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中国人三种情怀 儒释道三家智慧

2020-12-20 09:40:01
相关推荐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最晚定名于唐代,五月初五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

数千年的文明,赋予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底蕴。

从地理上的南北合流,到儒释道的三家熏陶,如今的端午节,已然成为了一个象征中国的文化符号。

儒家的端午: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家大事,只有两件,一件是祭祀,一件是战争。

如果说战争,决定着国家的荣辱,那么祭祀,就决定着民族的存亡。

2500年前的五月初五,晋国上下严禁烟火,祭奠忠义死节的介子推。

万里之遥的江南,吴地百姓也在这一天来到水边,祭奠死后封神的伍子胥。

那时,南方人祭天地鬼神,北方人祭古圣先贤。

直到800年后,少数民族进犯中原,西晋王朝被赶出家园,流落南方。

西晋人,就像战国时,被秦所灭的楚国人,流离失所,心境和屈原有了相通之处。

因为同病相怜,纪念屈原的活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隆重。

赛龙舟、包粽子和祭祀屈原并做一块,寄托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祀里藏着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遗忘历史,背弃祖先,注定没有未来。

端午是追思和纪念,继往才能开来。

道家的端午:消灾免难,祈福纳祥

五月初五,是道家的地腊节。

在《道书》中,地腊是化解灾祸,祈福纳祥的重要日子。

祈求总要有祈求的对象,于是在这一天,人们会请出各路神仙。

其中,挂张天师像驱邪,塑钟馗像镇鬼,一文一武流传最广。

天师张道陵,是在东汉凭一己之力创下五斗米道的蜀中高人。

修道有成,便开始为百姓治病辟毒,画符降魔,施咒捉妖。

钟馗善武,因在唐玄宗的梦里捉过鬼,后被吴道子画成了神明。

钟馗不仅捉鬼,也是百姓眼里驱走瘟神的斩五毒天师。

道藏《朝修图》云:五月五日,乃续命之辰,其日可请道迎仙,请益寿。

在民间,相比于修道成仙,大家更在意益寿延年。

于是,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成一缕,系在手臂上,祈求长寿。

人们采集艾草、菖蒲,或悬挂在门楣,或焚烧于室内,驱疫避秽。

端午是健康和长寿,无祸才能安康。

佛家的端午:慈悲济世,智慧渡人

佛家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在佛眼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众生平等,所以不会舍弃任何一人。

五月初五,在古代是残酷的,早在东汉它就是一个凶日。

出生在这一天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不吉,而惨遭遗弃。

不忍抛弃孩子的父母,就把孩子送进寺庙,出家为僧,希望可以逢凶化吉。

佛门广大,不问凶吉,来者不拒,佛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即使对无缘众生,也要多加爱护;同情众生的疾苦,就像自己的疾苦一样,这就是慈悲。

《古尊宿语录》记载了一位禅师请大众吃粽子。

禅师说:今天是端午,满足大家的心愿,一起分吃粽子。

禅师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要知道粽子从何处来,更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啊!

禅宗经常问一个问题,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正是要人体味此中的禅机。

佛教世界,端午粽子全是般若,翠竹黄花尽作真如。

端午,是一缕彩线,一枚绿粽,也是万里江山,三教九流。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历经千载的沉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今时今日,端午佳节,恭祝您端午安康!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