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孤品悲鸣 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杯绝了……

2020-12-18 07:45:01
相关推荐

桃花春发,桃实夏结,花果不同时。

但圣思的桃形杯,桃花夭夭、桃实累累。参差扶疏的大小老嫩桃叶14片,桃花连通花苞5朵,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春意。

在南京博物馆中,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藏品,让一众紫砂大师为之倾倒,费尽心力仿制。

这件珍品就是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圣思紫砂桃形杯。

▲圣思桃杯 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拨开400年浮尘

一件技艺精巧的紫砂制品惊现

1959年秋天,紫砂工艺厂薛如友厂长带队到南京博物院参观,车间主任张纯奇、朱可心、汪寅仙等七八个人一起前往。此次除了参观正常开放的展厅外,还到地下库房看其他宝物。

就是在地下库房看到了妙手天成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

▲明末清初 圣思制桃杯原件

此杯为明代晚期作品,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属饮茶类器具。

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在《宜兴紫砂壶概要》盛赞其制作技巧之精细,形象之完美,结构之纤密,在古今陶瓷工艺技巧中,视为观止。

作者圣思,明朝艺人,姓不详,一说姓“项”,一说姓“蒋”。

藏家慷慨献珍品

圣思桃杯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件紫砂桃形杯原为江苏宜兴储南强先生珍藏,20世纪50年代初,储先生将其慷慨奉献给国家,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馆。

储南强先生曾于1924年请著名紫砂大师裴石民为桃形杯配置底座,内篆有题记:

『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叶、花、实、干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20年前,简翁得此于燕市,归而宝之。壶底叶小损微跛,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年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盖。今岁复以鄙请,为此杯加一托,中虚而涵纳之,趾乃足。遂为之记略,兼扬其艺绝,以光于陶史为二美』。

▲圣思桃杯底座

圣思桃杯

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

这件紫砂桃形杯,由杯和座组合而成,以肥硕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

它以连枝切开的交桃作杯,内外壁平整乌润,整个杯将桃的枝、叶、果有机相联。

桃子丰硕肥大;与杯柄相连的枝干,古老苍劲,盘屈连叉,蕴含“此桃3000年一生实”之意。

▲圣思桃杯底

参差扶疏的大小桃叶,紧贴杯壁,显得意气风发。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了活力。

而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的三个支撑点,使桃形杯稳定在底座上。

▲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

桃形杯外沿下方,刻有七言诗两句,选自唐朝诗人许碏的《醉吟》前两句,“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署名“圣思”,并钤“圣思所作”小印一枚。

圣思桃杯是一件构思奇巧、制技精妙的紫砂艺术极品,是紫砂传器中的经典之作,可谓千古一器!

孤品悲鸣

朱可心、汪寅仙等大师齐心仿制

1959年,在发现“圣思桃杯”这件珍宝时,紫砂工艺厂厂长薛如友向南京博物院提出,要将圣思桃杯借回厂仿制,最终把宝物借回。

紫砂工艺厂召开会议决定,由朱可心仿制,汪寅仙随师父朱可心学仿。

▲朱可心与汪寅仙

朱可心大师每天面对桃杯细细观察,反复推敲,起早摸黑,夜以继日,琢磨如何才能做到形似神似。

三脚定位,每张叶的大小、正背长短,高低、整体的布局、画面的疏密,稍有差错整体就别扭,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边摸索边改进。

▲汪寅仙 圣思桃杯

为保护好作品原件,要在宿舍里制作。冬天室内没有取暖设备,深夜寒气逼人。

朱可心大师用一条长围巾双层叠起搭在肩颈上,披着一件旧棉大衣,坐在床前桌旁仿制。常常做到深夜两三点钟,听到鸡叫才放手。

▲汪寅仙制圣思桃杯

就这样做了四个月,终于成功复制完成。

今天,我们有幸能在博物馆里看见这件精巧的紫砂艺术品,历尽时代芳华,仍绝妙无比,引后世赞叹!

茶道美物,风雅生活

紫砂之家艺术馆智能小程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自我作文 西湖美景作文 二年级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100字 告别作文600字 成长作文700字 选择作文800字 优秀作文片段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