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两汉核心价值观解析贾谊的双重身份

2020-12-18 18:50:01
相关推荐

贾谊:汉朝建立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现在是到了改革的时候了,应当制定新的年号、改变服饰颜色、更新政治制度、复兴礼乐文化。

汉文帝:还不到时候,你先去担任长沙王太傅吧。

一、两汉核心价值观

(一)“三纲五常”成为两汉核心价值观

被汉武帝独尊的儒学,为大汉王朝建构了以“三纲五常”为总则的主导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注重人伦的社会价值观、君权至上的政治价值观、尊卑等级的秩序价值观、重视家国的群体价值观和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等;具有“天人感应”的神秘性、“阴阳五行”的必然性、“人道参天”的能动性、“忠、孝、顺”义务的单向性等重要特征。通过统治者的不断巩固和强化,“三纲五常”终于成为两汉时期的主导价值体系。

两汉是对国家统一之核心价值观求索与确立的时期,不仅在思想上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而且在实践上完成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制度化设计。两汉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并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教化网络,同时将这种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依托规范化的官僚制度、体系化的教育制度、严格化的礼法制度等,使其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之中,促进了大众的广泛认知和践履。

贾谊故居

(二)士大夫阶级“名士化”

两汉时期的“征辟察举”制度中的选士任官带有很大随意性。深刻地影响着以读书做官为毕生事业的士大夫阶级的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形成了诸如“士为知己者死”、“知遇之恩”与“士不遇”之类的观念与说法。“名士”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由于“名士”的含义直接与士大夫阶级的价值取向相关,故而名士含义的演变也就关联到文学观念的变化。到了东汉中后期,随着文人身份的逐渐成熟,文人趣味开始成为“名士”的重要标准,从而为汉末魏晋文学观念的重大变革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

二、汉赋的时代特色

(一)两汉文学观念演变

中国古代的文学政教价值观,在先秦儒家文论的基础上,到西汉前期已得到了理论上的定型。这种文学价值观念的价值取向,首先表现为经两汉时期的尊经崇古、依经立论上面,乃至造成了繁琐、庸俗的理论偏颇;到东汉前期,桓谭、王充等提出了注重的社会实际功用的主张,这一价值取向上的转向,是对文艺应有的实用价值的本质的回归。

汉代文学思潮深受经学影响。汉代赋论家们对汉赋的认识和研究始终笼罩在经学的巨大阴影之下,他们从经学的角度抬高赋体文学的地位,极力强调赋体文学的讽谏作用,以是否有利于政教风化为准则对赋体作家作品作出价值评判。汉代文学和经学双向互动,作家群体中不乏经师儒士,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风气交相辉映,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互为表里。

(二)汉代文学呈现出诗、骚、赋一脉相承的特征

赋的铺排特征适宜于表现巨丽的场景和宏大的气势。汉赋有文赋、骚赋、诗体赋和俗赋,但以文赋为主体,在汉代为散体的形式。文赋中的骋辞大赋主要以京苑、游猎为题材;俗赋流传于民间,有一定的情节;骚赋多抒发个人情感;诗体赋以咏物为主。

赋作为一种主要文学文体,它是经历了从骚辞,逐渐吸收诗、文,最终三体合一的发展过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域的成因和个人因素,汉代前期文学主要是楚赋。到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方文化强势回归,再加之时代变迁,观念转变,辞与诗文的逐渐统一,形成了具有朝代特色大一统文化气质的汉赋。整个汉代二百二十多年中,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发展、开拓和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后代的辞赋、诗歌和散文,以至小说、戏曲,都有一定的影响。

汉文帝像

三、贾谊的双重身份

(一)政治家贾谊

贾谊的思想内容深刻、范围极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以及哲学等多个方面。他生活于汉朝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国情及统治政策转变的过渡阶段。在多数人都认为的太平盛世下,他洞察到了社会中已然存在的种种矛盾,并策划出一系列对策来扭转局面。贾谊极力上书劝谏汉文帝采纳他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建议,但众所周知,贾谊的政治仕途并不如其所愿。

虽然贾谊的一系列主张在他生前确实大都没有得到实践,但是强烈影响了汉朝后续国家政策。景帝时错提出“削藩”政策,是贾谊主张的继续;武帝时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更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方针的全面实行了。这些政策见证了他极赋预见性的的政治家眼光。

(二)文学家贾谊

贾谊年青气盛,眼光敏锐,关心政治,富有理想,仕途又坎坷不平。使得他笔下的议论文,往往不仅能晓人以理,而且动人以情。而他的散文最突出特点是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势。这种气势给人以悲的感觉,却不流于哀怨;有壮的成分,但也还不是雄伟豪放,能够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如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上)形容秦摧枯拉朽,横扫六国的强大声势。

《过秦论》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立论,借秦王之“过”为汉作鉴,体现了贾谊的政治识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他的《过秦论》兼有辞赋的文采绮丽、语势流转和政论的峻拔锋利,淋漓酣畅,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并呈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浓厚的政治热情以及激切的政论辞风。忧患意识以史为鉴、直指时弊,政治热情不因年龄高低、官职贵贱而有所衰减,政论辞风的激切表现为对现状的哀痛、对不作为的控诉以及对人生理想和治世理想的向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作文开头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关于长辈的作文 谜语作文 畅想十年后的自己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作 集体的温暖作文 四年级游览顺序作文 爱国抒情作文 成功的要素作文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用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割稻谷的作文 关于和谐的作文素材 我的老师作文250字 溺水的作文500字 白云山风景作文 宝塔山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500字 慢下来会更精彩作文 写四川的作文 北京印象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以励志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梦想大学生作文 包粽子500字作文 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 下雨蚂蚁搬家作文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英语作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