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恭喜你 这是好事!

2020-12-19 00:45:01
相关推荐

曾经有一个忧心忡忡的妈妈问我:

小时候自己的儿子很乖,很听话,可自从进入青春期后,就觉得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每天跟父母不说一句话,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问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都是一种不耐烦的口气。

当父母督促他看书学习的时候,还时不时地表露出厌学的情绪。

虽然知道孩子进入青春期多少都会有些叛逆,但它真的到来之后,还是很让当妈妈的她受不了。

那个妈妈问我,有什么能解决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好方法?

事实上,即便是对心理学的专业人士而言,孩子的青春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在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错了。

听起来很悲观,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专家、老师还是家长,都难以做到用一套严格科学的控制手法,保证孩子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他自己。

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具体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呢?

首先,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丧夫,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

所以即便是没有外在的影响,孩子内心就要自己经历这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表现得跟小时候不一样,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真的不要太大惊小怪。

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 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 这种叛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

其次,当孩子表现得叛逆时,不要一味地压制

青春期之前,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这种心理让孩子依赖父母。

但青春期之后,孩子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比如,明星,科学家,政治家,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该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后的积极意义。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家长对孩子压制得太厉害,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把大量的精力都消耗在跟父母对抗上,那么应该他集中精力的学习和生活自然也就跟不上。

所以,家长要明白,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变弱,孩子的叛逆程度 也会自然而然下降。

中国家长都习惯用“听话”来要求孩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千万不要再把乖,听话当作优点。

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

在青春期仍过于听话的孩子,其父母一定有很强的控制欲,会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

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这会造成叛逆期推迟和缺乏生命力,这两个恶果。

心理学家胡慎之提出,

如果孩子比较叛逆,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应该更担忧。

因为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

简单来说,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听话”的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简单,评定孩子是否聊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话少,行动少,情绪少,这三个方面。

第四,要给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力量远强过孩子,于是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

小时候,“听话”的孩子什么都愿意跟父母分享,父母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却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独特性。

其实,父母不必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全程掌控,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

要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另外,青春期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不必太为孩子偶尔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第五,不是孩子太叛逆,而是父母太焦虑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自己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心理变化的改变,自然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是青春期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家长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

有时,并不是孩子变得多叛逆,而是父母的焦虑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有的妈妈本身自己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粘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自己的孤独、空虚。

儿女出现成长问题,一般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原因。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叛逆给你带来很大压力和焦虑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以及自己丧失了掌控孩子的一种权力感。

如果是这样,那建议家长要先丰富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的生活不无聊,不空虚了,那么你就不会太粘儿女,这样给他们的空间就会开阔起来,孩子也不用像防贼一样,处处小心提防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之前对孩子照顾得太过精细,也就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控制得太多,那建议可以试着改善一下与配偶的关系。

当你把情感重心从与孩子的关系转移到与配偶的关系上来,让配偶来填补你情感的空洞,那么孩子和你都会松一口气。

如果发现跟孩子的关系有了问题,不妨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独立人格的父母,不会只盯着孩子,会多方面地发展好自己。

无论孩子多大年纪,父母跟他们所建立的连接,不仅只停留在语言上,还要有更深层面的情感链接。

这样孩子就会节省下对抗父母的精力,用在学习和发展兴趣上。

因为他们会知道:

无论自己听不听话,都能感觉到父母和自己在一起,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将来,我会走我自己路,而他们也会为我祝福。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感觉到父母就在我的心里。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战争的残酷作文 心爱的礼物作文 初二游记作文700字 作文网 妈妈笑了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英语作文 关于学校变化的作文 我是怎么来的作文 惊喜的事作文 奇妙的和谐作文方和圆 我的信仰作文600字 寻找春天的作文300字 描述同学的英语作文 数学趣事作文 绑架作文 的作文素材 描写校园景色作文 以什么为友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写人 二年级我的朋友作文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300字五年级 鲁迅故里的作文 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的方法 母亲的怀抱作文 一次大扫除作文400字 守护诚信作文 我的小学作文 写一篇水果的作文 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