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青春期父母必修:当孩子说“我不想上这门课” 你的回答有多重要

2020-12-18 18:00:01
相关推荐

有一个妈妈给我留言,问题大致是:

孩子初三,目前班级排名前15,周围同学都在上辅导班,但是孩子很排斥。妈妈很矛盾:上了也许会提高,不上可能被落下,上的话时间又有限,不上呢似乎时间挤挤总还是有的,一直徘徊在这样的纠结里,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特别鲜活、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想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困惑:

一方面是:孩子不愿意上辅导班,怎么办?怎样才能让他上?

另外一方面是:能听孩子的吗?不上会怎么样?甘心放弃这个“提高”的机会,内心没有一丝波澜吗?

这个留言给我的思考

我不了解孩子全面的情况,结合这位妈妈后来留言里的信息,有六个方向值得我们一起思考:

1、孩子在是否上辅导班这件事上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屈从或者盲目顺从父母的安排,不人云亦云,认为其他同学都在上,他也必须去上。这是很好的独立思考的品质。

2、在没有上任何辅导班的情况下,能稳定保持班级相对较前的名次,说明孩子的学习效率较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往往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的这个优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不仅是因为孩子有被认可的需要,他也同样需要知道自己有这个优点,将它分离出来,语言化,为强化他的这个能力提供了条件。

3、了解孩子不愿意去上辅导班的原因有哪些?不要主观臆断,和孩子充分沟通后找到那个答案。孩子有可能表达不出来或者“故意”不表达,我们可以邀请他一起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里,听听孩子怎么说,然后一起决策。父母比较难做到的是,放下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披着公正外衣的胁迫”。父母此刻需要做的是“呈现“,而不是”评判“、”决定“。

4、辅导班终究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就是不愿意去上辅导班,还有什么途径可以达到我们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找到最高效学习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是辅导班,也可以不是。

5、父母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对孩子必须要去上辅导班抱有如此的执念?这是个可以很深入的话题,也许涉及到父母自己未竟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察觉。

6、对学习抱有热情,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一切决定和行动,都必须服务于它。在学习的过程中,短期获利和长远收获之间,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这个过程,是对父母的巨大挑战。在解决具象的问题背后,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有自己。

我们自己的故事

就在上面这位妈妈和我沟通的那天,也是我儿子需要去上课外班的日子。孩子上了中学,比父母们忙多了。这个学期,有一门课,需要他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回家吃饭,稍作休整,整理课件,再次投入战斗。他高效地准备,骑车去上课,积极地面对、调整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课回家后说,课前测考得很好,“这周节奏没调整好,短文没有背完,但是考的还不错。似乎也没有那么难。”

但就在1个月前的暑假,就是这门课,他提出来不想上了。

这是我们一直跟了5年的课。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地说,想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即使在之前节奏最紧张的时候,他也没有这样说过。我有些惊讶,内心也有一丝慌乱。

我复盘并和大家分享当时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做了些什么?

一、 我的自我调整

这一点非常重要,需要放在首位。在他正式提出不想上暑期的这课程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非正式地表达了这个想法。

我问:你确定吗?

他说:我再考虑两天。

两天后,他认真地回复确定。我接收到这个答案,迅速自我调整。

问自己:

1.上不上辅导班是谁的事?——孩子的。

2.面对不想上辅导班这件事,我们要沟通的目标是什么?——了解孩子的想法→寻求共识→明确新目标——不上后,有什么新打算。

3.最看重,最需要坚守的底线是什么?——不损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孩子参与进来

有了第一步的心理建设,就有了让孩子参与进来的心理基础。即使我们再着急,主角也是孩子,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主观地评判他,武断地帮他做决定,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明确表达“不想上课”这个结论时,也并不一定就非常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想上课”。可能有很多原因杂糅在一起,我们需要帮助他分离出这些问题,以让他更了解自己不想去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用了这些提纲:

1、不想上课,你自己分析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这些原因背后你是什么心理需求?合理吗?有可替代的解决办法吗?

3、这段时间课不上了,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时间进度,会涉及到换班等,你能接受吗?

4、停课,停的是“通过辅导班学习“这个形式,但学习本身不应该停。你对此有什么计划吗?

5、你需要我给你一些什么支持?

很多时候,孩子说不清这些问题的全部,或者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时候父母需要帮助他们一起来做分析。我们可以把可能的选项一起摊开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不做评判,让孩子自己来思考、决定。

这个过程不容易,但这个经历却有比问题本身更深远的意义。我们最终收获的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别反应过度

孩子出乎我们意料的言行,往往会刺激我们的杏仁核诱发报警,激起“战。逃”反应。尤其在备受关注的学习问题上,我们容易反应过度,把“我现在不想学”和“我从此以后都不学了”等同起来。

孩子不比成人容易。我们累了可以在工作途中见缝插针喝杯咖啡,或者放空一会。但孩子在学校需要时刻保持专注,放学后还有大量的任务等着他们去完成。父母们希望看到孩子精进勇猛的一面,但孩子也会累,他们不是可以常年匀速运转的机器。他们可能只是想阶段性调整,想调整一下节奏,他们这样做时,并不是说以后都不学习了,但是恰恰是父母的过度反应,催化了他们的放弃。

我不喜欢吃胡萝卜(或者我不想用这样的烹饪方式吃胡萝卜)≠ 我就要绝食了。

四、孩子的控制感

以上所有这些,都衍生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一些孩子就是不写作业,就是不愿意去学校,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做这些,他们是不是再也没有其他可以自我掌控的了?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掌控的状态,那么有朝一日,就算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之中,他的大脑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压力。”

最终,暑期10节课,他上了第1节,第2节(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想上),第3-6节我帮助他一起和老师沟通要到了录播的网课在家学习,第7-10课请假。秋季班第1节课,他又恢复到原有轨道上,看上去更珍惜,更放松,也更轻松。

这是我们的故事,不一定适合你。但这些思考的框架,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工具。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所有行动,都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和判断基础之上。

也许你有疑问,允许孩子停下来,难道不是和我们鼓励孩子不要轻易放弃自相矛盾吗?如果我们仔细回答了上面所有问题,我们也就找到了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