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文美台”能坚守电视人的“理想主义”?

2020-12-18 13:50:01
相关推荐

文丨零壹

在浙江卫视“中国蓝”树帜十周年之际,人们往往首先想起的是《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这些几乎全民皆知的综艺节目,但除了有这些主流的娱乐文化吸引观众注意力之外,浙江卫视还另外坚持着一项传统理念:“人文品质”。

从最早的《亚妮专访》到《江南》《西湖》《南宋》,再到近期的《一本书一座城2》《中国村落》,甚至是尚在制作中的《西泠印社》,这些不同类别的节目和纪录片虽然涉及领域多元,但都算得上兼具写实与精致的美学,传递出了浙江卫视“人文美台”的艺术文化追求与深厚底蕴。

江南水乡,从古至今总有一种温婉动人又柔中带刚的文化底蕴。杭州、绍兴、嘉兴等等满载历史人文的古城有着无数故事,断桥流水与吴侬软语,既是鲁迅、王国维等文学大师的故乡,也是秋瑾、徐锡麟等革命烈士成长之地,种种过往,都似乎在说明浙江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人文气质。

浙江卫视的“人文美台”无疑是一道别样风景。卫视平台制作人文纪录片并非绝无仅有之事,但浙江卫视将人文栏目与地方风景、历史文化结合得如此紧密,作品如此精致,堪称难得。

只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人文栏目很难进入主流视野,在娱乐版图夹击之下能够获得的关注少之又少。即使是2016年《南宋》这样的大型纪录片播出时,CSM收视率也不过是在0.2%以下徘徊,在收视率上难以与动辄破1破2的热门综艺、剧集相提并论。

从《西湖》到《艺术:北纬30度》,人文纪录片走出地域

早期的《亚妮专访》以典型访谈类节目形式出现,随后的《风雅钱塘》则更多展示了江南风景的秀美。但2012年入驻黄金时段的《人文深呼吸》或许最称得上是阶段性的“集大成者”,画面追求精致、完美,解说词文笔美妙,在第五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颁奖典礼上荣获“上星频道30佳”称号。主持人李晗也自此成为人文节目的一员大将,之后主持的《一本书一座城》更将个人风格与人文品牌调性结合得几乎完美。

李晗

以固定栏目形式的人文节目是长期稳定的节目类型,但也同时意味着制作的时间、资金成本有限。直到《浙江文化地理》《西湖》《中国外交档案》《百年越剧》等“四大纪录片精品工程”出现,才更集中展示了浙江卫视的人文底蕴。

对耳熟能详的浙江文化地理进行重新解读,是这些人文纪录片的一大主线。《西湖》导演刘郎在谈到这部纪录片的基调时说:“学术艺术化、思维影视化、西湖陌生化。一说到西湖,大家都觉得它有婉约气质。事实上,婉约的背后是豪迈,阴柔的背后是阳刚。”

这种对固定印象的挑战在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南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这部大型系列纪录片中,不仅有诗词歌赋、戏文书画这些文雅艺术,也有对当时商业、科技的再现,第一集名为《遥望中原》,取材于岳飞《满江红》词,更有历史下的一股浩然之气。

《西湖》《风雅钱塘》都是以人文地标为主题,除了节目本身的观看功能外,也都带有地方宣传意义。从这一点来说,浙江卫视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杭州、绍兴等地都是人文底蕴与风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历史文化名城,选择《南宋》这一主题,也与彼时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有关。

而在《艺术:北纬30度》里,浙江卫视终于突破了这种地域宣传的限制,将目光放到了世界的广度。从杭州这座位于北纬30度线的城市出发,一路经过拉萨、开罗、耶路撒冷、百慕大、新奥尔良,一路西行探寻古印度、古波斯、古埃及等文明的遗迹之地。以“北纬30度”这一特色切口进入历史文化、生活地理的各方各面,以人类文明的高度与深度展现了一段古今文明的篇章。

《艺术:北纬30度》显然也存在着缺陷。立意过高、题材过泛,略显结构松散,情感抒发很难达到真实动人的效果。但从《中国村落》与尚未制作完毕的《西泠印社》流露出的片段来看,视角变得更为精确集中,有以小见大的趋势。

从浙江卫视的人文纪录片发展历程来看,选题不断优化,立足于江南文化又不局限于此,并且一路都保持了唯美精致的画面特色,创作理念也从小成本节目的桎梏中逐步加大投入,才出现了许多放眼全国也毫不逊色的纪录片作品。

人文内涵造就平台品牌气质

文化类节目并不是能够在当今社会获得关注的类型。在网络端,优酷上梁文道等人打造的《看理想》系列无疑是精品节目,《一千零一夜》里梁文道夜晚漫步街头,对一本本好书娓娓道来;《局部》里陈丹青来回于工作室与博物馆,用极度个人的视角对世界名画进行品评;《听说》里马世芳讲解台湾音乐与文化,直击音乐背后的灵魂故事。

书、画、音三档垂直领域的文化节目都获得了豆瓣9分以上超高的口碑评价,显然从节目质量来看,都是文化节目中的佼佼者。但若以播放量论,却都仅停留在单集一两百万范围。另一部文化类节目《圆桌派》之所以能获得更多点击,也是因为无论从围炉闲聊的节目形式还是嘉宾身份来看,都明显更为贴近大众文化,议题也更紧跟社会现实。

可见对人文节目而言,题材通常越是垂直、专业、深入,越难以获得大众的关注度。人们对娱乐、生活新闻的关注都更高,对某一文化领域的兴趣却是千人千面,社科文化的内涵与门槛或许也意味着高处不胜寒。

但播放量、收视率并不意味着一切。带有深厚文化内涵、底蕴与审美层级的文化类节目和电视纪录片,都不只是承担着收视这一任务,而更多意味着播出平台的品牌高度与气质。

这种气质的形成难以一蹴而就,不仅需要长久的打磨与坚持,还需要一些热闹之外的理想主义。付出的时间与资源虽多,但只要像浙江卫视一样形成了“人文美台”的传统理念,就会形成不可替代的品牌标识与观众印象,对一个播出平台而言,这或许比一部大剧、几个明星带来的短暂流量更为珍贵。

现如今,主管部门对于影视作品节目主流价值观的要求越发严格。对各大卫视而言,实际操作上究竟如何去弘扬“社会正能量”?私以为除了常规的正能量宣传外,坚持打造具有美学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才是电视台弘扬正能量的基础和底蕴。

用人文知识和高级美学代替浮躁与虚华,对浙江卫视的“电视人”而言,或许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坚持的“理想主义”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天真美作文500字 金黄色的秋天作文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作文 写一篇描写花的作文 时代造英雄作文 沉潜作文素材 游记作文600字初二 亲情作文600字初三 荷花池作文600字 秋天的枫叶作文500字 和谐之美作文600字 有关节约的作文 知恩图报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300字三年级 初中新闻作文 梦想作文1000 歌颂祖国作文600字 感人作文素材 我的梦想三年级作文 憧憬作文600字 感动就在身边 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500字 采桔子作文 我懂了一个道理作文 我喜欢的语文课作文 真挚的友情作文 河流污染作文 在什么中什么作文 什么是叙事作文 关于桂花糕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