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省城书画界忆“陇上大家”刘万里

2020-12-20 03:25:01
相关推荐

讲座现场

刘万里先生的儿子刘德军

近日,纪念陇上著名书画家刘万里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讲座在甘肃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现场,不仅有国家一级美术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林经文为到场听众献上的一场声情并茂的学术讲座,回顾了这位“陇上大家”的生平故事及艺术成果。更有应邀到场的省城书画界代表也纷纷吐露心声,用饱含情感的寄语表达了诚挚的敬意。

林经文:他是八十年代陇上书画艺术的缩影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图书馆主办,兰州刘万里艺术馆承办,旨在重温陇上书画艺术名家刘万里的艺术人生,总结其孜孜不倦、无怨无悔追求传统文化的丰硕艺术成就。

刘万里(1931年9月5日——1980年5月2日),字鹏祖,甘肃兰州人,原任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兰州市正宁路学校副校长、兰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等职。1948年,他考入兰州乡村师范文艺班,1958年拜师曹陇丁,1960年远赴京华拜师于李苦禅先生门下。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刘万里先生是甘肃书画艺术界的一面旗帜性人物,他在国画山水、花鸟、鹰、书法创作上作出了不凡贡献。

“刘万里先生对李苦禅画派的继承和发扬,为西北书画传承和后世艺术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日,率先亮相的林经文侃侃而谈,献上了一场题为《刘万里书画艺术简论》的学术讲座:“经过了四十年的历史积淀,当代兰州乃至甘肃的美术书法创作呈出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层面,在百花齐放的今天,每当我们回顾历史,回顾四十年前的甘肃美术状况,刘万里是一个我们无法忘记的人物,其艺术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他说:“甘肃虽地处偏远,文人书画相对薄弱,但自20世纪尤其抗战以来,随着敦煌艺术的发现与研究,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出现了暂时的西移。刘万里先生的年龄段,刚好碰到了这样一个以兰州为中心的民间艺术圈子,在品鉴诸多名家作品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自己眼力。所以说,刘万里先生的书画艺术是一个陇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缩影。而今天来纪念他、弘扬他的艺术,则有着很深的意义。”

韦博文:爱家乡、爱朋友、爱学生的艺术家

当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画院名誉院长、原省美协副主席及兰州画院院长韦博文也应邀到场,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本土书画艺术家的深厚感情。

“刘万里的家乡兰州市红古区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点,是大通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进行绘画创作的好地方。”韦博文感慨地说:“刘万里先生的成长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而且他在平日生活里更是深受家乡百姓的喜爱,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说:“刘万里好交朋友且倾心教育,对待友人或学生都十分热情、亲切,不仅赢得了书画艺术界的良好口碑,还培育出了诸多优秀的书画艺术家。我与他也是相交甚早,那时一起结交了很多画家、书法家,共同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时光。”

韦博文表示:“当年,刘万里还带来了一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创作的不少作品,这些作品最后都留在了甘肃,对本土书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刘万里所画的鹰,虽是师承苦禅及古今多位名家,但可贵的一点是越到晚年及生命的最后时段,愈画愈好。”

樊威:诠释绘画精神,缅怀大师风采

“这场讲座非常有意义,而且今天到场的嘉宾之中,我与刘万里老师的关系渊源也比较特殊一点。”中国美协会员、原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兰州画院外聘画家樊威表示:“我的父亲与刘万里老师是世交,关系非常好,后来正好家又是住的门对门,父亲也经常带着我去刘万里老师家里聚会。”

“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经常能见到的还有董吉泉老师,所以说我之后能走上绘画的道路和他们这些老师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一边回忆一边说:“那时候,我经常会在旁边看他画画,画山水、画松树。他也一边画一边教我,告诉我什么是托笔,什么叫做侧锋。”

樊威表示:“这场活动表达了对刘万里先生的一种缅怀和思念,特别是还为到场的所有听众深入浅出的剖析了他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绘画精神。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浅、非常值得。”

巫卫东:发扬传统笔墨再攀艺术高峰

“如今,刘万里先生的儿子刘德军也是兰州画院优秀的专职画家,他能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也是与父亲早年的教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市政协委员、市美协副主席、兰州画院院长巫卫东表示:“最早知道刘万里先生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挂着一副他亲笔书写的对联和一幅国画《梅花》,当时老师告诉我刘万里是甘肃著名的艺术家。所以,从小也就知道有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前辈。”

“经过这些年到兰州画院以后,对刘万里先生的艺术造诣领略更为深刻。”他说:“作为西部省会城市,拥有这么一位德高望重而且在全国立得住的艺术家,也是十分可贵的。甘肃一直是西域的一部分,自古便是具有独特气质的地域,但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全国层面还是处于一个劣势。”

巫卫东认为:“从刘万里先生的艺术水准来讲,在建国以后传承和继承了艺术发展导向,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笔墨发展的路径,都能在刘万里先生的作品中看的很清晰,这也可以看做建国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发展的一个脉络,在其整个笔墨世界里都能体现出来。”

“今天来看,可以说我们西北也不缺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家,缺少的是一个艺术环境,也缺少艺术家在全国整体环境中的清晰地位。”他感慨地说:“在今天首发的作品集中,我也是第一次系统地看到了他的书画作品,真的很震撼,他的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感到遗憾。当然,还有我们甘肃千千万万的艺术家,一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份传统笔墨,将甘肃美术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刘德军:在我心中,父亲从未离开过

刘德军的人生与艺术结缘,离不开父亲刘万里的熏陶和引领。从六七岁开始,刘德军就在父亲的指导下每日勤学苦练,与书法、美术日日相伴,在笔墨芬芳中度过了一个简朴但美好的童年。

“造化弄人,49岁正值旺年的父亲刘万里先生因病早逝,当时90岁高龄的李苦禅大师,还在潸然泪下中为这位忠厚笃实的金城弟子谢世专门写来了《刘万里遗作展览》七颗大字。当时的我还是一位高二的学生,父亲早逝让我深受打击。”直到今天,提起父亲当年的“不辞而别”刘德军仍旧充满遗憾。

“中国画这条艺术之河有多深?我到今天趟了几十年仍没摸着底,这让我对父亲当年所取得的成就愈发感到敬佩。”他说:“想当年,父亲从未停止对于艺术的追求,并身体力行地教育我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是对待孩子还是学生,他都满怀着一份无怨无悔的爱,这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深邃和慈祥。”

刘德军感慨地说:“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在实践中不断锤炼着自己的艺术品格,并用他独有的思维与创新精神走过了不平凡的艺术人生之旅。其实在我心中,父亲从未离开过。因为,随着甘肃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年父亲这一代人播下教育的种子,如今已是百花盛开、桃李满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