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挑战人生 学无止境

2020-12-18 10:30:01
相关推荐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是怎么来的

传说,在靠近五台山不太远的地方,有座马头山,山上有座小寺院,叫马王寺,寺里住着一个叫净空的住持和十几个和尚,马王寺的前身是一座福神庙,但香火不旺。净空和尚原是峨眉山的云游僧,后来来到这里,把福神换成了菩萨。一些善男信女前来参拜后,特别灵验,于是祈福消灾许愿的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盛。

一次,当地一位大财主因妻病久治不愈,便来求菩萨消灾保佑。日后妻子果然好了,他于是便捐银万两,黄金千两,扩建寺院,重塑菩萨金身。

经过半年施工,新寺落成,全寺上下一片欢腾。和尚们忙着诵经,准备开光典礼。可净空认为本寺原有和尚智慧低,造诣浅,不让他们在开光大典上念经。只是让他们做些扫地、倒茶之类的活计。而念经之事,却让从千里之外的峨眉山请来的20名和尚来做。整个开光仪式虽然搞得不错。可原有的和尚们却怒气十足。他们说:“净空做住持,对我们这些念了十几年经的和尚不相信,不认可,只有远来的和尚才会念经。真是太不公平了。”后来这些和尚陆续离开了马王寺,离开了净空。

“远来和尚会念经”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人们常用这句熟语来比喻瞧不起当地人才,认为只有外来的人才有本事。有时也用来比喻外来的人都有本事,因而容易受当地人尊敬。

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是谁

“聪明反被聪明误”是讥讽那些费尽心思、不择手段地钻营取巧,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害了自己的人。

南宋崔敦诗(113-1182)的杂记集《刍言》所载:墨鱼为保障自身安全,遇有可疑迹象,立即吐出墨汁,将周围的水搅黑,掩护自己伺机脱逃。它以为这一手绝顶聪明,谁知恰恰告诉渔人“此地无鱼’三百两”,结果反误了自已的性命。人们便从中归纳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谚语。不少辞书和大多数人都说此谚语源于北末苏轼(1037-1101)的《洗儿》诗。诗云

人皆养子望聪明,

“余急尚的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因为诗中有“我被聪明误一生”句,后人便把它当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语源。

“矮子看戏,随人叫好”比喻什么

“矮子看戏,随人叫好”,又作“矮子看戏,随人说妍”,也叫“矮子观场,随声附和”。典出《朱子语类》27: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已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乃至问着他那里是好处,元不曾识。

旧时农村演出“草台戏”,都是在露天搭台,台不很高,人们都挤在一起站着瞧。有个矮子也去看戏,他前面的人长得高,视线都被挡住了,他一点儿也瞧不见,只听得前后人们喝彩,说演得真好(妍:美好),矮子也大声叫好。其实他一点也未看见,只是随声附和而已。所以明朝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我小时候,听人家说孔子是圣人,至于他为什么是圣人,哪些地方值得尊敬,却一点也不懂,不过是矮人看戏,随人说妍’而已。”

后人用“矮子看戏,随人叫好(说妍)”这个典故比喻人无主见,随声附熟语“应声虫”同义。

“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出自何处

齐景公有个宰相名叫晏婴,他聪明、公正、廉洁。他诛杀了跋扈的武人,改善了与邻国的关系,谏止了齐景公的奢侈。景公32年,彗星出现,景公以为这是灾害将要到来的象征,打算祈祷免灾。晏婴说:“假如你一个人祈告上帝请求免灾,而数以万计的百姓却在叫怨叫苦,上帝听谁的呢?所以与其祷告,不如减轻百姓负担,减少他们的冤苦。”景公听信他的话,齐国就强大起来。

景公认为晏婴功劳很大,看到他生活很贫困,心里过意不去,就赏赐给他千金。可是晏婴三次都推辞了。齐景公很不高兴地说:“你这就未免太固执了。过去我国著名宰相管仲,国公赐给他钱,他从未推辞过,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婴说:“千金之赏,是应该立功才受奖的,我没有立功,因此不配得奖。谚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应该比不上管仲,我或许是个愚者,但在拒绝奖赏这事上,可能比管仲做得对呢!”他终于推辞了千金之赏,一生过着贫寒的生活。

《晏子春秋》就记载了这句古谚。后人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用于个人提出建议又表示谦逊的时候。也劝诫自以为聪明的人要多加谨慎。

“店里有人好吃饭,朝里无人莫做官”

店里有人好吃饭,是说客栈旅店里有自己熟识的人,即使无钱也能吃上饭,住上宿。比喻熟人好办事,能帮上忙。

过去,交通不发达,还没有火车、汽车,人们上城进京有钱人坐车、骑马,而无钱人只能步行走路。尤其是出远门,更是备尝艰辛。尽管出门时备足了衣衫,带够了盘缠,但路上不知遇到什么情况,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盘缠丢失,连吃饭住宿的钱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店里有自己的乡亲友人,没钱也能吃上饭,住上宿,不至于挨饿。所以就有了“店里有人好吃饭”之说。

古代做官,七品以上都由朝廷任命。同样道理,想做官的人,如果朝廷里有自己的亲朋好友,能够说上话帮上忙,做官就不那么难了。故也有“朝里有人好做官”之说。

既然如此,怎么又说“朝里无人莫做官”呢?据清代王有光先生的解释,在皇帝昏庸、奸臣当权的时候,朝中无人,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做官。因为这时你做官,要做个好官清官,权奸定不容你,打击陷害是轻,重则丢掉性命。你若做个昏官贪官,就会与权奸同流合污,变成小人,毁了自己一身清白。这句谚语是在告诫人们,在“朝里无人”的时候不要做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