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负荆请罪又如何?廉颇终究还是那个失意的老将军

2020-12-18 13:25:02
相关推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让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家喻户晓,而“将相和”中廉颇主动认错的“负荆请罪”美名更是千古流传。

可是史书细细读来,终是五味杂陈,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这个终极公式之下,廉颇即使是负荆请罪又如何?

从完璧归赵到负荆请罪,廉颇鲁莽曾让他命悬一线

廉颇成名在赵国的赵惠文王时代,赵惠文王是赵国第二位王,他老爹就是因为“胡服骑射”而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恰逢齐国的齐闵王灭宋引起了公愤,在燕国的组织下进行了秦、赵、燕、韩、魏的五国伐齐,赵国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由廉颇率领赵军攻占了阳晋,被拜为上卿。

战果四大战将之一的廉颇(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出自楚国的稀世之宝“和氏璧”辗转到了赵惠文王的手里,但是却被赵国的强邻秦国的秦昭襄王给盯上了,秦国假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最终蔺相如出使秦国,揭破了秦国的阴谋,实现了“完璧归赵”,蔺相如因此被封为上大夫,成为赵国的重要官僚。

不久之后,赵国迎来了更大的危机,秦国向赵惠文王提出外交要求,表示秦王要与赵王在渑池会盟。此时秦国的实力远超赵国,秦昭襄王已经是商鞅变法后的第四代君王,秦国已经先后攻灭巴国和蜀国,占据巴蜀之地和汉中,攻灭义渠国,还攻破楚国的郢都,特别是齐国被五国联军胖揍后和燕军深入之后,秦国已经成为当时唯一的霸权国家。同时秦国还有比较恶劣的外交先例,比如此前以“和谈”为名扣押了楚怀王,结果造成最后楚怀王客死在秦国。赵惠文王左右为难,去的话凶多吉少,不去的话又不敢得罪秦国,最终在赵国君臣的商议之下,赵惠文王决定去渑池赴秦王之约。

赵国当然也是有准备的,随行赵惠文王赴约的有“完璧归赵”中立下大功的蔺相如,而廉颇则率领赵军在边境接应,但是在赵惠文王临行时,廉颇却无脑的说了这样的话,他对赵惠文王说:“我约摸着大王赴会往返需要30天时间,30天你回来了那就万事大吉,如果30天没有回来,我就立太子为新王”。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的话当然是为了赵国着想,他的意思是赵惠文王一旦像楚怀王那样被秦国扣留,有去无回,那么廉颇就仿照楚国改立太子为新王,免得秦国以赵惠文王要挟赵国。可是这话赵惠文王听了会是什么感觉,在这个王权至高无上的时代,廉颇愣头青的表态虽然是为赵国着想,赵惠文王也答应了廉颇,但是显然作为赵国唯一政治象征的赵惠文王心里还是不太高兴,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渑池之后的论功行赏。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依然表现出色,他不仅驳斥了秦国的霸权主义,还在关键时刻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挽回了赵惠文王的颜面,赵国得以体面地完成会盟。但实事求是地说,蔺相如的表现虽然出色,但是秦国也是看到了赵国准备充分,特别是因为“赵亦盛设兵以待秦”所以才会“秦不敢动”。

负荆请罪拯救的其实是廉颇自己

渑池会盟之后,赵惠文王论功行赏,蔺相如再次因功升官成为上卿,而廉颇的官位则仍旧是原地踏步,二人虽然都是上卿,但是蔺相如是右上卿,而廉颇则是左上卿,蔺相如位居廉颇之上,这其实就是赵惠文王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了。可是廉颇却看不出这里面的深意,他将不满发泄在蔺相如身上,于是对外宣称“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听闻之后,却时常称病不朝,躲避廉颇,即使自己的车队在路上碰见廉颇,也主动掉头躲避。蔺相如的说法是不想因与廉颇的失和来损坏赵国的国家利益,然而真正的潜台词却是蔺相如并不想充当赵惠文王打击报复廉颇的工具,事实上将蔺相如升官是赵惠文王,没有提拔廉颇的是赵惠文王,故意让蔺相如的官位压廉颇一头的也是赵惠文王。而廉颇不待见蔺相如,实际上完全不讲政治,惹怒的不是蔺相如,而是其背后的赵国一把手赵惠文王,这在王权至高无上君王一怒则伏尸百万的战国时代,廉颇实在是自寻死路,不过廉颇最后终于悔悟,他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向蔺相如或者准确的说是向蔺相如背后赵惠文王“负荆请罪”,而将相和的结局说明的不仅仅是蔺相如原谅了廉颇,而是赵惠文王最终原谅了廉颇。廉颇总算让自己渡过了命悬一线的危险局面。

将相和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真实的廉颇在“负荆请罪”之后呢?

赵惠文王死后,儿子赵孝成王继位,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可是就在秦国对上党郡势在必得之际,赵国却接收了上党郡郡守冯亭的投诚,同时将上党郡收入囊中。结果赵国惹火烧身,成为了秦国的进攻对象,秦国伐韩之战,演变成为秦赵大战。于是老将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对峙于长平,虽然数次败阵,但是仍将战线稳定在长平一线。后来期待着速战速决的赵孝成王用赵括替换廉颇,结果赵军惨败于长平,被杀45万,继而秦军包围邯郸,后来赵国在楚国、魏国的救援之下,才击败秦军,免遭灭国。

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日渐疲敝,大量的精锐男丁在秦赵战争中损失,燕国看到这点后,想要趁火打劫进攻赵国,而战争的燕赵爆发,让廉颇迎来了他的第二春,他再次得到赵孝成王的信任,率军大破燕军,击杀燕将粟腹,并得到了燕国的五座城池。廉颇也因功劳被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廉颇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六年之后廉颇再次率领赵军攻占了魏国的繁阳。

而此时,赵孝成王死了,赵国欣赏廉颇军事才能的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都死了,继位的赵悼襄王并不喜欢廉颇,特别是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与廉颇更是不睦。结果仍在魏国前线的廉颇再混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遭到解职,这位已经历经三代赵王,与蔺相如这样知名的政治家打过交道的老将廉颇,对于新王如何处理自己的情况,居然完全不掌握,而当赵悼襄王新任命的乐乘前来与廉颇交接工作的时候,廉颇才得知消息,而盛怒之下,冲动的廉颇居然率军进攻乐乘,而且仍然发挥了老将风采,将乐乘打得落荒而逃。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不过,廉颇只认识到自己闯下大祸,于是他在打败乐乘后,也逃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避难。大梁就是现在的开封,在这里寓居的廉颇突然发现,他自以为勇于三军,天下无双的军事本领其实离开了赵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魏王也并不待见他,将他冷落在寓所之中无人问津。

一切都终于落幕,廉颇在满怀惆怅和失意中度过了自己最后的人生

廉颇离开赵国后,赵国在面对着秦国的不断进攻中,屡吃败仗。“国难思良将”,这时候赵悼襄王想起了廉颇,于是他派出使者去找廉颇,看年老的廉颇是否还能够率军作战,而廉颇也知道这可能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于是他在使者面前夸夸而谈,并且为了表明自己未老,他向使者进行了卖力地展示,他“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展示着自己还能吃能打,可是使者走后,廉颇静待佳音,等待赵悼襄王的重新任命,结果这样的消息却再也没有来。

原来这其中廉颇的老对手郭开做了手脚,他暗中花重金买通了使者,就在廉颇向使者卖力展示自己的饭量和武力值之后,使者对于赵悼襄王的回复是“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使者告诉赵悼襄王,廉颇确实挺能吃,但是也挺能拉,跟我待了一会,就去拉了三次……

在赵悼襄王看来,一个老到吃一顿饭就去拉三次的人,显然没有了使用价值。廉颇的赵国将军之路从此彻底终结。

刀光剑影终究化作黄粱一梦

后来楚国听闻廉颇在魏国大梁,派人将廉颇接到楚国成为楚国将军,然而廉颇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没有任何功绩。

“我还是想用赵国兵”,廉颇在楚国发出最后的感叹,客死在楚国寿春。

性格决定命运,冲动而短视的廉颇,最终这样惨淡而失意的结束了了他高开低落的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朋友500字作文初一 英语作文50词左右初一 心有明灯作文 法治故事作文 国庆节的英语作文 思乡作文开头 成功的快乐作文600字 消息作文200 关于冬天的作文 青岛旅游作文400字 游凤凰古城作文 家国情怀的作文标题 高中诚信作文 写冰糖葫芦的作文 这也是一种风景作文 军训趣事作文500字 自信的力量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四百字 积木二年级作文 写姚明的作文 旅行见闻作文600字 游屈原故里作文 作文你让我更美好 我的家乡昆明作文 身边平凡的人作文800字 最亲的人作文600字 乡村振兴的作文 美丽的天津作文 防校园暴力作文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