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阿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只要你坚持在爱好上努力用心

2020-12-17 23:50:02
相关推荐

《棋王》是作家阿城的第一篇成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王一生视棋如命,酷爱下棋而不管不顾,甚至不做工都要去找人挑战棋艺,结果因此而不能参加比赛,但他依然不为名次同时与前三名下棋,经过极其艰难的战斗,明明他即将胜利,最终却选择跟人合解。

小说用一种温情的手法描写了王一生对下棋的浓烈,借用王一生对下棋的痴爱来表达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豁达与简单,又以王一生在追求下棋过程的执着和坚毅来传达出儒家思想积极、用世、坚定的精神。

1984年《棋王》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作家王蒙也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阿城的小说独具特色,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深度,有古意,自成高格。《名作欣赏》曾这样评价阿城。

确实,《棋王》看似以人写棋,实际上是以棋写人,意在通过棋王对棋的追求来体现人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现实环境制约着的条件下,人应该如何面对困境,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主人公王一生代表着我们每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基于此,我想从王一生的特质来分析,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从而才能在时代背景下实现理想与世俗的完美融合。

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看你足够热爱并行动

王一生家贫,全家人一个月才十块钱。本不太可能接触到下棋这样的文化技艺。但他从小跟着母亲叠书页,意外得到了一本象棋的棋谱。他看棋谱慢慢看出了思路,就自己用纸板减了一副象棋拿到学校去跟人下,又去街上跟人挑战,不成想总是赢,由此王一生才发现了自己的特长。

那时,王一生为了下棋,常常是忘了回家吃饭。就连晚上回家叠书页,也一边在脑子里下盲棋,下到魔怔了,就一拍书页,喊棋步。

最让人难忘的是,小说开头部分就写了王一生是如何痴爱下棋。在送知青的列车上,一片拥挤嘈杂,大家忙着别离,但王一生却时刻惦记着找人下棋,只看见有人过来,就眼里放出光来,忙摆好棋谱邀人同他下棋。

对王一生来说,棋技好是他的特长。但这份特长也是他付出了足够多心血和努力才换来的。为了几张棋谱,他去垃圾场翻找,才遇到了棋艺高超的老头儿,又从老头儿哪里得到了更高深的棋谱。有了这本棋谱,他随时带在身上,日夜研究背诵,刻在脑子里。

真正的特长是什么?是足够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很大行动,将爱好变成特长。

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喜欢,或者是有空才做随意简单应对,这谈不上真正的热爱,也无法变成特长。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宣称好像找不到自己的特长,其实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将自己的爱好发展与延伸出来。

就我自己来说,我小时候作文写得好,但从未付出过很大努力,也很少去认真琢磨。只是有空才写写,这么多年来,爱好还是爱好。

但是,当我真正用心去发掘利用爱好,爱好就变成了特长。这一年来,我专门练习写作,不管再累每天至少写1000字,有时候上万字,在写了一百多万字后,我的爱好就变成了特长。

心理学有个“摩西奶奶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

因此,不要说你没有特长,它只是需要你去挖掘与开发出来。我儿子班上有位妈妈,她常跟我聊天说自己什么特长爱好都没有。可是不久前,她加入了一个读书会,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读书,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沟通与协调的潜力,就开始大力推广读书会,人气也越来越旺。

当我们真正下定决心,用坚定的行动和执着的努力去做一件事,这就是你的爱好也就能成为你的特长,这也是你的理想。

二: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

也许,当我们怀抱理想,却发现跟世俗有些差别,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困难。

就像王一生,他痴爱下棋,可是他母亲却告诉他下棋不能当饭吃,得要先找一个稳定的谋生的技能再下棋。纵然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肯定,推荐他去少年宫象棋组,将来拿冠军。但母亲还是认为下棋不算真本事,对生活没有任何用处。

在母亲的阻拦下,王一生自然没能把象棋当作一份职业,只能当作挚爱,但也正好符合王一生的本意,他原就不想让自己的特长变得功利。因为,他曾得到那个捡垃圾的老头儿的箴言:“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倪斌也同样喜欢下棋,且技艺不错。但他对于下棋却有着另外的意思,指望通过下棋这一文化本领而尽快调回城里。

与王一生的固执和痴呆不同,倪斌把自己的特长当作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阿城并未在小说中流露出谁这样做更好,没有丝毫的批评与支持,只是将这两者作为对比,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的深意。

其实,王一生把下棋看得如此高尚的根本原因,是他受他母亲和那个老头对下棋的刻板片面认知,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判断,认为下棋不能用来当饭吃,实际上,他如果好好地进利用这项特长,可以为他带来很大好处。

心理学有个刻板效应,是说,当我们对某件事和某个群体产生了固定的看法和评价,此后就会直接把群体特征运用在所有相同类型的事情上。

假如,你明明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却怎么也不肯改变,不肯换个思维,就是因为刻板效应将你的思维禁锢。

表妹上中学时就坚定了开一家奶茶店的理想。但是,家里连启动资金都无法帮她。她只得中专毕业后自己努力打工挣钱。为了完成这个理想,她不仅抢着加班,还想办法跟同学一起挣外快,平日里花钱也特别节省,用了两年时间就攒够5万开店的本钱。

把店铺开起后,表妹认真管理,不断钻研琢磨经营之道,从服务到产品一点都不马虎。两年过去了虽挣的钱不算很多。但表妹十分开心,她觉得实现了理想又能挣钱养活自己就很好。

当你一旦放开思维,将理想与世俗相结合就会发现,很多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

三:自卑与自傲交织的背后,是内心的禁锢

还有一些人,虽然怀揣理想,却总是迟迟不肯投入行动,只把理想深藏在心底。

这种问题的背后,是自卑与自傲交织的情绪。

就像王一生,他为了到处找人挑战棋艺,就长期请假,长达几个月都不做工,完成不了工分,知青大队就不能推荐他去参加地区举行的棋类比赛。

眼看能调回城市,改变的命运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倪斌好心想帮助他,利用他父亲认识地区管文教的书记帮忙,送一副祖传的乌木棋给书记,让倪斌调回城里,顺便也破例让王一生参加比赛。

听闻这样的好事,大家都为王一生高兴,知道他肯定能得冠军。可王一生自己却不说话,一直到了晚上,他才戚戚地说:“不赛了,没意思。”他认为祖传的信物这样珍贵的东西如果因自己的原因而送人,自己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其实,王一生看似自傲,但也是自卑。他不能接受倪斌的好意,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敢承担这份情意。另一方面是他骨子里认为下棋是极其高尚的,不能掺任何杂质。

这些表现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王一生内心的禁锢。所以,王一生被称为“棋呆子”就是因为这种禁锢控制了他的心态和行动。

当一个人从内心禁锢住自己,那必然会看不清外界的真实情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在各种现实的冲击下,会越来越迷茫而无助,甚至是被抛弃。

所以,只有打破内心的禁锢,不囿于过去的经验、狭窄的判断和认知,才能真正从心底建立起一种正确平和的态度,也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懂得在世俗中糅合进理想的发展,这是一项本事,也是一种心态。

四:发掘自我,坚持本真

其实,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像王一生那么简单而纯粹。但一定有王一生那样被禁锢的思维和心态。

那么,在世俗与理想之间,要实现自我,到底该怎么做?

01:坚持本我,尊重世俗

知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的发展除了本我更多来自于外界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与制约,他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以及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你当前阶段的思想觉悟只能代表这一个阶段,而不是你此生一直都是这样。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在某一个时刻后悔曾经做的事。但是,因为本我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也不会变的,比如基本的仁义道德、诚信讲理等等。

基于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一部分的自我,尊重世俗,不与世俗对抗,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我高中有个同学,上学时她的理想是长大了做服装设计师。可是,高二那年,她家里出了意外,她被迫外出打工,从此服装设计师的梦想是与她越来越远了。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这一理想,而是适当改变,她到服装厂学习服装制造技术,弄懂了流程后,她回家开了一家服装店,一边卖衣服,一边替人制作衣服。

虽然不是真正的服装设计师,但她十分高兴和满足,觉得将理想当作了自己事业更是一番美事。

有些坚持,我们真的需要做,比如坚持心底梦想,坚持那份简单的愿望,但是更应该与世俗结合,适当改变自己,学会从时代洪流中寻找契机,将理想变成既能养活自己,又能不断成长的一种本事。

02:打破内心禁锢,放下包袱

有些人,囿于过去的经验和刻板思维中,或者是周围人的眼光中,固执地认为有些东西不能破。

但是,只有打破内心禁锢,才有实现的可能。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长期内心思维禁锢会导致一种封闭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日常中表现出来就是遇事认真,善于思考,但思想狭窄,且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常因一点小挫折而忧伤欲绝。

简而言之,在这种封闭心理状态下,很难有自己的主见和强大的判断与思维能力,因为内心早已被禁锢,且背着沉重的包袱。

我家楼上有个青年小军,上着一份普通的班,每月收入只够养活自己,他一直想创业,用他喜欢捣鼓电器这个特长开一个家电维修店。可是,他父母始终不同意,认为修理电器算不得什么特长。再说,那样风险太大,不如上班每月固定收入好。

这么多年来,自己的特长得不到发挥,他一直闷闷不乐,工作也不用心更别提发展。

他父母就是受制于内心思想的制约,觉得稳定就好,但这样的顽固只会毁掉一个人。

其实,有些陈旧的观念,只会让内心禁锢,并不能证明你这样坚持是值得的。

因而,改变从内心开始,先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从外在吸取别人好的道理和方法,把这一切融会贯通成自己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心态的突破,也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03:全情投入,坚定而执着

任何时候,我们想要个人实现,除了心态的坚定和思维开阔,还离不开全情投入和不懈的努力。

稻盛和夫曾说过: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所以,当你有了属于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心中的梦想是多么的光明和耀眼。再用你的热情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不断吸取外界好的经验,那成功一定不远。

美国知名学者贝尔曾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当你心中想着自己一定能成功,成功就真的会出现。因为有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把握。

这就是告诉我们,成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需要的只是你坚持的行动,和义无反顾地勇敢向前。

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因此,不要责怪环境与世俗制约着你的理想,让你裹足不前,你只要放开思维,不禁锢在刻板狭窄的思维中,再用自己的脚步,一直往前走,就能看见理想之花的开放,实现自我。

写在最后:

《棋王》这篇小说刻画了王一生对下棋的纯洁和痴爱,也通过王一生追求下棋的坚韧行动,赞扬了他这种执着奋进的精神,意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有一种痴爱,有一项特长,到底该怎么做,取决于你内心的态度,和你脚下的行动。

我们从中借鉴到的是,起点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未来怎么样,来自于你的内心思想是否开阔,以及你的眼界和判断,并坚持不断往前就能获得你想要的。

英国诗人丁尼生说:“理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

参考资料:《棋王》 阿城《文艺报》 1984年第10期:王蒙《且说〈棋王〉》《名作欣赏》 2005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