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 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2020-12-19 10:30:01
相关推荐

我一直认为,教育即生活。

但很多时候,我们单纯地把教育理解为教授知识,课本成为一门学科的具体呈现,知识也将变为考查测评的速成手册。

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而试卷上那些极其亮眼的红对勾,可能会把班级里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类型。

《教育的目的》告诉我们,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去挑战现存的教育盲区,去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转化那些对于学生来说生涩难懂的内容。如果学生自己都能学会并能熟练运用,那学校的价值如何体现?

当前的教育观,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借故转移教育的主体责任。教师的情怀固然重要,但现实的苦累也要独自承受。

学生的学习问题要尽量在校内解决,以委婉、通俗的方法动员家长参与进来。一个始终怀有理想的老师,必将带动一群勇敢追梦的学生。

要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思想盘活、把思维发散,使知识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

如果单靠死记硬背,就会使知识沦为应试的工具。我们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之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学生的领悟水平,体现在对于不同学科的身心感知上。老师们可能更多关注他们的外在表现,看起来利用威严与暴力解决的问题,实则会给他们心理留下创伤,对于类似的管教方式产生条件反应。非暴力沟通,更注重彼此情感、内心的交互,探讨各自对于学习的看法。

学生的智力看起来是天生的,假如我们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疏导,是可以让他们的智力有所提升,这需要家校之间互助互补。每个孩子各有不同,更需要我们因材施教、以优辅劣,杜绝陷入呆滞的思维。

与科技和社会的频繁更替相比,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我们的思维要与时俱进,教学经验有其与众不同的优势,但极容易陷入思想封闭的自我认知当中。

师生之间要保持相对平等的姿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包容不了孩子的差异性,也就背离了师德向善的初衷。

作者的经历与思想,是一本书产生的来源,但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剽窃别人的人生,而是要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

我们不能从课本中坐井观天,也不能从讲台上守株待兔。信息技术所带给人的革新,不仅仅是丰富人的生活,更要引导我们的内心追求。

当前对于教学的困惑,来源于我们抓不准、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的身份,恰恰限制了我们融入儿童的情感生活。

老师与学生,不是敌对状态,而是亲如父母、近如朋友的关系。如果师生之间不敢交心,那教育的情感牵引与心理成长便无从谈起。

学生的日常表现、自己的工作前景、周围的特殊环境,都在考验着教师对于教育的热情与担当。我们是在以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过去的经验永远教不会未来的孩子。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判断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管身处任何困境都能对未来做出可期的展望。

如果一个班级课堂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是我们向学生灌输了一些死板的知识。老师要做的不是设置条件,而是要调动他们的思维。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工具,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使它锋利,然后才能更好地使用它。我们必须先要唤起孩子们对于课堂的兴趣,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发挥各自的潜在优势。

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需要耐心的过程。我们不能以一次过错去否决学生的努力,不能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一面。

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每一位孩子都当成栋梁之才。我们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看得见自己的未来,并且让他们为之而奋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去很多学科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违背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张力。分门别类的课程体系,方便了科任教师的代课需求,但各种学科知识彼此没有串联,就无法实现较为高效的智慧沉淀。

课程是为了供养知识,知识是为了愉悦心灵,而心灵在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中得到升华,生命也将会在种种磨砺中化蛹成蝶。如果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便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作文500字 作文拼音 诱惑作文 忆 作文 初一作文素材 园博园作文 沟通的作文 500字作文初一 《我的愿望》的作文 那个人作文 初中作文700字 写作文软件 600字叙事作文 友谊英语作文 交警 作文 清廉作文 购物英语作文 冲突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 作文我的弟弟 五上作文 四年级小学生作文 谦虚作文 一篇作文400字 最珍贵作文 身影作文 枫叶作文 写作业的作文 温暖600字作文 一束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