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的曲折的人生和创作道路 成就了众星捧月般地苏轼!

2020-12-20 05:25:01
相关推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喜作诗。父亲苏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知书识字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几子砥砺名节。当苏轼二十一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苏轼不仅对備、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柯堂记》,《苏轼文集》。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苏轼文集》。这种以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自然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服磨需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又中制科且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历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题于进。由于注重政策的家压效果,他在王安石历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韩您打击。他在外任时動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浚湖,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苏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条件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北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

他四十四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较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度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四十五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五十九岁时被贬往惠州,六二岁时进而贬至儋州,到六十五岁才遇放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优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至海南开不是苏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综上所述,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任、水利等技艺也有所黄献。苏轼典服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主要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土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着,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末、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席,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伸、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的影响。

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离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学会改变作文 牛肉面的作文 中秋月儿圆作文 放假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200个字 爬长城的作文600字 菊花作文300字 风景作文300字左右 爱的付出与回报作文 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400字 生活因你而精彩的作文 杭州旅游英语作文 写动物园的作文500字 点赞作文800字 关于民族团结的作文600字 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描写交通警察的作文 600字满分作文初中 保护环境的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350字作文 迷人的秋色作文 写故乡的作文300字 柚子作文300字 游玩西湖的作文 有趣的蚂蚁作文 联想作文300字 和过年有关的作文 美丽的天空作文 19年作文 介绍自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