在油水丰富的交通局工作,悠闲地过一天确实不错。但朱自清结婚不久,父亲就失业了。他的父亲受封建思想迷信,总觉得这个新媳妇身上有什么东西。

不洁净的

的厄运。

但当时朱自清在北京读书,并不关心家庭。在家里受了委屈,吴忠谦总喜欢回娘家。朱自清知道后写信责备妻子。后来才知道,妻子受了很多委屈,往往连最简单的微笑都不情愿。

其实,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父子俩沉默不语,很少交流。甚至有些是父亲进门儿子出门,父亲出门儿子进门。然而,行为的偏差正体现着行动的统一。为了让贾宝玉顺利参加科举考试,贾雨村不惜用板子打他的屁股。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和家庭生计的责任。难免有些威严,有些苛刻。

然而,对于这个高大的身材,大多数孩子都望而生畏。有多少家庭孩子吵吵闹闹,调皮捣蛋?只要父亲一到,他们就立即停止玩耍,去上学。这是行为的偏差,却是行动的统一。都是为了家庭和睦幸福,全家兴旺。这是高度的统一。

父子是地位的悬殊,理想的契合。

事实上,朱自清多次主动缓和与父亲的关系。1922年夏,他带着妻儿回到扬州老家,但父亲的怒火并未消去。一是不准他进朱自清家。后来,他在家人的劝说下屈服了,但始终不理儿子。朱自清在家觉得无聊,只待了几天就走了。

接下来的暑假,他硬着头皮再次回家,但父亲依然不理他。此后几年,朱自清再也不愿意回去了。父亲和儿子都要互相勇敢。一眨眼,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联系了。朱自清后来在《毁灭》一文中说,这是“骨肉之间的仇恨”。

在一个家庭中,父子的地位肯定是不对等的,长辈高高在上,说一不二。晚辈乖乖就范,气氛也不敢出来。这就是一个家庭地位的悬殊。但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一个家庭要有尊卑,长幼之间要有秩序,这样才有主心骨,和谐幸福。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系统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那么复杂和混乱就会应运而生,这个系统就会面临崩溃,不复存在。所以,正是因为这种地位的悬殊,才能够造就一种理想的契合度。朱自清父子之间长达八年的冷战,正是朱自清父亲长期的独断专行和挥霍无度造成的。作为儿子,朱自清没有怨言,默默忍受。

面对父亲无理取闹的荒唐行为,他一直敢怒不敢言。但正是朱自清的包容,让整个家庭高度统一,父子相亲,家庭和睦的氛围得以延续,让家庭中每个人的精神和理想达到契合的状态。

都说母爱如春,父爱却如山。父亲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免费享受的最长久的幸福。他就像一座大山,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

不管我们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和父亲有什么样的矛盾,或者是冰山,只要我们有父爱,这些最终都可以消弭。即使我们远在天边,即使我们已经长大,与父母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圈子,只要我们宽容,耐心,爱他们,真诚地对待他们。我们仍然可以和睦相处,享受天伦之乐。

这里是《藤家家的家》,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练字作文800字 作文日记300字 坚持的材料作文 新闻特写作文 真情作文600字 宝石花的作文 作文我是一个好孩子 关于猫的作文结尾 委屈的作文400字 父母之爱作文 写给两年后的自己作文 作文书香伴我成长 牵手作文600字 学会欣赏自己作文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 美的力量作文 健康生活方式作文 学校的长廊作文 赞美中国的作文 我们班的同学作文500字 初中元旦晚会作文 一件烦恼的事作文400字 怎么辅导作文 明信片英语作文 暑假作文500字 清明节作文800字作文 我不再退缩作文600字 英语记叙文作文 描写黄山云海的作文 幸福很简单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